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虫入耳
百虫入耳为病名。系指昆虫误入耳道。《外科正宗》卷四:“百虫入耳,乃偶然误入之。如蝇、蚊细虫入耳,以麻油数点滴入窍中,虫亦自死,取出。”见葛洪《肘后备急方》卷六。宜先选用油剂、葱汁、大蒜汁或氯仿液等滴耳,将昆虫杀死后取出,取出时切勿损及鼓膜。
-
异物入耳
概述:异物入耳(foreignbodyinear)为病名。若为吸水性异物(豆类、纸团等),因吸水而体积膨胀,或异物损伤耳道肌肤,邪毒乘虚外侵,可致皮肤红肿、焮痛、糜烂。异物压迫耳窍,脉络瘀阻,不通则痛,故耳内疼痛;动物类异物,用植物油、酒、姜汁或乙醚、地卡因滴入耳内,待虫死后,再用镊子取出,或用冲洗法。
-
蓝青汁灌耳方
处方:板蓝叶1握。制法:上研,取汁。功能主治:百虫入耳。主用法用量:少少灌入耳中。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五
-
鳝鱼头
《*辞典》:鳝鱼头:出处:《别录》拼音名:Sh nY T u来源:为鳝科动物黄鳝的头。性味:《纲目》:甘,平,无毒。功能主治:①《别录》:头骨烧之,止痢。干蟮头主消渴,食不消;去冷气,除痞症。②《纲目》:百虫入耳,烧,研,绵裹塞之。附方:治小肠痈:鳝鱼头、蛇头、地龙头。烧灰酒服有效。
-
生姜汁灌耳方
《圣济总录》卷一一五:组成:生姜汁1合。主治:百虫入耳。用法用量:少少灌入耳中。立出。
-
桃心塞耳方
方出《肘后方》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八一:方名:桃心塞耳方组成:桃叶。主治:百虫入耳。用法用量:塞两耳。附注:《圣济总录》本方用法:先以桃叶塞耳中,其虫必出。如不出,以胡麻子炒令香,以葛袋盛枕头,耳中虫自出。
-
清油膏
《普济方》卷五十五:方名:清油膏组成:清油1斤,大蜈蚣3对(入油内浸经年者妙)。主治:蚰蜒百虫入耳,痛不可忍。用法用量:上加脑麝,每用少许点耳中。
-
外耳道异物
概述:外耳道异物(foreignbodyenteringear)为病名。若为吸水性异物(豆类、纸团等),因吸水而体积膨胀,或异物损伤耳道肌肤,邪毒乘虚外侵,可致皮肤红肿、焮痛、糜烂。异物压迫耳窍,脉络瘀阻,不通则痛,故耳内疼痛;动物类异物,用植物油、酒、姜汁或乙醚、地卡因滴入耳内,待虫死后,再用镊子取出,或用冲洗法。
-
备急散
《医方类聚》卷七十五引《施圆端效方》处方盆消120克紫河车青黛各15克蒲黄30克甘草60克薄荷75克僵蚕9克(炒)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入消研匀。功能主治妇人冲任血气不实,虚弱心忪,头眩,脐腹(疒丂)疼,血海虚冷,漏下赤白及月水不定。须臾更1服。如骨出或刺破处血来多者,硼砂末6钱,水煎消毒饮调服。功能主治解中药毒。
-
草乌头方
处方:草乌头尖、矾石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百虫入耳。用法用量:用醋调灌耳中。立出。摘录:《圣济总录》卷 一五
-
追毒膏
《博济》卷五:方名:追毒膏别名:神妙追毒煎组成:丁香7个,麝香1钱,莨菪50粒,雄鼠粪7粒(两头尖者,以麦麸2匙同炒,候麸黑黄,去麸用),斑蝥3个(去翅足,以糯米炒令黄,去米用),槲皮3斤(去粗皮,捶碎,细锉,以水2斗,煎取4升,滤过重熬,候成膏,然后入诸项药)。
-
猪膏灌耳方
《圣济总录》卷 一五:方名:猪膏灌耳方组成:猪膏2合,青钱14文。主治:百虫入耳。用法用量:上2味,以钱纳猪膏中煎之,去钱。以猪膏少少灌入耳中。
-
莴苣
莴苣释名莴菜、千金菜气味(菜)苦、冷、微毒。又方:莴苣子一合,生甘草三钱,糯米、粳米各半合,煮粥频食。2、小便不通。用莴苣菜捣烂,或用莴苣子捣成饼,贴脐中即通。3、百虫入耳。用白莴苣子(炒)三两、白粟米(炒)一撮、乳香、没药、乌梅肉各半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弹子大。5、阴囊肿。
-
车脂膏
处方:车辖脂。功能主治:聤耳出脓血,百虫入耳。用法用量:塞耳中,脓血出尽愈。摘录:方出《肘后方》卷六,名见《普济方》卷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