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胃痛
心胃痛(heartandstomachpain)是指饮食不当引起的,以胃脘疼痛,胸闷,胸痛,吞酸嗳气,嘈杂恶心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
罗汉松实
《*辞典》:罗汉松实: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Lu H nSōnɡSh 来源:为竹柏科植物土杉或短叶土杉等的种子及花托。花单性,雌雄异株,生前年枝上;果期10月。与上种形态近似,叶密生而直立,狭披针形,长5~种子卵形,长8~花期夏季。性味:《物理小识》:味甘。功能主治:治血虚面色萎黄,心胃痛。分布云南。
-
桃耳七
气置,味苦。药理作用:早年有人报告,鬼臼树酯对兔细胞和人类皮肤与秋水仙碱具有相类似的抑制有丝分裂作用,以后分离出本脂体-鬼臼毒素,能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于中期,对动物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治疗指数低,对人的毒性大,没有药用价值。其中1例Ⅰ期菜花型宫颈癌患者,经治两个月后,局部肿瘤消失,宫颈恢复正常;
-
桃儿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桃儿七:拼音名:T o rQī别名:桃耳七、小叶莲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鬼臼Sinopodophyllumemodi(Wall.),以根及根状茎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性味:苦,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咳止痛,活血解毒。用于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心胃痛,风寒咳嗽,月经不调,解铁棒锤中毒。2钱,水煎或泡酒服。
-
附栀煎
处方:栀子(姜汁炒黑)15粒,香附(童便炒)1钱,川芎1钱。功能主治:因郁火而心胃痛者。用法用量:水煎,加生姜汁4匙调服。立愈。摘录:《仙拈集》卷二
-
牛羊草结
《*辞典》:牛羊草结: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拼音名:Ni Y nɡCǎoJi 别名:草结、羊胲子(《内蒙古中草药》),西格格(蒙名)。②治吐酸,胃溃疡,止心胃痛。附方:①治反胃呕吐:牛羊草结一斤,枣肉半斤,平胃散(陈皮、厚朴、苍术、甘草)五两。(《内蒙古中草药》)②治晕车、晕船呕吐:牛羊草结为末,每次冲服一钱。
-
平沙丸
《惠直堂方》卷二:组成:藿香叶1两,茅术3钱(米泔浸),陈皮5钱(炒),枳壳1两(炒),厚朴8钱(姜汁炒),生半夏5钱,生甘草3钱,滑石(水飞)2两,苏叶1两(姜汁炒),二蚕沙2两,草紫河车1两(炒)(以上诸药,再用青蒿汁浸3、4次),青皮5钱(炒),川贝(去心)5钱,麝香1钱。用药禁忌:孕妇忌服。
-
积热胃脘痛
积热胃脘痛证名。热积于内所致的胃脘痛。《症因脉治》卷一:“七情六欲之火,时动于中;膏粱炙煿之热,日积于内。有下症者,用神芎丸。《寿世保元·心胃痛》:“以胃脘积有郁热,刺痛不可忍者,用清热解郁汤;如心胃刺痛,并两胁肋痛,呕吐胸痞,大便坚,用清上饮或抚芎、香附、百草霜等药。”
-
安痛散
处方五灵脂(去砂石)、延胡索(炒,去皮)、苍术(煨)、良姜(炒)、当归(去芦洗)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心胃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热酒、醋汤调下,不拘时候。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五
-
半夏干姜汤
《张氏医通》卷五处方半夏、甘草、干姜各等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干呕,吐涎沫。用法用量每取方寸匕,浆水煎服。《疝气证治论》处方干姜、桂枝、半夏、苍术、生姜各等分。功能主治心胃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水煎服。
-
姜桂汤
《万病回春》卷五:姜桂汤:处方:干姜肉桂良姜各2克枳壳(去瓤,麸炒)陈皮砂仁厚朴(姜汁炒)吴茱萸(炒)各3克香附4.5克木香1.5克(另研入服)甘草0.6克制法:上锉一剂。赤,加黄柏;《疝癥积聚编》:方名:姜桂汤组成:干姜、桂枝、苍术、半夏、附子、生姜各等分。主治:寒疝,心胃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
灵香丸
处方:白胡椒、枳壳、白檀香、红花、五灵脂(去沙)、广木香。制法:上为末,于六月六日修合,水泛为丸。功能主治:心胃痛。用法用量:每用7丸,噙化。少顷痛即止。摘录:《金匮翼》卷六
-
香橼根
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拼音名:XiānɡYu nGēn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橼的根,9~10月采挖,晒干。①《分类草药性》:治风痰咳嗽,理气和血。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通气行滞,治心胃痛及小儿疝气。③《重庆草药》:理气,治胸腹气痛、气滞、积胀。附方:治胃气胀,体力衰弱:香橼根二两,淫羊藿二两。泡酒常服。
-
清火宁痛汤
《简明医彀》卷五:方名:清火宁痛汤组成:栀子(姜炒)3钱,黄连2钱(吴茱萸汁炒),枳实2钱,厚朴2钱,槟榔2钱,五灵脂1钱,蓬术1钱,玄胡索1钱,大黄1钱,木香(别研)5分,甘草3分。功效:通利大便。用法用量:水煎服。实人或再加黄芩、赤芍药、金铃子、没药、草果、荔枝核(烧焦)、滑石之类,煎成入芒消1钱。
-
散痧汤
《青囊立效秘方》卷一:方名:散痧汤组成:藿香1钱,厚朴1钱,砂仁5分,枳壳1钱,陈皮1钱,苡仁2钱,木香5分,青皮1钱,香附1钱。用法用量:水煎,稍冷服。手足肿,加威灵仙、倍银花;内热,加连翘;寒热,加独活;血滞,倍红花;咽肿,加薄荷、山豆根;心胃痛,加延胡、香附;血瘀面黑,加茜草、桃仁;血热面红,加童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