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骨颈骨折
Klenerman、Garden等人认为在X线片上由于投照角度不同,很难区分头下型与经颈型。Garden分型在国际上已被广泛应用。肌蒂或血管蒂骨瓣移植:对中青年新鲜股骨颈骨折、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但骨折部尚无明显吸收的患者可选用各种类型的骨瓣移植加内固定,常用的如股方肌骨瓣移植、带旋髂血管的髂骨瓣移植等。
-
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2019年版)
基本信息:《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2019年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019年12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有关病种临床路径(2019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933号)印发,供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参考使用。(5)双髋关节正位、患侧股骨中上段正侧位X线片,必要时CT扫描;
-
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术
2.倘若股骨颈骨折位于关节囊内,尤其是伤后6h以内者,为降低关节腔内压力,改善股骨头骨骺的血液循环,可行关节腔内穿刺抽出积血。麻醉和体位: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病儿仰卧于骨折牵引床上,伤肢保持外展内旋位。对Ⅰ型骨折,则采用光面克氏针固定,以减少或防止骺板损伤。③股骨头缺血坏死或骺板早闭。
-
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术
2.倘若股骨颈骨折位于关节囊内,尤其是伤后6h以内者,为降低关节腔内压力,改善股骨头骨骺的血液循环,可行关节腔内穿刺抽出积血。麻醉和体位: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病儿仰卧于骨折牵引床上,伤肢保持外展内旋位。对Ⅰ型骨折,则采用光面克氏针固定,以减少或防止骺板损伤。③股骨头缺血坏死或骺板早闭。
-
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三翼钉内固定术)股骨颈骨折除老年人头下骨折,股骨颈粉碎骨折或pauwel角>80°者倾向于人工股骨头置换外,其余均应及早复位内固定。再将伤肢牵引,并外展内旋复位,直视及手指探查证实复位满意后,将两根导针向近折端插至需要的长度,正、侧位x线片证实导针位置正确后,钉入三翼钉[图3⑵]。
-
三翼钉内固定术
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三翼钉内固定术)股骨颈骨折除老年人头下骨折,股骨颈粉碎骨折或pauwel角>80°者倾向于人工股骨头置换外,其余均应及早复位内固定。再将伤肢牵引,并外展内旋复位,直视及手指探查证实复位满意后,将两根导针向近折端插至需要的长度,正、侧位x线片证实导针位置正确后,钉入三翼钉[图3⑵]。
-
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名称: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别名: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2.倘若股骨颈骨折位于关节囊内,尤其是伤后6h以内者,为降低关节腔内压力,改善股骨头骨骺的血液循环,可行关节腔内穿刺抽出积血。麻醉和体位: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病儿仰卧于骨折牵引床上,伤肢保持外展内旋位。③股骨头缺血坏死或骺板早闭。
-
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
手术名称: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别名: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2.倘若股骨颈骨折位于关节囊内,尤其是伤后6h以内者,为降低关节腔内压力,改善股骨头骨骺的血液循环,可行关节腔内穿刺抽出积血。麻醉和体位: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病儿仰卧于骨折牵引床上,伤肢保持外展内旋位。③股骨头缺血坏死或骺板早闭。
-
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名称: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别名: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2.倘若股骨颈骨折位于关节囊内,尤其是伤后6h以内者,为降低关节腔内压力,改善股骨头骨骺的血液循环,可行关节腔内穿刺抽出积血。麻醉和体位: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病儿仰卧于骨折牵引床上,伤肢保持外展内旋位。③股骨头缺血坏死或骺板早闭。
