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苘麻
《*辞典》:苘麻:出处:《唐本草》拼音名:QǐnɡM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苘麻的全草或叶。原形态:苘麻,又名:白麻(《纲目》),青麻、野苎麻、八角乌、孔麻。1.5厘米,顶端平截, 状排列,密被软毛,各心皮有扩展、被毛的长芒2枚。蒴果成熟后裂开;生境分布:常见于路旁、田野、荒地、堤岸上,或栽培。外用:捣敷。
-
苘麻属
中文名苘麻属拼音名qingmashu拉丁名Abutilon中国植物志49(2):28描述AbutilonMill.苘麻属,锦葵科,约15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9种,南北均有产,其中常见的有A.sinenseOliv.,磨盘草A.indicum(L.花单生于叶腋内或排成总状花序,无总苞;心皮5至多数,成熟时与中轴分离,有芒或无芒,每一心皮内有种子1至数颗;
-
白麻
中药名·白麻:白麻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为《新修本草》记载的苘麻之别名。来源及产地:锦葵科植物苘麻AbutilontheophrastiiMedic.的全草或叶。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开窍。1.治痢疾,中耳炎,耳鸣,耳聋,睾丸炎,化脓性扁桃体炎。运用:苘麻根:煎服治痢疾,小便淋沥。又名白疹。治宜益气透疹。
-
苘实
出处:《唐本草》拼音名:QǐnɡSh 别名:顷麻子(《产乳集验方》),茼麻子(《圣济总录》),空麻子(《江苏植药志》),磨盘树子(《江西民间草药》)。性状:干燥种子呈三角形或卵状扁肾形,一端较尖,长径3.5~附方:①治赤白痢:顷麻子一两。考历代《本草》中冬葵子、苘麻子各有专条,功用亦不相同。
-
冬葵子
又称“冬葵果”。治小便不利,热淋,血淋,砂淋,水肿,乳汁不行,乳房肿痛,大便燥结。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冬葵的种子。7浅裂,圆肾形或近圆形,基部心形,边缘具钝锯齿,掌状5~归经:入大小肠、膀胱经。注意:脾虚肠滑者忌服,孕妇慎服。未出再煮服。(《太平圣惠方》)⑿治痎疟邪热:冬葵子阴干为末,酒服二钱。
-
老熊花
拼音名:LǎoXiónɡHuā别名:豹子眼睛花、芙蓉花、豹子眼睛果。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华苘麻的根皮。叶近圆卵形,长7-13cm,宽4-13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心形,上面被星状长硬毛,下面被星状细绒毛和长毛,边缘具粗锯齿。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2000m的山坡疏林或竹林内。性味:苦;续筋接骨。
-
巴巴花
拼音名:BāBāHuā别名:土黄花、巴巴叶、土黄芪、磨盘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圆锥苘麻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butilonpeniculatumHand.Mazz.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300-3000m的山坡灌丛或路边。性味:淡;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感冒发热;
-
苘麻根
《*辞典》:苘麻根:出处:《蜀本草》拼音名:QǐnɡM Gēn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苘麻的根,立冬后拔取根部,除去茎叶,洗净晒干。化学成份:含粘液质,其中有戊糖1.41%、戊聚糖1.25%、甲基戊聚糖5.13%、糖醛酸17.20%和甲基戊糖微量。附方:治小便淋沥:取苘麻根一至二两,酌加水煎,饭前服,日二次。
-
苘麻子
苘麻子苘麻子SemenAbutili(英)ChingmaAbutilonSeed别名冬葵子、青麻、葵子、白麻。10月,果期10~化学成分含脂肪油,油中主成分为亚油酸、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鉴别:(1)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l列,扁长方形,有的分化成单细胞非腺毛。性味与归经:苦,平。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翳。
-
神灰散
《鲁府禁方》卷二:方名:神灰散组成:苘麻(烧灰)。主治:小便不通。用法用量:黄酒调服。
-
鱼鳔散
《外科大成》卷三:方名:鱼鳔散组成:鱼鳔(用裙带者,剪碎,用苘麻剪碎,同炒胖透,去麻)。主治:八般头风。用法用量:每服3钱,卧时葱酒调服。加减:日轻夜重者,血虚头痛也,用当归1两、酒2钟,煎1钟,调服;梅毒头痛目肿者,用治梅毒汤药调服。制备方法:上为末。
-
锦葵科
中文名锦葵科拼音名jinkuike拉丁名Malvaceae描述Malvaceae锦葵科,双子叶植物,约50属,1000种,广布于温带和热带地区,我国有17属,76种(连引入栽培的),南北均产之,其中如棉花、苘麻和大麻槿为工业上重要的纤维作物,很多种类供观赏用,少数供食用或药用。萼片5,分离或合生,其下常有总苞状的小苞片;
-
扁担杆属
中文名扁担杆属拼音名biandanganshu拉丁名Grewia中国植物志49(1):89描述GrewiaL.扁担杆属,椴树科,约150种,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我国有30种,广布于西南、西北、东部至东北,但主产地为西南部,有些种类的纤维可为制纸的原料。萼片5分离;子房2-4室,每室有胚珠2-8颗;核果2-4裂,通常有沟槽,有种子2-4(8)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