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丝蚴
微丝蚴是寄生于血液内的丝虫(Filaria)类的幼虫称为微丝蚴。这种成虫主要寄生于淋巴结、淋巴管、心脏及大血管中,不常移动,并在该处产卵。化验正常值阴性。化验结果意义可诊断丝虫病。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血液其他检测化验类别血液检查、血液其他检测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丝虫
丝虫(filaria)是由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寄生性线虫。据我国学者用周期型马来丝虫丝状蚴人工感染长爪沙鼠的观察,雌虫于接种后57天即发育成熟,63天在鼠腹腔液中可查见微丝蚴。人是班氏丝虫唯一的终宿主。人在睡眠时,迷走神经的兴奋度增高,使内脏毛细血管扩张,因此微丝蚴就易从肺毛细血管移行到周期血循环;
-
班氏丝虫病
(一)病原学检查血液体体液中检出微丝蚴是诊断早期丝虫病惟一可靠方法。方法简单,但阳性检出率低;4、检测循环抗原对微丝蚴阳性病人有较高的敏感性,为一种特异诊断方法,但对微丝蚴阴性病人则敏感性较差。诊断依据流行区旅居史,有反复发作的淋巴结炎、性淋巴管炎、乳糜尿、精索炎、象皮肿等临床,即应考虑丝虫病可能。
-
马来丝虫病
在血中或骨髓液中检出微丝蚴、眼部或皮下包块活检出成虫是确诊本病的依据。疾病描述:马来丝虫分夜现周期型和夜现亚周期型两种。3黔桂林区;4四川峨眉山区;晚期表现则为淋巴组织病理改变及继发细菌感染的结果。4、检测循环抗原对微丝蚴阳性病人有较高的敏感性,为一种特异诊断方法,但对微丝蚴阴性病人则敏感性较差。
-
胸部丝虫病
疾病代码:ICD:B74.8疾病分类:呼吸内科疾病概述:胸部丝虫病(filariasisthorax)是由班氏丝虫、马来丝虫及犬恶丝虫或微丝蚴在胸部淋巴管内寄生引起淋巴道阻塞、引流障碍,或由微丝蚴血症或丝虫热所致的胸部器官病变;本病男女的发病率无显著差异,患病后产生的免疫力低,故可反复感染。如与乙胺嗪联用可加强疗效。
-
盘尾丝虫病
盘尾丝虫还可累及视神经和视网膜,引起视神经萎缩和慢性脉络膜视网膜炎。从皮肤、眼部、尿液和痰液以及淋巴结等处查见微丝蚴或成虫是本病的诊断依据。疾病病因:本虫的中间宿主为蚋,但其种类因地区而异。治疗方案:本病治疗除可用海群生和苏拉明外,伊维菌素在安全性、耐受性及药效等方面均优于海群生。
-
丝虫病
国内海群生的常用疗法为4.2g7日疗法治疗班氏丝虫病;⑴象皮肿(elephantiasis):是晚期丝虫病最多见的体征。3)浓集法:取静脉血1~⑵体液和尿液检查微丝蚴:微丝蚴亦可见于各种体液和尿液,故可于鞘膜积液、淋巴液、腹水、乳糜尿和尿液等查到微丝蚴。若为丝虫性结节,可见结节中心有成虫,其周围为典型的丝虫性病变。
-
WS 260—2006 丝虫病诊断标准
2.3急性丝虫病acutefilariasis因感染丝虫而引起的急性临床表现,如非细菌感染性淋巴结炎/淋巴管炎和/或精索炎、睾丸炎、附睾炎等,常反复发作。在切片中所见成虫,如结构清楚,雌虫体内的微丝蚴体核清晰,所在淋巴管壁有少量浆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而无纤维素沉积或肉芽肿形成者,则可能为活虫。
-
全国消除淋巴丝虫病后监测工作方案
每次采集的血液标本涂于2张玻片,制成厚血膜涂片(以下简称血片),立即送(寄)到省级疾控机构。传播季节,在人房捕捉致倦库蚊/淡色库蚊1000只以上或中华按蚊/嗜人按蚊500只以上,对所有蚊子进行解剖,检查蚊内是否感染幼丝虫,填写蚊媒分类调查表(附件4)和蚊媒幼丝虫自然感染调查表(附件5)。微丝蚴密度:条/120 l。
-
罗阿丝虫病
