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阔肌转位技术
手术名称:背阔肌移位术别名:背阔肌转位技术分类:骨科/瘫痪性疾病手术/肘部瘫痪畸形的手术治疗/胸大肌移位术ICD编码:83.7728概述:背阔肌移位术用于肘部瘫痪畸形的治疗,背阔肌的神经血管蒂长,肌纤维长度与胸大肌相仿,其肌筋膜甚长,可以形成肌腱,重建屈肘功能效果较好,操作简单易行,临床上应用较多。
-
背阔肌移位术
手术名称:背阔肌移位术别名:背阔肌转位技术分类:骨科/瘫痪性疾病手术/肘部瘫痪畸形的手术治疗/胸大肌移位术ICD编码:83.7728概述:背阔肌移位术用于肘部瘫痪畸形的治疗,背阔肌的神经血管蒂长,肌纤维长度与胸大肌相仿,其肌筋膜甚长,可以形成肌腱,重建屈肘功能效果较好,操作简单易行,临床上应用较多。
-
胸肌部分肌移位
手术名称:胸肌部分肌移位分类:骨科/瘫痪性疾病手术/肘部瘫痪畸形的手术治疗/胸大肌移位术ICD编码:83.7725概述:在未创用背阔肌移位代屈肘功能以前,胸大肌常被采用,而且疗效也较可靠。2.显露胸大肌胸肋部肌起,将肌起连同覆盖的筋膜从第6肋游离6~2.至肘的皮下隧道要够宽,防止在隧道内造成压迫而发生肌肉缺血坏死。
-
斜方肌移位代三角肌手术
手术名称:斜方肌移位术别名:斜方肌移位代三角肌手术分类:小儿外科/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分娩性臂丛损伤的晚期上肢功能重建手术ICD编码:83.77概述:斜方肌移位术用于分娩性臂丛损伤的晚期上肢功能重建。Doi等报道应用内镜切取股薄肌重建肢体功能取得成功。继之,在肩胛冈基部做斜行截骨,截骨线斜向外下。
-
斜方肌移位术
手术名称:斜方肌移位术别名:斜方肌移位代三角肌手术分类:小儿外科/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分娩性臂丛损伤的晚期上肢功能重建手术ICD编码:83.77概述:斜方肌移位术用于分娩性臂丛损伤的晚期上肢功能重建。Doi等报道应用内镜切取股薄肌重建肢体功能取得成功。继之,在肩胛冈基部做斜行截骨,截骨线斜向外下。
-
肱骨近端外旋截骨术
手术名称:肱骨近端外旋截骨术分类:小儿外科/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分娩性臂丛损伤的晚期上肢功能重建手术ICD编码:77.32概述:肱骨近端外旋截骨术用于分娩性臂丛损伤的晚期上肢功能重建。Doi等报道应用内镜切取股薄肌重建肢体功能取得成功。Berger认为在屈肘功能上背阔肌移位能提供最强力量,其次是肱三头肌移位。
-
背阔肌和大圆肌移位术
分娩性臂丛损伤的晚期上肢功能重建手术主要涉及肩关节、肘关节及腕关节的功能重建。Lin用内镜切取背阔肌22例、股薄肌16例,用传统方法切取背阔肌26例、股薄肌22例,比较发现两组在术中出血、术后血肿的发病率和供区伤口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2.如肩关节内旋内收挛缩畸形严重者,应进行被动活动练习或用系列石膏矫形。
-
肩关节内关节固定术
手术名称:肩关节内关节固定术分类:小儿外科/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分娩性臂丛损伤的晚期上肢功能重建手术ICD编码:81.83概述:肩关节内关节固定术用于分娩性臂丛损伤的晚期上肢功能重建。用内镜这种微创技术,可在40min内切取股薄肌,是一种安全、相对简单的技术,并使病人疼痛减轻,早期活动肢体,满意度明显提高。
-
肘关节屈曲挛缩松解术
手术名称:肘关节屈曲挛缩松解术分类:小儿外科/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分娩性臂丛损伤的晚期上肢功能重建手术ICD编码:80.42概述:肘关节屈曲挛缩松解术用于分娩性臂丛损伤的晚期上肢功能重建。Doi等报道应用内镜切取股薄肌重建肢体功能取得成功。彻底止血后,逐层缝合皮肤切口(图12.36.3.8-7)。
-
腕关节固定术
手术名称:腕关节固定术别名:arthrodesisofwrist;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逐渐兴起应用内镜切取供肌,取得良好效果。可选择利用的动力肌: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对肌肉血管、神经解剖了解的更加深入,可选择利用的动力肌越来越多,有背阔肌、股薄肌、胸大肌、尺侧腕屈肌、股直肌、指浅屈肌及胸锁乳突肌等。
