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骨骨髓炎
以病灶为中心或通过窦道做直线形或“S”形切口,将头皮自炎变的颅骨上翻开,清除感染性肉芽和死骨,在病变区钻骨行病骨切除,感染的颅骨由于板障血管已有血栓形成,一般均较少出血,其破坏区骨质多疏松易碎,而周边则厚实坚硬。CT扫描检查可见类似硬膜外血肿的梭形影像,早期呈低密度,一周以后渐变为等密度或高密度影。
-
颅骨骨髓炎手术
适应症:颅骨骨髓炎手术适用于:1.颅骨骨髓炎已形成头皮或骨膜下脓肿者。手术体位大多数可采用仰卧位或侧卧位;3.病灶颅骨的处理:必须全部切除,充分暴露出病变颅骨四周的正常颅骨与正常硬脑膜,达到充分清除坏死组织、肉芽组织、死骨、骨膜下积脓、板障内积脓与周围的象牙样变骨质。并发症:1.全身或局部感染。
-
硬脑膜外脓肿切除术
手术名称:硬脑膜外脓肿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颅脑炎性疾病手术ICD编码:01.2409概述:硬脑膜外脓肿常发生于颅骨骨髓炎之后,亦可来自邻近的感染灶、血源性感染与开放性颅脑损伤的直接感染等。体位可选用仰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而总的原则是体位应以做到便于充分显露病变为原则。一般选用“S”形切口或瓣形切口。
-
帽状腱膜下脓肿
概述:帽状腱膜下疏松间隙的化脓性感染,容易扩散,但常限定在帽状腱膜的附丽缘,大量积脓可达100~方法是在低位作多个切口引流,清除脓液及坏死组织,并用含杆菌肽500μ/ml、1.0%新霉素及0.1%多粘菌素溶液冲洗脓腔,然后放置橡皮引流管,留作术后冲洗引流用。化脓菌多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厌氧菌。
-
头皮感染
方法是在低位作多个切口引流,清除脓液及坏死组织,并用含杆菌肽500μ/ml、1.0%新霉素及0.1%多粘菌素溶液冲洗脓腔,然后放置橡皮引流管,留作术后冲洗引流用。2.帽状腱膜下脓肿表现头皮肿胀、疼痛、眼睑浮肿及引流区淋巴结肿大,严重时可伴发全身性中毒反应。
-
鼻窦炎
鼻窦炎是鼻窦粘膜因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一般根据上述症状,结合鼻镜检查和必要的穿刺冲洗、X线等检查多可作出诊断。治疗上除全身应用抗生素外,鼻腔滴药,改善通气与引流,局部治疗及必要时手术治疗。鼻窦炎可发生一些严重并发症,如颅骨骨髓炎、颅腔内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并可成为感染性病灶,长期有害身体健康。
-
额窦钻孔术
手术名称:额窦钻孔术别名:额窦钻孔引流术;额窦钻孔置管引流术;3.慢性额窦炎在去除鼻内堵塞鼻额管的因素,如鼻息肉,中鼻甲肥大或鼻中隔弯曲后,引流仍不畅,仍有头痛或局部疼痛者。麻醉和体位:1.1%利多卡因加肾上腺素局部浸润麻醉。2.取仰卧位。窦内脓液即流出,此时可做细菌培养。3d后取去引流管,缝合皮肤切口。
-
逆行性牙髓炎
疾病分类:口腔科疾病概述:医学上将由于牙周炎症引起的牙髓组织感染称为逆行性牙髓炎。患牙髓炎的牙齿应由口腔科医生施行手术摘除牙髓,消毒髓腔,待症状消除后再进行补牙,以达到保存患牙的目的,如不予适当的治疗,牙髓炎可发展为根尖脓肿,甚至颅骨骨髓炎,患牙就只有拔除了。2、继发于慢性鼻前庭炎。
-
硬脑膜下脓肿引流术
手术名称:硬脑膜下脓肿引流术别名:硬脑膜下脓肿单纯引流术分类:神经外科/颅脑炎性疾病手术ICD编码:01.3103概述:硬脑膜下脓肿在颅内脓肿中较少见,亦称为硬脑膜下积脓。2.手术当日晨禁食。一般多选用仰卧位或侧卧位,怀疑颅后窝者,可选用俯卧位或侧卧位。3.术中冲洗脓肿,放置引流管,切忌用暴力,以免脓肿扩散。
-
额窦钻孔引流术
手术名称:额窦钻孔术别名:额窦钻孔引流术;额窦钻孔置管引流术;3.慢性额窦炎在去除鼻内堵塞鼻额管的因素,如鼻息肉,中鼻甲肥大或鼻中隔弯曲后,引流仍不畅,仍有头痛或局部疼痛者。麻醉和体位:1.1%利多卡因加肾上腺素局部浸润麻醉。2.取仰卧位。窦内脓液即流出,此时可做细菌培养。3d后取去引流管,缝合皮肤切口。
-
化脓性脑膜脑炎
疾病病因: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皮肤化脓症、蜂窝织炎、脊柱或颅骨骨髓炎、脑脓肿、颅脑外伤、手术等引起细菌感染入脑。常规行脑脊液涂片镜检及细菌培养。注意有无脑脓肿、硬膜下积脓或积液及脑积水。对积液量大引起颅内高压、惊厥、神经系统局灶体征者,可行持续引流或手术摘除囊膜。
-
硬脑膜下脓肿单纯引流术
手术名称:硬脑膜下脓肿引流术别名:硬脑膜下脓肿单纯引流术分类:神经外科/颅脑炎性疾病手术ICD编码:01.3103概述:硬脑膜下脓肿在颅内脓肿中较少见,亦称为硬脑膜下积脓。2.手术当日晨禁食。一般多选用仰卧位或侧卧位,怀疑颅后窝者,可选用俯卧位或侧卧位。3.术中冲洗脓肿,放置引流管,切忌用暴力,以免脓肿扩散。
-
额窦钻孔置管引流术
手术名称:额窦钻孔术别名:额窦钻孔引流术;额窦钻孔置管引流术;3.慢性额窦炎在去除鼻内堵塞鼻额管的因素,如鼻息肉,中鼻甲肥大或鼻中隔弯曲后,引流仍不畅,仍有头痛或局部疼痛者。麻醉和体位:1.1%利多卡因加肾上腺素局部浸润麻醉。2.取仰卧位。窦内脓液即流出,此时可做细菌培养。3d后取去引流管,缝合皮肤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