本病潜伏期约1年,以后可单独出现或同时出现皮肤及眼部症状与体征。70mm,宽0.5mm,常寄居于皮下与眼结膜下,可存活15年之久。当中间宿主斑虻叮咬人体吸血时,微丝蚴可被吸入,约经7天在斑虻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当虻再次吸血时,感染期幼虫即自喙逸出至人体皮肤上,经吸血创口而侵入人体,在人体内约经1年发育成熟。
-
皮肤丝虫病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丝虫病是由于丝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股部淋巴管阻塞则发生下肢淋巴水肿或象皮肿。淋巴管周围常有慢性炎症反应、淋巴管扩张。诊断检查:在丝虫病流行区内如出现淋巴结、淋巴管炎,精索增粗或有结节、乳糜尿、象皮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症状,要考虑有本病的可能。
-
外阴象皮肿
疾病别名慢性肥厚性外阴炎,外阴象皮病,elephantiasisvuluae疾病代码ICD:N90.8疾病分类妇产科疾病概述外阴象皮肿是由于丝虫、梅毒或结核而引起的疾病。取局部分泌物涂片抗酸染色查找结核菌或局部分泌物培养,查找结核菌。治疗方案1.药物治疗(1)丝虫病治疗:乙胺嗪(海群生)是目前治疗淋巴丝虫病的主要药物,可杀灭微丝蚴。
-
热带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
概述:1943年Weingarten等首先于印度、斯里兰卡等地发现热带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或称热带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tropicaleosinophilia),又称Weingarten综合征。一些其他寄生虫病,如蛔虫、钩虫、弓首蛔虫感染也有可能引起本症。若不给予有效治疗,病程常迁延反复,数年后可由于肺纤维化出现肺功能不全的表现。
-
寄生虫性关节炎
马尾松毛虫关节炎晚期有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障碍,关节畸形和强直。在盘尾丝虫治疗中,服用乙胺嗪可引起全身反应,主要由于成虫和大量微丝蚴死亡引起的过敏反应,包括寒战、高热、头痛、关节痛和大小关节关节炎,称作Mazzotti反应,通常需要应用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为呼吸道感染。
-
寄生虫性尿路感染
本病感染途径:(1)肠道阿米巴病直接蔓延:结肠阿米巴病直接穿破至膀胱。包虫皮内试验(阳性率90%)和补体结合试验(阳性率80%)有助于包虫病的诊断。去氢依米丁(去氢吐根碱)1~相关药品:甲硝唑、替硝唑、土霉素、四环素、乙胺嗪、卡巴胂、左旋咪唑、依米丁、吐根、去氢依米丁、氯喹、双碘喹啉相关检查:补体结合试验
-
寄生虫性泌尿道感染
本病感染途径:(1)肠道阿米巴病直接蔓延:结肠阿米巴病直接穿破至膀胱。包虫皮内试验(阳性率90%)和补体结合试验(阳性率80%)有助于包虫病的诊断。去氢依米丁(去氢吐根碱)1~相关药品:甲硝唑、替硝唑、土霉素、四环素、乙胺嗪、卡巴胂、左旋咪唑、依米丁、吐根、去氢依米丁、氯喹、双碘喹啉相关检查:补体结合试验
-
M170
药品说明书:别名:M170,呋喃嘧酮外文名:Furapyrimidone适应症:本品为一种抗丝虫的化学合成新药。对班氏丝虫的微丝蚴和成虫均有一定的作用,适用于治疗班氏丝虫病,对马来丝虫病也有肯定的疗效。注意事项:本品不良反应与乙胺嗪相仿,主要由于药物杀死微丝蚴所引起,停药或对症处理后症状可显著减轻或消失。
-
热带型肺嗜酸性粒细胞肺炎
