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孔
耳孔关于七窍:七窍指头面部七个孔窍(眼二、耳二、鼻孔二、口)。《黄帝内经灵枢·脉度》:“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子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
穿耳孔
名称:穿耳孔适应证:穿耳孔技术适用于要求穿耳孔者。禁忌证:瘢痕体质、心理异常、耳垂有病变者。4.并发症及处理(1)局部感染:术前后消毒不彻底所致,可局部换药,严重者全身抗感染治疗,必要时暂时摘下耳饰。(2)瘢痕疙瘩:感染所致者,摘下耳饰,消除瘢痕后再佩戴耳饰;2.穿孔后耳饰制动、耳孔保持干燥至少1周。
-
内听道CT检查技术
操作名称:内听道CT检查技术适应证:内听道CT检查技术适用于:1.内听道内小肿瘤。方法:1.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1)平扫:①扫描体位:仰卧位。冠状面为外耳孔前缘与听眶线的垂直线。10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儿童按体重用量为2ml/kg。(4)病灶层面放大摄片(必要时)。(6)根据临床需要,必要时可行图像重建。
-
内听道CT检查
名称:内听道CT检查适应证:内听道CT检查适用于:1.内听道内小肿瘤。方法:1.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1)平扫①扫描体位:仰卧位。冠状面为外耳孔前缘与听眶线的垂直线。10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儿童按体重用量为2ml/kg。(4)病灶层面放大摄片(必要时)。(6)根据临床需要,必要时可行图像重建。
-
颞骨部X线摄影
名称:颞骨部X线摄影适应证:颞骨部X线摄影适用于:1.乳突——许氏位(Schüller′s位)适应证(1)渗出性及化脓性中耳乳突炎。(5)中心线自头侧向足侧倾斜45°,经被检侧岩骨尖(相当对侧眉弓上约7.5cm处)射入暗盒。(4)采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2)为保持头颅稳定,摆体位时,病人对侧手握拳支撑下颌。
-
内听道——经眶位检查技术
操作名称:内听道——经眶位检查技术适应证:内听道——经眶位检查技术适用于:1.内听道先天性疾病。禁忌证:无明确禁忌证。方法:1.病人俯卧于摄影台上,头正中矢状面垂直床面并与暗盒中线重合,听眦线垂直床面。4.中心线经两外耳孔连线中点,垂直射入暗盒。注意事项:1.摄影时,保持两侧外耳孔至床面等距。
-
下颌骨侧位检查技术
操作名称:下颌骨侧位检查技术适应证:下颌骨侧位检查技术适用于:1.外伤。禁忌证:无明确禁忌证。准备:向患者说明检查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充分取得患者的合作。方法: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双腿屈曲,对侧身体抬高,被检侧肩部下垂,前臂置于躯干旁。2.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也可以采用立位或俯卧侧斜位体位摄影。
-
耳孔中
耳孔中为经外奇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经穴汇解》列作奇穴。位于两侧耳孔,计2穴。主治中风口喁、耳病等。一般取5寸长筒一个,一端置入患者耳孔中,周围以面塞严,外端纳大豆一颗,与艾炷一起燃着,灸七壮。患右灸左,患左灸右。
-
耳毛
耳毛指附于耳孔附近的小毛。有防止异物进入外耳道的作用。
-
耳瘘·气虚邪恋证
定义:耳瘘·气虚邪恋证(earfistulawithpatternofqideficiencyandlingeringpathogen)是指气虚邪滞,以瘘口或其周围溢脓,经久不愈,脓液清稀,伴疲倦乏力、纳呆、头昏,舌质淡红,苔白或黄,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耳瘘证候。本病多见于西医所指先天性耳前瘘管及耳后骨膜下脓肿破溃后遗留之瘘管。
-
耳瘘·邪毒外袭证
定义:耳瘘·邪毒外袭证(earfistulawithpatternofexternalassaultbypathogenictoxin)是指邪毒外袭,以瘘口周围皮肤红肿疼痛,或有脓液溢出,可伴发热、头痛,舌质红,苔黄,脉数等为常见症的耳瘘证候。常位于耳屏耳 伸支上。本病多见于西医所指先天性耳前瘘管及耳后骨膜下脓肿破溃后遗留之瘘管。
-
耳垢
耳垢为耵聍的俗称。耵聍(聍音níng宁)又名耵耳,俗称耳垢。乃耳孔泌出液体与进入耳中之尘垢结成。大量耵聍堵塞,则形成耵聍栓塞,影响听力。《黄帝内经灵枢·厥病》:“耳中有脓,若有干耵聍,耳无闻也。”
-
白暨豚
拼音名:BáiJìTún英文名:sucklingpig别名:白旗、白鳍、白鳍豚、白江猪来源:药材基源:为淡水豚科白暨豚的脂肪。耳孔小如针眼,位于头两侧,眼的后下方。头骨左右不对称,颅腔大。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长江中下游,洞庭、鄱阳湖等地。性味:苦;寒归经:心;肺经功能主治:镇咳;清热解毒。摘录:《中华本草》
-
耵聍