-
粗隆间内移截骨术
手术名称:粗隆间内移截骨术分类:骨科/下肢骨折切开复位及内固定/股骨颈骨折固定术ICD编码:77.3505概述: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女性。髋关节由关节囊及韧带包绕,内上及后侧由关节囊与髂坐韧带覆盖,股骨颈后外下方则在囊外,故头下及颈中部骨折属囊内型,颈基底部骨折属囊外型(图3.5.2.6-0-4)。2.仰卧位,患髋稍垫高。
-
多针固定术
手术名称:多针固定术别名:multiplepinningfixation分类:骨科/下肢骨折切开复位及内固定/股骨颈骨折固定术ICD编码:79.3503概述: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女性。但内收型及囊内骨折,由于移位及血运障碍,易发生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坏死,长期卧床也易发生并发症。做前外侧切口,显露关节囊并切开,用骨圆针(粗3mm,长7~
-
钉板固定术
手术名称:钉板固定术分类:骨科/下肢骨折切开复位及内固定/股骨颈骨折固定术ICD编码:79.3502概述: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女性。髋关节由关节囊及韧带包绕,内上及后侧由关节囊与髂坐韧带覆盖,股骨颈后外下方则在囊外,故头下及颈中部骨折属囊内型,颈基底部骨折属囊外型(图3.5.2.3-0-4)。麻醉和体位:仰卧位。
-
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2009年版)
(2)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病史者);: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3.术后X线片证实假体位置满意,置换侧髋关节稳定。二、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股骨颈骨折(ICD-10:S72.00)行髋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1全髋;
-
三棱钉内固定术
手术名称:三棱钉内固定术分类:骨科/下肢骨折切开复位及内固定/股骨颈骨折固定术ICD编码:79.1501概述: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女性。沿股骨颈长轴切开关节囊,长约2.5cm。(3)打入三棱钉:将适当长度的三棱钉套在位置良好的导针上,先用小骨刀在股骨进针处凿一三棱型槽与钉的三翼相对应,以免在打针时劈裂骨质。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手术名称: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别名:artificialfemoralheadreplacement;3.股骨颈骨折复位失败者。如切除关节囊易在关节周围形成外生骨,术后疼痛也较多。(2)骨水泥固定:人工股骨头骨水泥固定的结果较插入法不用骨水泥好。6.人工股骨头复位用滑槽板置于髋臼边缘,假体头置于滑槽板槽内,牵引下肢使髋半伸直。
-
Ender针内固定术
手术名称:Ender针内固定术别名:弧形髓内针内固定术分类:骨科/下肢骨折切开复位及内固定/股骨颈骨折固定术ICD编码:79.3504概述:股骨颈骨折常用三棱钉内固定,但存在一定不足,单纯固定而无加压作用,叩击进针时,可能将股骨头推开或旋转。2.严重骨质疏松。2.仰卧位,双下肢外展45°患肢内旋45°。
-
弧形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名称:Ender针内固定术别名:弧形髓内针内固定术分类:骨科/下肢骨折切开复位及内固定/股骨颈骨折固定术ICD编码:79.3504概述:股骨颈骨折常用三棱钉内固定,但存在一定不足,单纯固定而无加压作用,叩击进针时,可能将股骨头推开或旋转。2.严重骨质疏松。2.仰卧位,双下肢外展45°患肢内旋45°。
-
股方肌骨瓣转位移植术
股方肌蒂骨瓣移植术分类:骨科/骨折不愈合、骨缺损及骨折畸形愈合手术/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治疗/骨移植ICD编码:78.0502概述:带股方肌蒂骨瓣转位移植术是Meyers于1967年开始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合并后侧骨质粉碎塌陷的病人,同时加松质骨填充皮质缺损,使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愈合率达到97%。
-
带股方肌蒂骨瓣转位移植术
股方肌蒂骨瓣移植术分类:骨科/骨折不愈合、骨缺损及骨折畸形愈合手术/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治疗/骨移植ICD编码:78.0502概述:带股方肌蒂骨瓣转位移植术是Meyers于1967年开始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合并后侧骨质粉碎塌陷的病人,同时加松质骨填充皮质缺损,使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愈合率达到97%。
-
股方肌蒂骨瓣移植术
