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精血同源
精血同源是指血由水谷精气化生,精也有赖于水谷精气的培育补充,二者有相互滋生,相互转化,同出一源,相互影响的关系。精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的统称。血本源于先天之精,而生成于后天饮食水谷;由于肾主藏精,肝主藏血,如精血不足,一般治以养肝补肾。
-
精血
精血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的统称。精和血对人体生命活动都有重大影响,在物质和功能关系上,在阴阳属性上,都属于阴范畴的两类有形物质,所以,中医常将二者相提并论。由于肝主藏血,肾主藏精,临床上精血亏损的病证,常用补肝益肾之法治疗。血本源于先天之精,而生成于后天饮食水谷;
-
肝肾同源
肝肾同源又称“乙癸同源”,是五脏相关理论之一。肝与肾内寓相火,而相火源于命门。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相生,故肝阴和肾阴相互滋养,肝肾相生。临床上肝或肾不足,或相火过旺,常是肝肾并治,或采用滋水涵木,或补肝养肾,或泻肝肾之火的方法,就是根据这一理论而产生的。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