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白肉际
赤白肉际为人体部位名。指手足内外侧缘赤肉与白肉的分界部位。如鱼际穴在第一掌骨中点,当赤白肉际处。赤白肉际又称白肉际。指手足掌(蹠)面与背面的交界处。《针灸甲乙经》:“京骨,在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者中。”
-
下脚端
下脚端为耳穴名。出《针法灸法学》。位于三角窝,对耳轮下脚与耳轮内侧交界处。主要对内脏有解痉、镇痛作用。一般用毫针、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
-
地护
地护为经外奇穴名。出《红医针疗法》。位于下颌部,口角垂直线与下颌缘之交界处。左右计2穴。主治口角溃烂,口腔黏膜溃疡,面神经麻痹等。一般斜刺0.3~0.5寸。
-
唇腺
(1)唇腺亦称口唇腺。口腔腺的一种。见于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的唇部。鸟类,在上、下喙交界处的口角部。而毒蛇的唇腺则变成发达的毒腺,并与毒牙相通;(2)对于无脊椎动物,称为下唇腺。
-
夹鼻
夹鼻为经外奇穴名。出《中医杂志》。位于鼻部,鼻骨与侧鼻软骨交界处。左右计2穴。主治萎缩性鼻炎、鼻疖、臭鼻症、过敏性鼻炎、嗅觉障碍等。一般直刺0.3~0.5寸。
-
球旁注射法
操作名称球旁注射法方法及内容准备及进针同球后注射法。针尖刺进眼球筋膜后,沿巩膜弧度向后推进1.5cm。也可在眶上缘中内1/3交界处垂直进针1.5cm,针尖达眼球赤道平面之后,回抽无血液,注入药液。
-
三角肌运动点(后)
三角肌运动点(后)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肩后部,鹰嘴和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与肩峰的连线上,上臂的上1/8与下7/8的交界处。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肩及下臂肌麻痹型)。一般直刺0.5~
-
耳轮尾
耳轮尾在耳轮末端,与耳垂交界处。
-
健明3
“健明3”为经外奇穴名。出《常用新医疗法手册》。位于眶下缘内方,眶下缘外1/8与内7/8交界处。左右计2穴。主治斜视。一般沿眶缘稍偏向耳壳方向对眶尖刺1.0~1.5寸;禁灸。
-
膝点
膝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全国针刺麻醉资料汇编》。位于颊部,耳垂下缘与下颌角连线的中、下1/3交界处。左右计2穴。主要为膝关节手术针麻穴。一般直刺0.3~0.5寸,待针感出现后通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