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射性肠炎
概述:放射性肠炎(radiationenteritis)是由于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线治疗后而引起的肠道损害,可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故又称为放射性直肠、结肠、小肠炎。肠上皮细胞增生受抑制:肠粘膜上皮细胞对放射线最为敏感。但长期的TPN可致肠黏膜萎缩,血液及组织中谷氨酰胺水平降低,细菌易位加重。治腚滋阴清热。
-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2017年版)
术后放射剂量验证率,是指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后,完成术后放射剂量验证的患者例数占同期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总例数的比例。(5)拟经皮穿刺者有进针路径。1-3项指标中至少符合2项,且4-9项指标中至少符合3项即为适应证选择正确。同时,明确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等15个“限制临床应用”医疗技术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适应证:应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应当符合肿瘤临床分期的诊断指标,包括:(1)局部晚期肿瘤已失去手术机会(前列腺癌除外)。(2)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可能造成粒子植入区域及周围小范围组织放射性损伤,主要包括皮肤溃疡、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脊髓炎、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肠炎、脑坏死。
-
慢性腹泻
③炎症性肠病;④结肠息肉、结肠癌、肠淋巴瘤、类癌;乳酶生、地衣芽孢杆菌活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微生态制剂与制酸药、磺胺类或抗菌药物合用时,可减弱其疗效,故应分开服用(间隔3小时);止泻药:非感染性慢性腹泻可选用止泻药对症治疗,蒙脱石口服,成人1袋(3g),一日3次。或复方地芬诺酯口服,成人1~
-
肠外营养支持
操作名称:肠外营养支持适应证:肠外营养支持适用于:1.重度营养风险或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经口或经肠道营养素摄入不足,且短期内(10~经周围静脉输注,葡萄糖浓度不超过10%。4.肿瘤病人的营养支持应配合化疗或用于围手术期,肝功能差的病人则应提高支链氨基酸含量,肾衰病人应降低氮量,主要提供必需氨基酸。
-
空肠造口管喂养
概述:空肠造口在肠内营养支持中具有重要作用,广泛适用于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病变不能进食的患者,对有明显胃食管反流、误吸高危患者、腹部大手术后、胃切除术后、胃排空不良者尤为适用。肠道功能完好时,选择整蛋白标准配方。最好能用肠内营养输注泵连续输注。尽可能减少一套输注系统中的连接点。
-
肠内营养药
1.氨基酸型肠内营养剂如:爱伦多,我院现已无此产品。3.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是用于消化吸收功能有一定损害或障碍的病人,如:胰腺炎,炎性肠道疾病,肠瘘、短肠综合征,化学性及放射性肠炎,胆囊纤维化,艾滋病,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脓毒血症,大手术后的恢复期及营养不良病人的术前准备或肠道准备等。
-
大肠平滑肌肉瘤
大肠平滑肌肉瘤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仅出现一般的消化系统症状,如腹部不适、腹痛等,当肿瘤侵犯黏膜层时可出现血便或黏液血便,当肿瘤生长过大时可出现排便困难或肠道梗阻。3.混合型肿瘤在肠壁间同时向肠腔内外生长,多呈哑铃状。直肠腔内超声和腹部/盆腔CT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且对决定手术方式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