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皮质下血肿清除术
手术名称:脑皮质下血肿清除术分类: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的手术/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ICD编码:01.3906概述:皮质下血肿或脑叶血肿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约占15%,以额叶、颞叶、顶叶为多见。麻醉和体位:一般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因出血导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引起应激性溃疡,出现消化道出血,应及时处理。
-
经翼点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
骨瓣尽量接近颅前、中窝底部,以便抬起额叶与颞叶。视交叉后方(前置型视交叉)的囊性脑室内及脑室旁型颅咽管瘤如采用本入路切除,则需开放侧裂池、颈动脉池,显示前置型视交叉、大脑前动脉第1段、前交通动脉和扩张的终板。这时给予大剂量激素,还可起到抗脑水肿的作用,可给予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lone)。
-
翼点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
骨瓣尽量接近颅前、中窝底部,以便抬起额叶与颞叶。视交叉后方(前置型视交叉)的囊性脑室内及脑室旁型颅咽管瘤如采用本入路切除,则需开放侧裂池、颈动脉池,显示前置型视交叉、大脑前动脉第1段、前交通动脉和扩张的终板。这时给予大剂量激素,还可起到抗脑水肿的作用,可给予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lone)。
-
丘脑血肿清除术
手术名称:丘脑血肿清除术分类: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的手术/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ICD编码:01.3910概述:丘脑出血是脑出血致残最重,死亡率最高的出血部位:向外可累及内囊;3.丘脑血肿扩延至下丘脑或脑干,病人深昏迷,去脑强直或处于脑疝晚期。在距血肿最薄处切开直达血肿腔,用吸引器把血凝块轻轻吸出(图4.4.1.6-2B)。
-
脑血吸虫肉芽肿切除术
手术名称:脑血吸虫肉芽肿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脑寄生虫病手术ICD编码:01.5928概述:世界上流行的血吸虫包括:曼氏血吸虫(schistomaMansoni)、埃及血吸虫(schistomahaematobium)和日本血吸虫(schistomaJaponicum),后者在菲律宾和我国长江流域均有流行。粟粒状结节型则散在大脑表面,1个脑叶或2个脑叶以上。
-
硬脑膜下血肿
概述: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系属头伤后3周以上始出现症状,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血肿。为期较久的血肿,其包膜可因血管栓塞、坏死及结缔组织变性而发生钙化,以致长期压迫脑组织,促发癫痫,加重神经功能缺失。
-
终板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终板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别名:经终板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幕上肿瘤手术/颅咽管瘤手术ICD编码:07.7204概述:颅咽管瘤影像学表现见图4.3.1.3.4-1~3.预防上消化道出血。这时给予大剂量激素,还可起到抗脑水肿的作用,可给予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lone)。
-
经终板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终板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别名:经终板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幕上肿瘤手术/颅咽管瘤手术ICD编码:07.7204概述:颅咽管瘤影像学表现见图4.3.1.3.4-1~3.预防上消化道出血。这时给予大剂量激素,还可起到抗脑水肿的作用,可给予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lone)。