股方肌蒂骨瓣移植术分类:骨科/骨折不愈合、骨缺损及骨折畸形愈合手术/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治疗/骨移植ICD编码:78.0502概述:带股方肌蒂骨瓣转位移植术是Meyers于1967年开始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合并后侧骨质粉碎塌陷的病人,同时加松质骨填充皮质缺损,使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愈合率达到97%。
-
股骨转子间改向截骨术
手术名称:股骨转子间改向截骨术分类:骨科/骨折不愈合、骨缺损及骨折畸形愈合手术/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治疗/截骨术ICD编码:78.4504概述: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不足,骨折复位不准确和固定不良,骨折端仍遭受剪应力所致。5.缝合:冲洗伤口后分层缝合切口。
-
股骨头骨折
概述:单纯股骨头骨折比较少见,常为髋关节损伤的一部分,例如髋关节后脱位并发股骨头骨折。发病机制:摔跌时髋关节处于屈曲内收位,膝部着地,外力沿股骨干传向股骨头,可冲破后侧关节囊向后脱位。由于致伤机转不同,其骨折类型差别甚大,并可伴有股骨颈骨折,甚至同时有髋臼骨折者(图1)。2.继发性骨关节炎。
-
下肢X线摄影检查技术
4.跟骨——侧位:(1)病人侧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下肢外侧靠近床面,膝部屈曲。(3)中心线倾角大小,以踝关节背屈程度来决定。(2)胫腓骨正位、侧位分格摄影,关节面应保持同一水平。12.髌骨——轴位(1)髌骨轴位摄影体位较多,如坐位、俯卧位、侧卧位等,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和设备条件进行选择。
-
加压滑动鹅头钉板内固定术
4骨折片型均属于非稳定型。3.进入定位导针:在大粗隆股外侧附着点下方3cm,相当于小粗隆平面,在股骨外侧皮质用圆凿开一骨孔,将135°导针导向器置于骨孔处,沿导向器方向向股骨头颈插入导针,并用X线透视髋正侧位确定导针位置。退出攻丝锥。如第1次旋入的位置太靠近端,而需调整位置再次旋入时则易发生股骨头切穿。
-
加压滑动鹅头钉内固定术
4骨折片型均属于非稳定型。3.进入定位导针:在大粗隆股外侧附着点下方3cm,相当于小粗隆平面,在股骨外侧皮质用圆凿开一骨孔,将135°导针导向器置于骨孔处,沿导向器方向向股骨头颈插入导针,并用X线透视髋正侧位确定导针位置。退出攻丝锥。如第1次旋入的位置太靠近端,而需调整位置再次旋入时则易发生股骨头切穿。
-
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含股骨头置换)(2016年版)
2.抗凝:按照《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2009年)进行术后抗凝。2.假体脱位:术后过度内收内旋位可增加假体脱位风险。二、全髋关节置换术(含股骨头置换)临床路径表单及费用分类明细:适用对象:股骨颈骨折(ICD10:S72001);髋关节继发性骨性关节炎;凝血功能;胸片、心电图;
-
股骨转子间骨折
但由于老年病人的病死率较高,保守治疗中肢体活动长期受限,骨折合并症较多。内固定物失效发生髋内翻:内固定物失效,招致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髋内翻畸形愈合或不愈合,内固定成功取决于稳定的骨连接,牢固把持骨折远近端固定能力,又取决于骨折类型、固定器械设计,固定器械正确使用、骨质疏松的程度及术后合理功能锻炼。
-
转子间骨折
但由于老年病人的病死率较高,保守治疗中肢体活动长期受限,骨折合并症较多。内固定物失效发生髋内翻:内固定物失效,招致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髋内翻畸形愈合或不愈合,内固定成功取决于稳定的骨连接,牢固把持骨折远近端固定能力,又取决于骨折类型、固定器械设计,固定器械正确使用、骨质疏松的程度及术后合理功能锻炼。
-
股骨转子间内移截骨术
3.器械: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有多种手术方法,要根据所选择的手术要求准备特殊需要的器械,并配血备用。以大转子基底下方约2cm处用骨刀凿一横行刻痕,以此为标志向小转子上缘钻放1根骨圆针,用宽而锐利的骨刀从股骨外侧沿骨圆针下方向小转子上缘斜行截断股骨。3.股骨上端内移:助手牵引小腿使截骨面分离。
-
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2023年版)
基本信息:《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2023年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023年9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骨科有关手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2023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政函〔2023〕348号)印发。(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围手术期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
