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循经性疼痛
概述:循经性疼痛为经络现象之一。3.0cm)和速度(10~发作时,可伴有循经脉所过肢体的不自主运动,或所过部位内脏的危象。有部分病例可出现压迫阻断现象,或在发作后遗留有循经感觉障碍带或多节段组合形式的感觉障碍区。这种感觉障碍带也出现在诱发性循经感觉病的患者身上,称为诱发性循经感觉反应带。
-
循经性感觉病
循经性感觉病指在病理情况下,机体自发出现的循经性疼痛和循经性感觉异常两种经络现象的统称。此病在临床上时有发现,1959年肖友山,1964年陈克勤等人均有过报道。此病可出现于各条经脉,以膀胱经、胃经、大肠经、胆经、心包经、任脉督脉多见,而脾经、肾经、三焦经、小肠经、带脉、冲脉和阳蹻脉较少出现。
-
经络现象
概述:经络现象是经络活动的外在显现。又称经络感传现象、经络敏感现象或针灸感应现象。如循经感传、循经性感传异常、循经性疼痛、循经性皮肤病或皮肤显痕等。经络敏感人:人体在某种刺激源的作用下,出现循经络路线走行的感觉传导,或呈现可见的肤色变异等生理、病理现象。艾灸则现热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