定义:耵聍(cerumen)又名耵耳,俗称耳垢、耳屎。正常时在外耳道皮肤表面附有很薄一层耵聍,耵聍干后为碎屑或波片,随咀嚼、说话等下颌关节活动而不断脱落排出。耵聍的作用:耵聍有杀菌、抑制真菌生长及保护外耳道皮肤和粘附灰尘、小虫的作用。《黄帝内经灵枢·厥病》:“耳中有脓,若有干耵聍,耳无闻也。”
-
猪脂枕耳方
《圣济总录》卷 一五:方名:猪脂枕耳方组成:猪脂1片,猪肉1片。主治:蚁入耳。用法用量:将诸脂煎猪肉令香,安耳孔边。枕睡即出。
-
白鳍豚
中国特产的淡水齿鲸类动物,分布于长江中、下游。2.5米,体重可达230千克;耳孔极小,形似针眼,位于眼的后下方;背灰色或蓝灰色,腹面白色,背鳍、鳍肢背面、尾鳍均为灰色或青灰色,呼吸时,头部先出水,喷出的水花不高,尾鳍并不出水。晋代郭璞(276~通常成对活动。晚春湖水上升时,白鳍豚多游至清洁的小河中交配,3~
-
岩骨乳突部——斯氏位(Stenver′s位)检查技术
操作名称:岩骨乳突部——斯氏位(Stenver′s位)检查技术适应证:1.胆脂瘤。2.内耳病变。3.听神经瘤。禁忌证:无明确禁忌证。准备:向患者说明检查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充分取得患者的合作。3.被检侧的额、颧、鼻三点紧贴台面。4.采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原则上应以中心线经外耳孔的延长线达暗盒中心为准。
-
耳痔
耳痔的病因病机:耳痔多由肝、肾、胃三经湿火结聚而成。生耳孔内,或形如鼠乳,红肿微痛,不作脓,外无壅肿,但耳窍不通。《外科证治准绳》:“耳痔,则不作脓,亦不作寒热,外无壅肿,但耳塞不通,缠绵不已,令人耳聋。”耳痔的治疗:《外科理例》:“治以栀子清肝汤,外以白降丹或线蘸药插入。”
-
蔽
概述:蔽:1.人体部位名;见《黄帝内经灵枢·五色》。耳门为听宫穴所在;手、足太阳,手、足少阳,足阳明等经脉所过。耳门部分布的耳穴如下:外侧是外鼻穴,边缘是上屏尖、下屏尖穴;内侧面有咽喉、内鼻穴。《黄帝内经灵枢·本脏》:“有其不离屏蔽室内,无怵惕之恐,然犹不免于病,何也?”
-
核桃仁冰片
处方:核桃仁适量,冰片少许。将核桃仁捣烂(或蒸熟),用洁净纱布包好加压挤油约15毫升,加入冰片(1~1.5克),不断搅和,使其溶解。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27例,一般5日痊愈,慢性患者8~用法用量:用时,先按常规消毒,然后滴入药液2~3滴,再用棉球将外耳孔堵住,每日3次,连用5~
-
洗髓金经
呼吸强调自然,鼻吸鼻呼,吸天地之清气补足经绍中之经气。洗髓金经功法:22式依次为:百会运转、循按鼻梁、揉按迎香、揉按眼部、揉按瞳子髎和太阳穴、干擦脸、干梳头,揉按风池、拿玉枕、击天鼓、撑耳孔、揉按听宫、叩齿、颈项活动、指腕活动、肩部活动、展臂宽胸、神龙绞柱、腰胯活动、旋转膝部、足部运动。
-
蝶鞍侧位体层摄影检查技术
操作名称:蝶鞍侧位体层摄影检查技术适应证:蝶鞍侧位体层摄影检查技术适用于颅脑外伤累及鞍区、鞍区肿瘤、先天性发育异常、鞍区肿瘤术后复查、鞍区血管性疾病。禁忌证:没有特殊的禁忌证。准备:向患者说明检查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充分取得患者的合作。方法:1.摄影体位取头颅标准侧位。
-
吹耳红棉散
处方:胭脂(炒炭)3钱,龙衣(炒炭)1钱,麝香1分5厘,陈皮(炒炭)2钱,枯矾2钱,冰片1分。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排毒消肿,燥湿止痛。主内耳肿痛,流水流脓。用法用量:先用药棉卷净耳孔,然后将药粉掺入少许,每日2-3次。注意:本品专供外用,不可入口。摘录:《上海市中药成药制剂规范》
-
蝶鞍侧位体层摄影
名称:蝶鞍侧位体层摄影适应证:蝶鞍侧位体层摄影适用于颅脑外伤累及鞍区、鞍区肿瘤、先天性发育异常、鞍区肿瘤术后复查、鞍区血管性疾病。准备:1.向患者介绍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取得合作。方法:1.摄影体位取头颅标准侧位。2.体表定位点外耳孔与外眦联线中、后1/3交点向上2.5cm处为蝶鞍中心。
-
耳挺
《外科正宗》卷四:“耳挺结于窍内,气脉不通,疼痛不止”。症见耳孔内肿起赘生物,形若枣核,细条而长,胬出耳外。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症见耳孔内赘生物,头大蒂小,形似蘑菇,微肿闷疼,若色红皮破者,偶然犯之,则痛引头顶。治宜清热泻火,解毒止痛。外用硇砂散点耳蕈上。形如樱桃或羊乳者,名耳痔;
-
颞颌关节开、闭口侧位检查技术
操作名称:颞颌关节开、闭口侧位检查技术适应证:颞颌关节开、闭口侧位检查技术适用于:1.外伤。禁忌证:无明确禁忌证。准备:向患者说明检查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充分取得患者的合作。2.外耳孔置于暗盒中心。3.若采用附有颞颌关节开闭口摄影功能的专用口腔曲面全景机时,应按设备的操作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
耳炎散
处方:猪胆膏、枯矾、黄连粉、樟脑。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清火解毒,收敛燥湿。主耳内肿痛,流出脓水。用法用量:以棉裹塞耳孔内。摘录:《中药知识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