全髋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2023年版)
基本信息:《全髋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2023年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023年9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骨科有关手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2023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政函〔2023〕348号)印发。(7)胸部X线片、心电图、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2)血红蛋白≥100g/L,白蛋白≥35g/L。
-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折治疗目的是防止发生髋内翻畸形,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骨折类型、移位情况、患者年龄和全身情况,分别采取不同方法。骨折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云南白药等;内服补肾壮筋汤、舒筋活血汤、小活络丹等;外用海桐皮汤、五加皮汤或损伤洗方外洗,并配合功能锻炼。
-
内固定术
内固定术用金属螺钉、钢板、髓内针、钢丝或骨板等物直接在断骨内或外面将断骨连接固定起来的手术,称为内固定术。这种手术多用于骨折切开复位术及切骨术,以保持折端的复位。4.对血运不好、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的病例,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同时,应行骨移植术,或带血管的骨膜移植术,术前需作好相应的准备。
-
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全髋关节表面(双杯)置换术本手术是用超高分子聚乙烯的髋臼帽和金属的股骨头杯覆盖和重建已被破坏而切除的关节面,达到恢复关节功能的效果。3.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疼痛、多关节受累者。术前准备、麻醉、体位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导引器指导下顺股骨头颈的中轴线打入一支导针[图1⑴],并用环形测试器检查证实[图1⑵]。
-
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转位移植术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术分类:骨科/骨折不愈合、骨缺损及骨折畸形愈合手术/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治疗/骨移植ICD编码:78.0503概述:本手术切取的髂骨块血供丰富,保存成骨活力,植骨块愈合过程为一般骨折的愈合过程,促进股骨颈骨折愈合和减少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效果较好。
-
加压螺钉内固定术
internalfixationwithcompressionscrew分类:骨科/下肢骨折切开复位及内固定/股骨颈骨折固定术ICD编码:79.3501概述:由于三棱钉无加压作用,体积也较大,有可能影响血运,故有改进用加压螺钉,对股骨颈骨折所产生轴向压缩力,构成一加压的力学结构系统,促进骨折愈合。麻醉和体位:1.硬膜外或腰麻。2.取仰卧位。
-
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术
internalfixationwithcompressionscrew分类:骨科/下肢骨折切开复位及内固定/股骨颈骨折固定术ICD编码:79.3501概述:由于三棱钉无加压作用,体积也较大,有可能影响血运,故有改进用加压螺钉,对股骨颈骨折所产生轴向压缩力,构成一加压的力学结构系统,促进骨折愈合。麻醉和体位:1.硬膜外或腰麻。2.取仰卧位。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表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主要表现为髋部或膝部疼痛,逐渐加剧,跛行,内收肌压痛,髋关节活动受限(尤以外展和内旋为甚),X线表现为股骨头塌陷、变扁平。可有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或创伤、减压病、长期用皮质激素或酒精中毒等病史。中药治疗:配合活血去瘀、补肾壮骨之中草药治疗。
-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术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术分类:骨科/骨折不愈合、骨缺损及骨折畸形愈合手术/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治疗/骨移植ICD编码:78.0503概述:本手术切取的髂骨块血供丰富,保存成骨活力,植骨块愈合过程为一般骨折的愈合过程,促进股骨颈骨折愈合和减少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效果较好。