-
经额下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经额下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幕上肿瘤手术/颅咽管瘤手术ICD编码:07.7202适应症:经额下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适用于:1.位于视交叉前方的(后置型视交叉)鞍隔上-视交叉前-脑室外型颅咽管瘤。一般脑部手术后早期给予大剂量可的松作为手术应激疗法,继续3~
-
经额叶皮质入路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手术
手术名称:经额叶皮质入路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手术分类: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幕上肿瘤手术/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手术ICD编码:07.5302概述:经额叶皮质入路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手术入路,为Dandy1933年首先报道,其主要优点是不损伤回流入矢状窦的皮质静脉,也不损伤胼周动脉。胶样囊肿呈球形或卵圆形,直径约1~
-
胼胝体动静脉畸形切除术
胼胝体AVM的静脉引流可分三型:①引流至深部室管膜下静脉、透明隔静脉、大脑内静脉,到大脑大静脉,是最常见的类型;额顶皮瓣,骨瓣长约6cm,宽约4cm,硬脑膜呈半圆形切口,基底位于矢状窦侧(图4.4.3.3.1-5),取大脑纵裂前方入路。要用电凝将所有供血动脉加以离断。从正常脑组织中游离病变时要按向上向前的方向进行。
-
胼胝体AVM切除术
胼胝体AVM的静脉引流可分三型:①引流至深部室管膜下静脉、透明隔静脉、大脑内静脉,到大脑大静脉,是最常见的类型;额顶皮瓣,骨瓣长约6cm,宽约4cm,硬脑膜呈半圆形切口,基底位于矢状窦侧(图4.4.3.3.1-5),取大脑纵裂前方入路。要用电凝将所有供血动脉加以离断。从正常脑组织中游离病变时要按向上向前的方向进行。
-
脑室内血肿清除术
若大部血块积聚在侧脑室后部时则采取顶后部马蹄形切口。2.开颅:做额部或顶部骨瓣开颅,一般钻4个孔,额部骨瓣翻向前方,顶部骨瓣翻向颞部。5.清除血肿:血肿在脑室内呈占位性压迫,与脑室很少有粘连,可用吸引器将血肿分块吸出(图4.4.1.3-2B),也可用取瘤钳把血块分块钳出,千万不要加重脑室壁及周围结构的损伤。
-
大脑内侧面动静脉畸形切除术
手术名称:大脑内侧面动静脉畸形切除术别名:大脑内侧面AVM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的手术/颅内动静脉畸形手术ICD编码:38.6102概述:大脑内侧面的AVM虽然亦属幕上浅部AVM,但由于病变位于大脑纵裂内,术中不易显露,且有大脑上静脉(引流静脉)的阻挡,在寻找供血动脉和切除时都有一定困难。③顶枕叶内侧AVM。
-
大脑内侧面AVM切除术
手术名称:大脑内侧面动静脉畸形切除术别名:大脑内侧面AVM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的手术/颅内动静脉畸形手术ICD编码:38.6102概述:大脑内侧面的AVM虽然亦属幕上浅部AVM,但由于病变位于大脑纵裂内,术中不易显露,且有大脑上静脉(引流静脉)的阻挡,在寻找供血动脉和切除时都有一定困难。③顶枕叶内侧AVM。
-
侧脑室肿瘤切除术
在侧脑室前部和体部者,多为室管膜瘤,在三角部、颞角和枕角区者,多为乳头状瘤或脑膜瘤。2针粗丝线穿过瘤体,或用取瘤钳夹住肿瘤,轻轻向外上牵拉以显露肿瘤基底部血管,用银夹夹闭血管和脉络膜丛,电凝后切断,再完全游离肿瘤后完整摘除(图4.3.1.9-9)。⑥要彻底止血,不能让血液或血凝块和明胶海绵等留置在脑室内;
-
经胼胝体后部入路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手术
麻醉和体位: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取侧卧位,头俯30°。3.硬脑膜切开:与骨瓣相反的方向瓣状切开硬脑膜,以缝线将其向矢状窦侧牵开。2.防止大脑内和大脑大静脉损伤:当切开胼胝体后,即应看清左右大脑内静脉和大脑大静脉与肿瘤的解剖关系,最好在手术显微镜下剥离出两侧的大脑内静脉,用棉片保护好,各向外侧牵开。
