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游肿
赤游肿出《颅囟经》。即丹毒。详该条。
-
龙肝散
《普济方》卷三五七:龙肝散:处方:伏龙肝。功能主治:子死腹中,母气欲绝。摘录:《普济方》卷三五七《圣济总录》卷一四三:龙肝散:处方:伏龙肝半两,铅丹半两,牡蛎半两。主治:小儿壅肿,鼻衄下血,夜啼脐湿,火丹赤游肿,汤火熟油疮等;肠风下血,米汤调下;赤游肿行于身,上至心即死,鸡子白调涂。
-
解热饮子
《准绳·类方》卷八:解热饮子:别名:解热饮处方:赤芍药半两,白芍药半两,当归1两,川芎1两,炙甘草1两,大黄(蒸)1两,木鳖子(去壳)1两。《颅囟经》卷下:方名:解热饮子组成:麦门冬、小芦根、竹叶、干葛、漏芦、犀角屑。主治:小儿赤游肿,或如丹,烦渴,浑身赤瘤,壮热。
-
北梗散
《普济方》卷四零六处方北梗、天花粉、干葛、川升麻、川芎、赤芍药、独活、柴胡、甘草。功能主治热毒与血相击,而风乘之,而致赤游肿者。用法用量每用1钱,加生姜2片,井水煎服。制备方法:上锉散。
-
白豆散
《圣济总录》卷一八二:白豆散:处方:白豆末。功能主治:小儿赤游肿,流行于体。用法用量:水和涂之,勿令干。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二《幼科指掌》卷三:组成:白蔹、赤小豆、天南星、淡豆豉各等分。主治:脐突虚肿,按之有声,软而不痛者。用法用量:芭蕉叶捣烂绞汁调敷,1日1次。如脐小白色即愈。制备方法:上为末。
-
姜矾散
《永乐大典》卷一○三七引《全婴方》:姜矾散:处方:生姜5两(切片子),白矾2两半。制法:上药调少时,晒干,不见火,为末。功能主治:小儿火瘅,并一切风疹,赤游肿。用法用量:生姜自然汁调,鹅毛拂之。摘录:《永乐大典》卷一○三七引《全婴方》《金鉴》卷六十二:方名:姜矾散组成:枯巩、干姜各等分。
-
天乌散
别名:狐肝散(《幼幼新书》卷十一引《灵苑方》)。处方:腊月乌鸦1只(用肉、骨)腊月野狐肝1具(二味入瓶固烧)麝香天麻犀角各15克干蝎白僵蚕蝉蜕牛黄(多益妙)荆芥藿香天南星(去心)白附子腻粉桑螺蛸(腊月采)各30克乌蛇60克(酒浸)制法:上为细末。主治:小儿痈疽,小儿疮毒肿疖,丹毒,赤游肿。
-
五和汤
《活幼心书》卷下:组成:当归(酒洗)半两,赤茯苓(去皮)半两,甘草(炙)7钱半,大黄7钱半,枳壳(水浸润去壳,锉片,麦麸炒微黄)7钱半。功效:宣利脏腑积热,调和荣卫。主治:小儿丹毒,风热疮,唇肿。小儿惊丹。《仙拈集》卷三引《碎金》:组成:好酒半杯,麻油半杯,白蜜半杯,鸡蛋白半杯,童便半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