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平
肺平脉学名词。指肺脏的正常脉象。《素问·平人气象论》:“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
-
飞蛾叶
概述:飞蛾叶为中药名,出自《草药手册》,为《本草品汇精要》记载的白果叶之别名。功能主治:敛肺平喘,止泻,活血止痛。化学成分:本品含芸香苷、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白果双黄酮等黄酮类和白果苦内酯(Ginkgolide)、白果新内酯(Bilobalide)等苦味质,还含白果酸、白果醇、白果酮、白果素、儿茶精等。
-
止嗽定喘片
1.31(60℃)],苦杏仁(去油)用85%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回收乙醇浓缩成膏[相对密度1.20~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片;功能与主治:辛凉宜泄,清肺平喘。用于表寒里热,身热口渴,咳嗽痰盛,喘促气逆,胸膈满闷,急性支气管炎。2.虚喘者忌用,其表现为咳声低弱,动则气喘气短,自汗怕风。
-
止嗽定喘丸
(2)取本品5g,除去糖衣,研细,加氯仿20ml,滴加浓氨试液数滴成碱性,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用于表寒里热,身热口渴,咳嗽痰盛,喘促气逆,胸膈满闷,急性支气管炎。主治:风寒咳嗽,胸满胁痛,恶寒发热,痰咳不爽,痰饮涎稀,气促喘闷,夜不能卧,喉如水鸡声,逢冷犯嗽,经年不愈。
-
月华丸
天冬(去心,蒸)生地(酒洗)麦冬(去心,蒸)熟地(九蒸,晒)山药(乳蒸)百部(蒸)沙参(蒸)川贝母(去心,蒸)真阿胶各30克茯苓(乳蒸)獭肝广三七各15克制法:用白菊花(去蒂)、霜桑叶各二两熬膏,将阿胶化入膏内,和诸药末,炼蜜为丸,弹子大。功能主治:功能滋阴降火,消痰祛瘀,止咳定喘,保肺平肝,杀虫。
-
茶花
拼音名:Chá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茶Camelliasinensis(L.单叶互生;生境分布:原产我国南部,现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广为栽培。化学成份:花粉中含茶花粉黄酮(pollenitin)即是3,5,8,4'-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3,5,8,4'-tetrahydroxy-7-metho-xyflavone),茶花粉黄酮甙(pollenin)A和B;肝经功能主治:清肺平肝。
-
核桃楸果仁
拼音名:HéTɑoQiūGuǒRén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核桃楸的种仁。小枝粗壮,具柔腺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雌花序穗状,顶生,直立,有雌花4-10朵,花被片4,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被柔毛,苞片及小苞片合绕子房外壁,子房子位,柱头2裂,鲜红色。性味:甘;温补肾阳;润肠通便。主肺虚咳喘;肾虚腰痛;
-
咳清胶囊
咳清胶囊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咳清胶囊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苗医:中医:润肺平喘,止咳化痰。3.有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出现咳嗽时应去医院就诊。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咳康含片
咳康含片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咳康含片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苗医:中医:止咳化痰,润肺平喘。2片,一日3~3.有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出现咳嗽时应去医院就诊。4.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儿童、年老体弱者、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
平喘宁
《实用中医学》:组成:麻黄3钱,黄柏4钱,白果肉14个,茶叶1钱(冲),冰糖2两(分冲)。功效:清热和中,理肺平喘。主治:咳嗽吐痰,痰黄而稠,胸闷气喘,不能平卧,苔黄,脉浮滑略数。用法用量:前3味煎取药液,后2味开水另冲,兑入混匀,晚饭前服1煎,临睡前服1煎。
-
肺脉
肺脉脉学名词。①肺脏的经脉,即手太阴肺经。《素问·咳论》:“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②肺脏的脉象。参肺平条。
-
麻杏止咳糖丸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MaxingZhikeTangwan标准编号:WS3-B-0624-91处方:麻黄200g苦杏仁200g石膏100g甘草100g制法:以上四味,除苦杏仁外,其余麻黄等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苦杏仁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浓汁。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页)。用于风热咳嗽,气管喘息。
-
北杏炖雪梨
《民间方》处方北杏10个雪梨1个白砂糖30~50克制法将北杏、雪梨、白砂糖同放炖盅内,加清水半碗,隔水炖1小时。功能主治化痰止咳,清热生津,润肺平喘。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肠燥便秘等。用法用量每日2次,食雪梨,饮汤。
-
理肺散
处方:杏仁(去皮、尖,炒)马兜铃(炒)汉防己茯苓陈皮桔梗各30克葶苈7.5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宜肺平喘,理气化痰。治喘嗽,胁肋刺痛,不得眠睡。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和滓,食后温服。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三
-
宣肺汤
处方:细辛6克甘草3克防风6克(去芦)麻黄10克(不去根、节)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宜肺平喘。治外感风寒,肺气不宣,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苔白脉浮。用法用量:每服10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温服。
-
久喘
概述:久喘为病证名,出自《东医宝鉴·喘证》。《丹溪心法·喘》:“凡久喘之证,未发,宜扶正气为主;《医学入门·喘》:“久病气短,不能接续,似喘非喘者,单人参汤。”亦可用人参润肺丸等培固元气、补肺平喘。积年肺气为古病名。多因风寒癖饮积肺,气道壅阻所致。治宜温肺散寒,化饮平喘,用九宝散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