-
目录学
目录学是关于编制和使用目录工具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目”是指篇名或书名;把一批篇名或书名与说明编次在一起则为目录。可分一书目录和群书目录。群书目录则是把诸书的书名和序录总聚在一起。目录学知识不仅为图书馆专业工作需要,而且日益为广大读者所需,是读者了解馆藏,迅捷而有效地利用馆藏图书的重要手段。
-
玉版
《玉版》为《黄帝内经灵枢》篇名。古代对于重要文献,辄刻于玉版之上,以示珍重。篇名《玉版》,亦是珍重之意。本篇主要讨论了针刺的若干禁忌问题。例如痈疽毒内陷脏腑及其他诸病的逆象,均不宜刺。并指出针虽细物,若用之不当,只能杀生人而不能起死者,医工临床之际,必须提高警惕。
-
五味论
《五味论》为《黄帝内经灵枢》篇名。本文专论五味偏嗜多食引起的病证,并据以论证“五味各有所走”的理论,故名。
-
五癃津液别
《五癃津液别》为《黄帝内经灵枢》篇名。论述水谷所化之津液各走其道,分而为溺、为汗、为泣、为唾、为髓,是为津液之五别。津液五别之道失常,癃闭而不通,则为水胀之病,故名。
-
大惑论
《大惑论》为《黄帝内经灵枢》篇名。惑,迷乱眩晕之谓;大,言其甚也。本篇论述了登高俯视则惑的道理,以及善忘、善饥而不嗜食、不得卧、不得视、多卧、少卧等病证。而对于惑的讨论尤为详尽,故名。
-
论痛
《论痛》为《黄帝内经灵枢》篇名。本文主要讨论耐痛问题,故名。篇内讨论了由于人的体质不同,耐痛程度亦异,凡体质强壮的人,多能耐痛,易于接受针灸的刺激,同时对毒药的耐受力亦强;相反,体质衰弱的人,多不耐痛,对毒药的耐受力亦较低。
-
阴阳类论篇
《阴阳类论篇》为《黄帝内经素问》篇名。本篇主要论述三阴、三阳的命意、脉象、病证、预后等,这些都是以阴阳类聚而加以说明,故名。
-
喉口
喉口文献篇名。出《慎斋遗书》卷十。该书将口腔与咽喉病并为一篇,称为喉口。
-
四时气篇
《四时气篇》为《灵枢经》篇名。本文论述四时与发病及治疗的关系,故名。由于四季气候的变化各有不同,其产生的疾病,亦随之而异,当针刺治疗时,必须根据四时气候的不同,在适当的穴位上运用不同的刺法。
-
小针解
《小针解》为《黄帝内经灵枢》的篇名。本篇是对《九针十二原》篇所讨论的有关运用小针(微针)的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补充说明,故名。
-
厥病
厥病①《灵枢》第二十四篇之篇名。该篇主要论述由经气上逆所引起的病证。②指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