-
掌骨间植骨重建拇对掌功能
分娩性臂丛损伤的晚期上肢功能重建手术主要涉及肩关节、肘关节及腕关节的功能重建。Lin用内镜切取背阔肌22例、股薄肌16例,用传统方法切取背阔肌26例、股薄肌22例,比较发现两组在术中出血、术后血肿的发病率和供区伤口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再用一枚克氏针,把髂骨块固定到第1、2掌骨上,针尾露于皮外。
-
旋前圆肌移位重建前臂旋后功能
屈肘功能丧失及腕关节功能的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逐渐兴起应用内镜切取供肌,取得良好效果。可选择利用的动力肌: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对肌肉血管、神经解剖了解的更加深入,可选择利用的动力肌越来越多,有背阔肌、股薄肌、胸大肌、尺侧腕屈肌、股直肌、指浅屈肌及胸锁乳突肌等。
-
Boyes拇指内收功能重建术
Lin用内镜切取背阔肌22例、股薄肌16例,用传统方法切取背阔肌26例、股薄肌22例,比较发现两组在术中出血、术后血肿的发病率和供区伤口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4.从第三切口(第3、4掌骨间隙切口)向前臂桡侧切口,于伸指总肌腱的深面,做一潜行隧道,将掌长肌腱近侧端送入前臂桡侧切口,并与肱桡肌腱远端缝合固定。
-
环指浅屈肌腱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
Lin用内镜切取背阔肌22例、股薄肌16例,用传统方法切取背阔肌26例、股薄肌22例,比较发现两组在术中出血、术后血肿的发病率和供区伤口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2.第二切口位于拇指桡掌侧,起自指间关节近端1cm的背侧,向拇指掌侧和桡侧切向近端,至掌指关节处再转向背侧与鱼际皱纹平行,整个切口形似“C”字。
-
肱二头肌改路术
手术名称:肱二头肌改路术别名:zancolliprocedure分类:小儿外科/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分娩性臂丛损伤的晚期上肢功能重建手术ICD编码:83.77概述:肱二头肌改路术用于分娩性臂丛损伤的晚期上肢功能重建。Doi等报道应用内镜切取股薄肌重建肢体功能取得成功。3.重建肱二头肌腱止点用直角钳绕桡骨颈的内后侧做一隧道。
-
旋前圆肌和尺侧腕屈肌肌腱移位重建前臂背伸功能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逐渐兴起应用内镜切取供肌,取得良好效果。可选择利用的动力肌: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对肌肉血管、神经解剖了解的更加深入,可选择利用的动力肌越来越多,有背阔肌、股薄肌、胸大肌、尺侧腕屈肌、股直肌、指浅屈肌及胸锁乳突肌等。先从骨间膜游离前臂深层屈肌,尽可能向远端显露骨间膜。
-
屈肌成形术
手术名称:屈肌成形术别名:flexorplasty;肘屈肌成形术分类:骨科/瘫痪性疾病手术/肘部瘫痪畸形的手术治疗ICD编码:83.8703概述:小儿麻痹后遗症在肘部的主要功能障碍是屈肘功能丧失,伸肌因可借重力伸直,一般很少需重建。4.缝合伤口:放松止血带,彻底止血,等渗盐水冲洗切口,按层次缝合切口。
-
肘屈肌成形术
手术名称:屈肌成形术别名:flexorplasty;肘屈肌成形术分类:骨科/瘫痪性疾病手术/肘部瘫痪畸形的手术治疗ICD编码:83.8703概述:小儿麻痹后遗症在肘部的主要功能障碍是屈肘功能丧失,伸肌因可借重力伸直,一般很少需重建。4.缝合伤口:放松止血带,彻底止血,等渗盐水冲洗切口,按层次缝合切口。
-
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
概述: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是因肌肉、关节囊及韧带纤维化,引起以全身多个关节僵直为特征的综合症。④由于本病具有术后复发倾向,所以应用肌肉一肌腱移位,替代某些已纤维化或肌力弱的肌肉,可获得肌力平衡,从而改善肢体功能。膝关节伸直畸形比较少见,新生儿期可手法牵拉和支具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