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止汗散
《证治准绳·女科》卷五方之止汗散:组成:煅牡蛎、炒小麦麸各等分。《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上方之止汗散:组成:人参、当归各二钱,熟地黄一钱半,麻黄根、黄连(酒炒)各五分,浮小麦一大撮,大枣一枚。《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五方之止汗散:处方:牡蛎22.5克白术30克白芷10.5克甘草9克防风15克制法:上为细末。
-
小儿盗汗
《婴童百问》:“小儿精气未盛,性体多热,若衣裘伤厚,过食热物,或犯时气大病之后,重亡津液,阳气偏盛,水不胜火,腑脏积热,熏灼肌体,甚则销烁骨髓,是为骨热之病。久而不已,变成骨蒸,日晡发热,肌瘦颊赤,口干,日夜潮热,夜有盗汗,五心烦热,四肢困倦,饮食减少,瘥后余毒不解,生犀散主之。”
-
小儿诸汗
小儿诸汗为病证名。汗液无故而出者,是由人体阴阳偏胜所致,小儿稚阴稚阳,故易阴阳偏胜偏衰而致汗证。常见者有自汗和盗汗两类:《幼科发挥》:“小儿纯阳之体,头者诸阳之会,心属火。凡乳幼自汗,切勿止之,宜用白术二钱半,小麦一撮,煮令干,去麦为末,煎黄芪汤调与服,以愈为度。”
-
小儿汗证
概述:小儿汗证(sweatingdiseaseinchildren)为病名。病因病机:汗液无故而出者,是由人体阴阳偏胜所致,小儿稚阴稚阳,故易阴阳偏胜偏衰而致汗证。《幼科发挥》:“小儿纯阳之体,头者诸阳之会,心属火。头汗者,炎上之象也,故头汗者,乃清阳发越之象,不必治也。自汗则亡阳气怯,脉虚神散,惊风有作。
-
产后盗汗
见《傅青主女科·产后编》。病因病机:因产时气血暴虚,血虚阴亏所致。症状:症见睡中汗出,醒来即止。治疗:产后盗汗与内科杂病盗汗的治法有所不同。一般盗汗患者用当归六黄汤;而产后盗汗却应当调补气血,兼以敛汗,方用止汗散(《傅青主女科》:人参、当归、熟地、麻黄根、黄连、浮小麦、大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