疾病别名热带嗜酸细胞增多肺炎疾病代码ICD:TPE疾病分类呼吸内科疾病概述热带肺嗜酸粒细胞肺炎(TPE),是以发热、不适、厌食、体重减轻、阵发性干咳和哮喘或气喘,周围血嗜酸粒细胞显着升高,几周后自行缓解为特点的综合征。淋巴结活检可见到变性的微丝虫或成虫,嗜酸粒细胞及其粒产物和巨细胞聚集在周围。
-
舒拉明钠
药品说明书:别名:苏拉明药理作用:本品为尿素的衍生物,具有杀非州锥虫和盘尾丝虫成虫的作用,但对微丝蚴无效。此外,它还能抑制虫体的糖代谢。本品不能透过血脑屏障。严重的不良反应为:首次注射时出现的虚脱、胃溃疡、剥脱性皮炎、重症腹泻、长期高热和衰竭以及用药后期出现的蛋白尿、粒细胞缺乏症、溶血性贫血等。
-
呋喃嘧酮
药品说明书:别名:M170,呋喃嘧酮外文名:Furapyrimidone适应症:本品为一种抗丝虫的化学合成新药。对班氏丝虫的微丝蚴和成虫均有一定的作用,适用于治疗班氏丝虫病,对马来丝虫病也有肯定的疗效。注意事项:本品不良反应与乙胺嗪相仿,主要由于药物杀死微丝蚴所引起,停药或对症处理后症状可显著减轻或消失。
-
苏拉明
药品说明书:别名:舒拉明钠药理作用:本品为尿素的衍生物,具有杀非州锥虫和盘尾丝虫成虫的作用,但对微丝蚴无效。此外,它还能抑制虫体的糖代谢。本品不能透过血脑屏障。严重的不良反应为:首次注射时出现的虚脱、胃溃疡、剥脱性皮炎、重症腹泻、长期高热和衰竭以及用药后期出现的蛋白尿、粒细胞缺乏症、溶血性贫血等。
-
肺丝虫蚴移行症
疾病分类:感染科疾病概述:肺丝虫蚴移行症是由肺丝虫蚴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3、犬丝蚴侵入人体后在皮肤可出现皮下结节,偶有移行性皮肤损害,移行至肺部,均不能发育至成虫,可引起肺局部毛细血管栓塞和肺梗塞,病理检查在肺梗塞部组织内、皮肤结节内常显示退化的微丝蚴,周围有嗜酸粒细胞浸润和肉芽肿形成。
-
常现棘唇线虫病
概述:常现丝虫病(filariasisperstans)系由常现丝虫寄生于体腔(胸腔、腹腔和心包)、肠系膜、肾周围或腹膜后组织所致的寄生虫病。常现丝虫分类:感染内科寄生虫病蠕虫病丝虫病ICD号:B74.8流行病学:常现丝虫病流行于中非、南美洲,通过库蠓传播。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液可找到微丝蚴。
-
常现丝虫病
概述:常现丝虫病(filariasisperstans)系由常现丝虫寄生于体腔(胸腔、腹腔和心包)、肠系膜、肾周围或腹膜后组织所致的寄生虫病。常现丝虫分类:感染内科寄生虫病蠕虫病丝虫病ICD号:B74.8流行病学:常现丝虫病流行于中非、南美洲,通过库蠓传播。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液可找到微丝蚴。
-
常现丝虫
概述:常现丝虫病(filariasisperstans)系由常现丝虫寄生于体腔(胸腔、腹腔和心包)、肠系膜、肾周围或腹膜后组织所致的寄生虫病。常现丝虫分类:感染内科寄生虫病蠕虫病丝虫病ICD号:B74.8流行病学:常现丝虫病流行于中非、南美洲,通过库蠓传播。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液可找到微丝蚴。
-
鞘膜积水
概述:正常睾丸鞘膜囊内有少量液体(2~而鞘膜积液的概念应包括鞘膜积水、鞘膜积血、鞘膜积脓和鞘膜乳糜肿。病因病理病机:(一)鞘膜原是腹膜的一部分。(四)精索鞘膜积水:精索部鞘状突在腹股沟内环处和睾丸上方均闭合,但精索部鞘状突本身并未闭合,仍留有一囊,位于阴囊上方或腹股沟管内,不与腹腔及睾丸鞘膜囊相通。
-
夜现周期性
夜现周期性(nocturnalperiodicity)是指淋巴丝虫微丝蚴在外周血中夜多昼少的现象。
-
麦克丁
药品说明书:别名:麦克丁,伊维菌素,依弗米丁外文名:Ivermectin药理毒理:本品为阿维菌素的衍生物,属口服半合成的广谱抗寄生虫药。适应证:盘尾丝虫病和类圆线虫病及钩虫、蛔虫、鞭虫、蛲虫感染。这些不良反应包括视觉异常、眼睑水肿、前眼色素层炎、结膜炎、Limbitis、角膜炎、脉络膜视网膜炎或脉络膜炎。