-
顶枕部经胼胝体入路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手术
麻醉和体位: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取侧卧位,头俯30°。3.硬脑膜切开:与骨瓣相反的方向瓣状切开硬脑膜,以缝线将其向矢状窦侧牵开。2.防止大脑内和大脑大静脉损伤:当切开胼胝体后,即应看清左右大脑内静脉和大脑大静脉与肿瘤的解剖关系,最好在手术显微镜下剥离出两侧的大脑内静脉,用棉片保护好,各向外侧牵开。
-
脑内插入异物摘除术
手术名称:颅内插入异物摘除术别名:脑内插入异物摘除术分类: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手术/颅脑火器伤手术ICD编码:01.3904概述:非火器性颅脑开放伤中,有时遇到刺入颅腔内的刀片折断或铁钉、铁条等穿入颅内,或树枝、竹筷等经眼眶插入颅腔而留置的特殊类型物体致伤。术前准备:1.刺入深,损伤大血管时,术前应行脑血管造影。
-
颅内插入异物摘除术
手术名称:颅内插入异物摘除术别名:脑内插入异物摘除术分类: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手术/颅脑火器伤手术ICD编码:01.3904概述:非火器性颅脑开放伤中,有时遇到刺入颅腔内的刀片折断或铁钉、铁条等穿入颅内,或树枝、竹筷等经眼眶插入颅腔而留置的特殊类型物体致伤。术前准备:1.刺入深,损伤大血管时,术前应行脑血管造影。
-
大脑半球实质切除术
骨瓣离矢状窦1cm减少矢状窦旁蛛网膜粒损伤出血。接着,将颞叶后部抬起,将Labbé静脉及其枕叶上的引流静脉电凝切断,沿颅中窝底向小脑幕切迹探查,打开环池蛛网膜,在大脑后动脉分出后交通动脉的远端做双重银夹夹闭切断(图4.9.4-3)。残留的额叶前部和顶枕区从上脑干和胼胝体切开使其失去连接,并切除颞叶(图4.9.4-7)。
-
大脑半球切除术
骨瓣离矢状窦1cm减少矢状窦旁蛛网膜粒损伤出血。接着,将颞叶后部抬起,将Labbé静脉及其枕叶上的引流静脉电凝切断,沿颅中窝底向小脑幕切迹探查,打开环池蛛网膜,在大脑后动脉分出后交通动脉的远端做双重银夹夹闭切断(图4.9.4-3)。残留的额叶前部和顶枕区从上脑干和胼胝体切开使其失去连接,并切除颞叶(图4.9.4-7)。
-
大脑半球神经胶质细胞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大脑半球神经胶质瘤切除术别名:大脑半球神经胶质细胞瘤切除术;然后在中央前回前2cm处(优势半球病变,注意保留额下回后半)(图4.3.1.1-5),从上向下电凝或夹闭皮质血管,剪开蛛网膜,切开大脑皮质,用脑压板分离脑组织直到大脑内侧面。昏迷或吞咽障碍短时间不能恢复者,肠鸣音恢复后可置胃管鼻饲。
-
大脑半球神经胶质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大脑半球神经胶质瘤切除术别名:大脑半球神经胶质细胞瘤切除术;然后在中央前回前2cm处(优势半球病变,注意保留额下回后半)(图4.3.1.1-5),从上向下电凝或夹闭皮质血管,剪开蛛网膜,切开大脑皮质,用脑压板分离脑组织直到大脑内侧面。昏迷或吞咽障碍短时间不能恢复者,肠鸣音恢复后可置胃管鼻饲。
-
下丘脑错构瘤切除术
CT和MRI检查,在乳头体处可显示带蒂或不带蒂的球形小肿瘤,结合性早熟症状,诊断即可确定。体位:如经颞下入路可取侧卧位;再向内即可看到动眼神经和后交通动脉,在斜坡上部亦可看到滑车神经入海绵窦处。吞咽障碍病人,食物易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必须在完全清醒后,试行少量进食,证明无问题时方可进食。
-
脑挫裂伤失活组织清除术
手术名称:脑挫裂伤失活组织清除术分类: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手术/颅脑闭合伤手术ICD编码:01.5902概述:在闭合性颅脑损伤中,冲击伤及对冲伤所引起的脑实质的挫裂伤及伤后继发的脑肿胀和脑水肿,常常是重型颅脑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如此逐步清除,脑亦逐渐变软并塌陷。
-
鞍上脑膜瘤切除术
7支(平均3.6支)穿支,多起自颈内动脉后面或后内侧面,分布于垂体柄(垂体上动脉)、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和乳头体前区。③脉络膜前动脉段(自脉络膜前动脉起点至颈内动脉分叉):发出1~2.体位经额下或纵裂入路手术者,取仰卧位,头高20°,稍后仰;肿瘤全切后,重要结构保留完好(图4.3.3.2-5)。
-
