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性耳聋
据Otte(1978年)研究耳蜗神经节改变发现,1~60岁间血管纹开始隐性进行性退变,呈斑点状萎缩,蜗尖处严重而且有囊性变,由于内淋巴循环障碍致血管纹三层细胞都萎缩变性,因此所有频率都听不到,呈低平听力损失曲线,早期语言识别率尚好,在纯音损失50dB之后,语言识别率亦明显下降。
-
听力障碍
疾病别名耳聋疾病代码ICD:R44.8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概述临床上将听力障碍分为两类: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感音性)耳聋。神经性耳聋属于感音器病变,是指内耳中的耳蜗或听神经至听觉中枢有关的神经传导径路损害,导致听力减退或消失,也称为感音性耳聋。(1)脑干性中枢性耳聋:累及耳蜗神经核产生一侧性的耳聋,程度轻;
-
耳性眩晕
40mg静脉滴注。3.内淋巴囊减压术1926年由Portmann创用,采取耳后切口,凿开乳突,将迷路后乙状窦前骨质尽量去除,暴露小脑前硬脑膜及内淋巴囊,确定囊壁后用纤刀纵行切开,为防止愈合需保持长久引流,可用银夹将切开囊壁夹持,或用特制之引流薄膜、小管等置囊腔内,可将内淋巴液引流到乳突腔或蛛网膜下腔内。
-
梅尼埃病
40mg静脉滴注。3.内淋巴囊减压术1926年由Portmann创用,采取耳后切口,凿开乳突,将迷路后乙状窦前骨质尽量去除,暴露小脑前硬脑膜及内淋巴囊,确定囊壁后用纤刀纵行切开,为防止愈合需保持长久引流,可用银夹将切开囊壁夹持,或用特制之引流薄膜、小管等置囊腔内,可将内淋巴液引流到乳突腔或蛛网膜下腔内。
-
美尼尔氏病
40mg静脉滴注。3.内淋巴囊减压术1926年由Portmann创用,采取耳后切口,凿开乳突,将迷路后乙状窦前骨质尽量去除,暴露小脑前硬脑膜及内淋巴囊,确定囊壁后用纤刀纵行切开,为防止愈合需保持长久引流,可用银夹将切开囊壁夹持,或用特制之引流薄膜、小管等置囊腔内,可将内淋巴液引流到乳突腔或蛛网膜下腔内。
-
膜迷路积水
40mg静脉滴注。3.内淋巴囊减压术1926年由Portmann创用,采取耳后切口,凿开乳突,将迷路后乙状窦前骨质尽量去除,暴露小脑前硬脑膜及内淋巴囊,确定囊壁后用纤刀纵行切开,为防止愈合需保持长久引流,可用银夹将切开囊壁夹持,或用特制之引流薄膜、小管等置囊腔内,可将内淋巴液引流到乳突腔或蛛网膜下腔内。
-
感音神经性聋
疾病概述:由于螺旋器毛细胞,听神经,听传导径路或各能神经元受损害,致声音的感受与神经冲动传递障碍者,称感音性或神经性聋。以上两者同时或其中之一出现于内耳,就会阻断耳蜗微循环、造成供血减少、代谢紊乱,继之累及听和前庭感觉上皮,导致潜涵性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