-
碳酰苯胂
药品说明书:别名:对脲基苯胂酸;其效力不及依米丁;可用于阴道滴虫病及丝虫病(对丝虫成虫有效,但对微丝蚴无效)。如粪便检查仍有原虫,可在停药10日以后,再如法服10日。0.5g,分2次服,连用10日,常与乙胺嗪或左旋咪唑合用。3.严重反应是体重减轻及多尿,偶可发生剥脱性皮炎、粒细胞缺乏症及肝炎、胃炎等。
-
卡苯胂
药品说明书:别名:对脲基苯胂酸;其效力不及依米丁;可用于阴道滴虫病及丝虫病(对丝虫成虫有效,但对微丝蚴无效)。如粪便检查仍有原虫,可在停药10日以后,再如法服10日。0.5g,分2次服,连用10日,常与乙胺嗪或左旋咪唑合用。3.严重反应是体重减轻及多尿,偶可发生剥脱性皮炎、粒细胞缺乏症及肝炎、胃炎等。
-
对脲基苯胂酸
药品说明书:别名:对脲基苯胂酸;其效力不及依米丁;可用于阴道滴虫病及丝虫病(对丝虫成虫有效,但对微丝蚴无效)。如粪便检查仍有原虫,可在停药10日以后,再如法服10日。0.5g,分2次服,连用10日,常与乙胺嗪或左旋咪唑合用。3.严重反应是体重减轻及多尿,偶可发生剥脱性皮炎、粒细胞缺乏症及肝炎、胃炎等。
-
卡巴胂
药品说明书:别名:对脲基苯胂酸;其效力不及依米丁;可用于阴道滴虫病及丝虫病(对丝虫成虫有效,但对微丝蚴无效)。如粪便检查仍有原虫,可在停药10日以后,再如法服10日。0.5g,分2次服,连用10日,常与乙胺嗪或左旋咪唑合用。3.严重反应是体重减轻及多尿,偶可发生剥脱性皮炎、粒细胞缺乏症及肝炎、胃炎等。
-
伊维菌素
药品说明书:别名:麦克丁,伊维菌素,依弗米丁外文名:Ivermectin药理毒理:本品为阿维菌素的衍生物,属口服半合成的广谱抗寄生虫药。适应证:盘尾丝虫病和类圆线虫病及钩虫、蛔虫、鞭虫、蛲虫感染。这些不良反应包括视觉异常、眼睑水肿、前眼色素层炎、结膜炎、Limbitis、角膜炎、脉络膜视网膜炎或脉络膜炎。
-
涂片镜检
正常值:阴性。化验结果意义:用于检查细菌、细胞学、酶菌微丝蚴和胆固醇结晶等。化验取材:血液,尿液,痰液,白带,阴道分泌物,脑脊液,骨髓化验方法: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化验类别一:标本涂片染色化验类别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乳糜尿定性试验
检查名称:乳糜尿定性试验分类:体液和排泄物检查尿液检查取材:尿液乳糜尿定性试验的原理:乳糜尿中的脂肪球颗粒很小,不能在一般显微镜下鉴别,用乙醚等脂溶剂提取后,再用苏丹Ⅲ染色,则呈现较大的橘红色的脂肪滴。(2)苏丹Ⅲ醋酸乙醇染液:取5%乙醇10ml,冰醋酸90ml,混合后加苏丹Ⅲ粉末一药匙溶解。正常值:阴性。
-
糯稻根须
出处:《本草再新》拼音名:Nu D oGēnXū别名:稻根须(《药材资料汇编》),糯稻根(《江苏植药志》)。功能主治:益胃生津,退虚热,止盗汗。治阴寒,安胎和血,疗冻疮、金疮。②《中国医学大辞典》:养胃,清肺,健脾,退虚热。(《江苏植药志》)临床应用:治疗马来丝虫病用糯稻根制成煎剂内服,每日2次。
-
下肢象皮肿手术
下肢象皮肿手术象皮肿系因淋巴水肿日久导致皮肤增厚、表面粗糙甚至坚硬如象皮而得名。手术图解⑴外观⑵前侧切口⑶内侧切口⑷后外侧切口⑸剥离皮肤,制成中厚皮片⑹对拢缝合大皮片⑺覆盖小腿创面⑻缝合固定图1下肢象皮肿手术适应证轻度下肢象皮肿,可用非手术疗法(如烘绑疗法)。⑶患肢充分备皮7日。14日换药、拆线。
-
依弗米丁
药品说明书:别名:麦克丁,伊维菌素,依弗米丁外文名:Ivermectin药理毒理:本品为阿维菌素的衍生物,属口服半合成的广谱抗寄生虫药。适应证:盘尾丝虫病和类圆线虫病及钩虫、蛔虫、鞭虫、蛲虫感染。这些不良反应包括视觉异常、眼睑水肿、前眼色素层炎、结膜炎、Limbitis、角膜炎、脉络膜视网膜炎或脉络膜炎。
-
微丝蚴血症
微丝蚴血症指受检者血内含有微丝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