鞍结节脑膜瘤切除术
7支(平均3.6支)穿支,多起自颈内动脉后面或后内侧面,分布于垂体柄(垂体上动脉)、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和乳头体前区。③脉络膜前动脉段(自脉络膜前动脉起点至颈内动脉分叉):发出1~2.体位经额下或纵裂入路手术者,取仰卧位,头高20°,稍后仰;肿瘤全切后,重要结构保留完好(图4.3.3.2-5)。
-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
最后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出术野内积血。如血肿量不太多,脑挫裂伤较重,血肿清除后仍有明显脑肿胀或出现急性脑膨出,并确已证明无其他部位血肿时,在应用脱水药物的同时将额极和颞极做适当切除,并去骨瓣,行颅内外减压术(图4.2.1.4-8),否则,术后严重的脑水肿和脑肿胀常常导致脑疝或脑干功能衰竭,病人难免于死亡。
-
急性硬膜下出血清除术
最后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出术野内积血。如血肿量不太多,脑挫裂伤较重,血肿清除后仍有明显脑肿胀或出现急性脑膨出,并确已证明无其他部位血肿时,在应用脱水药物的同时将额极和颞极做适当切除,并去骨瓣,行颅内外减压术(图4.2.1.4-8),否则,术后严重的脑水肿和脑肿胀常常导致脑疝或脑干功能衰竭,病人难免于死亡。
-
经颅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为了避免损伤下丘脑区及脑底动脉环等重要结构,不可将脑压板伸至视交叉以后的区域,一般只需将脑压板放在视交叉前面,显露视神经及视交叉前缘即可。由于垂体瘤的鞍上瘤块多未突破鞍隔,其上方被覆隆起的鞍隔与重叠的蛛网膜,下为鞍底硬脑膜及两侧海绵窦内壁,周围均为硬脑膜组织,止血多不困难。
-
经颅垂体腺瘤切除术
为了避免损伤下丘脑区及脑底动脉环等重要结构,不可将脑压板伸至视交叉以后的区域,一般只需将脑压板放在视交叉前面,显露视神经及视交叉前缘即可。由于垂体瘤的鞍上瘤块多未突破鞍隔,其上方被覆隆起的鞍隔与重叠的蛛网膜,下为鞍底硬脑膜及两侧海绵窦内壁,周围均为硬脑膜组织,止血多不困难。
-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疾病代码:ICD:S06.5疾病分类:神经外科疾病概述:硬膜下血肿是指位于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有完整包膜的血肿,伤后3周以后出现症状者称为慢性硬膜下血肿。为期较久的血肿,其包膜可因血管栓塞、坏死及结缔组织变性而发生钙化,以致长期压迫脑组织,促发癫痫,加重神经功能缺失。
-
壳核血肿清除术
2.脑疝晚期,双侧瞳孔已散大,去脑强直、病理性呼吸,脑干有继发性损伤者,手术选择应慎重。若减压不满意时应剪开手术区硬脑膜,除去骨瓣,并在血肿腔内置引流管,术后持续引流。(5)清除血肿:用吸引器吸除血凝块,发现活动性出血的豆纹动脉分支,用双极电凝止血,切勿电凝或夹闭未出血的动脉,以免加重脑功能损害。
-
胼胝体和透明隔肿瘤切除术
禁忌症:1.浸润性胼胝体肿瘤晚期,病人不能承受手术者。如硬脑膜外与矢状窦间有出血或渗血,可填入明胶海绵,用细丝线将硬脑膜外层与骨膜或帽状腱膜缝合作悬吊(图4.3.1.10-5)。在大脑镰下多可见到胼胝体肿瘤(图4.3.1.10-6),可将肿瘤表面或包膜上的血管电凝后在囊内或分块切除,并根据肿瘤的性质行全切或部分切除。
-
脑棘球蚴摘除术
手术名称:脑包虫摘除术别名:脑内棘球蚴摘除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包虫病仅占所有包虫病的2%~3%,其中以细粒棘球蚴病(囊型包虫)占绝对多数,约占92.68%,其他则为多房棘球蚴病(泡型包虫病)。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全麻。囊液漏出应立即用3%过氧化化氢溶化氢溶液或3%高渗盐水冲洗,以损毁溢出的头节。
-
脑内棘球蚴摘除术
手术名称:脑包虫摘除术别名:脑内棘球蚴摘除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包虫病仅占所有包虫病的2%~3%,其中以细粒棘球蚴病(囊型包虫)占绝对多数,约占92.68%,其他则为多房棘球蚴病(泡型包虫病)。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全麻。囊液漏出应立即用3%过氧化化氢溶化氢溶液或3%高渗盐水冲洗,以损毁溢出的头节。
-
脑包虫摘除术