-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块转位植骨术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术分类:骨科/骨折不愈合、骨缺损及骨折畸形愈合手术/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治疗/骨移植ICD编码:78.0503概述:本手术切取的髂骨块血供丰富,保存成骨活力,植骨块愈合过程为一般骨折的愈合过程,促进股骨颈骨折愈合和减少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效果较好。
-
转子下切骨术
转子下切骨术手术图解⑴直线形切骨,外展远段以矫正畸形,用钢板内固定,切骨处楔形缺损用植骨填充⑵楔形切骨,外展远段骨,用钢板内固定图1右侧股骨转子下切骨术适应证1.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无坏死,髋关节无退行性改变又无人工股头骨置换适应证者,可用转子间切骨术。但不可能完全恢复功能。
-
转子间切骨术
转子间切骨术手术图解⑴纵形切开股外侧肌(插图示皮肤切口)⑵显露股骨转子部位⑶转子间直线形切骨⑷切骨后内固定图1右侧股骨转子间切骨术适应证1.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无坏死,髋关节无退行性改变又无人工股头骨置换适应证者,可用转子间切骨术。术后固定时间的长短,应根据x线片显示的愈合情况决定。
-
膀胱尿道异物
也可有膀胱区手术的病史。体格检查:位于前尿道的异物可在尿道外口窥见或在体表被触及。穿孔:异物机械地刺激膀胱壁,日久形成溃疡而穿出膀胱至腹膜腔、膀胱周围间隙、直肠或阴道,常造成膀胱阴道瘘、膀胱周围炎、腹膜炎等。因异物在膀胱内停留时间过长而以异物为核心形成结石者,在KUB平片及IVU中还可显示出结石的阴影。
-
缝匠肌肌蒂骨瓣移植术
手术名称:带缝匠肌股直肌蒂骨瓣移植术别名:缝匠肌肌蒂骨瓣移植术分类:骨科/骨移植/带肌蒂骨瓣移植ICD编码:78.0501概述:带肌蒂骨瓣移植是在肌肉附丽于骨骼处取骨,保留移植骨的肌肉附着部及骨膜,依靠肌蒂的血液供应滋养移植骨。本手术较单纯带缝匠肌蒂骨瓣移植的取骨量大,且血液循环较好。石膏固定约3个月。
-
带缝匠肌股直肌蒂骨瓣移植术
手术名称:带缝匠肌股直肌蒂骨瓣移植术别名:缝匠肌肌蒂骨瓣移植术分类:骨科/骨移植/带肌蒂骨瓣移植ICD编码:78.0501概述:带肌蒂骨瓣移植是在肌肉附丽于骨骼处取骨,保留移植骨的肌肉附着部及骨膜,依靠肌蒂的血液供应滋养移植骨。本手术较单纯带缝匠肌蒂骨瓣移植的取骨量大,且血液循环较好。石膏固定约3个月。
-
骨不连
疾病别名骨折不愈合疾病分类骨与创伤科疾病概述骨不连是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又称为骨折不愈合,是骨折端在某些条件影响下,骨折愈合功能停止,骨折端已形成假关节。X线照片显示骨折端互相分离,间隙较大,骨端硬化,萎缩疏松,髓腔封闭。(5)骨传导音降低:骨不连或延迟连接,骨传导音较健侧弱。
-
螺钉内固定术
螺钉内固定术螺钉凭其螺纹与骨质的密切咬合,而达到固定骨折的目的。4.螺丝锥(tap)由于加压螺钉末端无自动旋出螺纹道的沟槽,因此,必须先用尖端有切割作用的锐利螺丝锥,将骨皮质钻孔后,攻旋出螺纹道,其直径应与螺纹直径一致[图6]。不同部位的骨折需用不同的器械来保持复位:长骨干需用持骨钳保持;
-
钢板螺钉内固定术
钢板螺钉内固定术这种内固定术多用于长管骨骨折,比较牢靠,临床应用较多。转子钢板:用于股骨颈骨折转子间切骨术后内固定。然后于远折段骨折端用偏心导钻(承重导钻)引导[图8⑶],钻偏心位孔,钻孔位置宜尽量靠近该钢板孔远端,同法拧入第二枚皮质骨螺钉并拧紧,接着再拧紧第一枚螺钉,即可使骨折端靠拢,产生加压作用。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3.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和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并发股骨头坏死,并严重变形,塌陷和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然后把人工髋臼压放在髋臼床的粘固剂上,一般多将臼帽先下斜贴紧臼的后下缘,然后迅速用髋臼调位加压器向前上方挤压使之与臼床紧密均匀贴附[图1⑸],并利用调位器的二臂,根据体位调正和保持人工髋臼于外倾45°和前倾10°~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2009年版)
(3)凝血功能;(6)腰椎正侧位及伸屈侧位片、CT和MRI。(2)对于部分诊断不明确的患者,术前可能需要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椎间盘造影、小关节封闭、神经根封闭或硬膜外封闭以确诊;(九)术后住院恢复4-11天。:1.围手术期并发症:伤口感染、神经血管输尿管损伤、硬膜外血肿、内植物松动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