手术名称:脑包虫摘除术别名:脑内棘球蚴摘除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包虫病仅占所有包虫病的2%~3%,其中以细粒棘球蚴病(囊型包虫)占绝对多数,约占92.68%,其他则为多房棘球蚴病(泡型包虫病)。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全麻。囊液漏出应立即用3%过氧化化氢溶化氢溶液或3%高渗盐水冲洗,以损毁溢出的头节。
-
视神经管开放减压术
4.显露颅前窝底:用脑压板轻抬额叶底面,在外侧撕开外侧裂表面的蛛网膜,吸出脑脊液,逐渐深入,切不可操之过急,等待吸出足够的脑脊液使脑自动退缩,直到显露出手术侧的视神经和前床突。3.用高速颅钻磨除视神经管的上壁和侧壁时,应先将硬脑膜从颅骨上完全游离后再轻柔磨除骨质,保护好视神经,勿使其再遭医源性损伤。
-
创伤性视神经病变减压术
4.显露颅前窝底:用脑压板轻抬额叶底面,在外侧撕开外侧裂表面的蛛网膜,吸出脑脊液,逐渐深入,切不可操之过急,等待吸出足够的脑脊液使脑自动退缩,直到显露出手术侧的视神经和前床突。3.用高速颅钻磨除视神经管的上壁和侧壁时,应先将硬脑膜从颅骨上完全游离后再轻柔磨除骨质,保护好视神经,勿使其再遭医源性损伤。
-
第二颅神经损伤减压术
4.显露颅前窝底:用脑压板轻抬额叶底面,在外侧撕开外侧裂表面的蛛网膜,吸出脑脊液,逐渐深入,切不可操之过急,等待吸出足够的脑脊液使脑自动退缩,直到显露出手术侧的视神经和前床突。3.用高速颅钻磨除视神经管的上壁和侧壁时,应先将硬脑膜从颅骨上完全游离后再轻柔磨除骨质,保护好视神经,勿使其再遭医源性损伤。
-
视神经创伤减压术
4.显露颅前窝底:用脑压板轻抬额叶底面,在外侧撕开外侧裂表面的蛛网膜,吸出脑脊液,逐渐深入,切不可操之过急,等待吸出足够的脑脊液使脑自动退缩,直到显露出手术侧的视神经和前床突。3.用高速颅钻磨除视神经管的上壁和侧壁时,应先将硬脑膜从颅骨上完全游离后再轻柔磨除骨质,保护好视神经,勿使其再遭医源性损伤。
-
视神经损伤减压术
4.显露颅前窝底:用脑压板轻抬额叶底面,在外侧撕开外侧裂表面的蛛网膜,吸出脑脊液,逐渐深入,切不可操之过急,等待吸出足够的脑脊液使脑自动退缩,直到显露出手术侧的视神经和前床突。3.用高速颅钻磨除视神经管的上壁和侧壁时,应先将硬脑膜从颅骨上完全游离后再轻柔磨除骨质,保护好视神经,勿使其再遭医源性损伤。
-
脑脓肿切除术
手术名称:脑脓肿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颅脑炎性疾病手术ICD编码:01.5922概述:通常所说的脑脓肿系指由细菌引起者。8.关颅:幕上脓肿切除后,脑搏动良好,无肿胀,则缝合硬脑膜,骨瓣复位。5.术中见脑脓肿包膜与重要神经血管、功能区和脑室壁粘连时,不应强行分离,以免加重损伤,可改做脓肿引流或袋形缝合术。
-
脑室穿刺术
操作名称脑室穿刺术适应症经颅骨钻孔,或婴幼儿患者经前囟外侧角穿刺侧脑室。2.用于治疗(1)阻塞性脑积水、颅内压增高出现脑疝等险情时,应迅速行脑室穿刺。后角穿刺在枕外粗隆上6cm和距矢状线旁3cm的交点处用颅骨锥或颅骨钻钻孔。用穿刺针指向前外方,与矢状面成15°角,即向穿刺侧眉弓的外端,刺入5-6cm即可进入后角。
-
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
概述:又名外伤性硬脑膜下水瘤(TraumaticSubduralHydroma),是因颅脑损伤时,脑组织在颅腔内强烈移动,致使蛛网膜被撕破,脑脊液经裂孔流至硬脑膜下与蛛网膜之间的硬脑膜下间隙聚集而成。其临床特征为轻型或中型闭合性头伤,脑原发性损伤往往较轻,伤后有逐渐加重的头疼、呕吐和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疾病别名外伤性硬脑膜下水瘤,traumaticsubduralhydroma疾病代码ICD:T90.5疾病分类神经外科疾病概述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颅脑损伤时,脑组织在颅腔内强烈移动,致使蛛网膜被撕破,脑脊液经裂孔流至硬脑膜下与蛛网膜之间的硬脑膜下间隙聚集而成。严重时出现昏迷、瞳孔散大、去大脑强直等脑疝症状。1%,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10%。
-
后侧显露病灶清除术
后侧显露病灶清除术手术图解⑴切口⑵切开臀大肌附着部图1骶髂关节后侧显露途径⑴翻开臀大肌,凿开骨质,形成骨瓣⑵翻开骨瓣,清除病灶⑶病灶腔内植骨后,将骨瓣复位图2右侧骶髂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后侧显露途径)适应证适用于病灶主要位于髂骨、脓肿在臀部的骶髂关节结核。麻醉腰麻或硬膜外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