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蛇咬伤
重者出现吞咽困难、声嘶、失语、眼睑下垂及复视。②血循毒,可使伤处肿痛,并向近心侧蔓延,邻近淋巴结也有肿痛;弱阳性者应采取脱敏性注射法,用氯化钠注射液将抗蛇毒血清稀释20倍,分数次做皮下注射,每次观察10~此外还有一部分新鲜草药也对毒蛇咬伤有疗效,如七叶一枝花、八角莲,半边莲、田薹黄、白花蛇舌草等。
-
蛇咬伤诊疗规范
2.凝血功能::可出现凝血时间(C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抗凝血酶和“FDP”试验等结果异常,有助于血液毒素中毒的诊断。重症肿胀患者,输注抗蛇毒血清及新鲜血浆的同时,行扩创甚至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治疗。
-
毒蛇咬伤中毒
首先头面部肌肉受累表现眼肌麻痹、眼睑下垂、复视、张口困难、吞咽障碍、声音嘶哑、言语不清,继之向全身发展,引起呼吸肌麻痹,甚至呼吸停止。20mg加入补液中静脉滴注。3、肌毒表现海蛇咬伤的局部仅有轻微疼痛,甚至无症状,约半到数小时候,患者感觉肌肉疼痛,僵硬和进行性无力,腱反射消失,眼睑下垂和牙关紧闭。
-
珍珠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珍珠菜:拼音名:ZhēnZhūC i别名:红丝毛、过路红、阉鸡尾、活血莲、红根草、红梗草、赤脚草、狼尾巴花、狼尾珍珠菜来源: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珍珠菜LysimachiaclethroidesDuby,以根及全草入药。用于月经不调,白带,小儿疳积,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乳腺炎,蛇咬伤。单叶互生;泡酒一厅。
-
山苦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苦菜:拼音名:ShānKǔC i别名:老蛇药、野洋烟来源:菊科山莴苣属植物毛脉山莴苣LactucaraddeanaMaxim.,以全草或根入药。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镇痛。用于风湿关节疼痛,疮疡肿毒,蛇咬伤。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ctucaraddeanaMaxim.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鲜用或晒干。
-
囊距翠雀
《全国中草药汇编》:囊距翠雀:拼音名:N nɡJ Cu Qu 别名:囊距飞燕草来源:毛茛科囊距翠雀DelphiniumbrunnonianumRoyle,以全草入药。主治流行性感冒,皮肤痒疹,蛇咬伤等症。茎高10-34cm,被白色短柔毛和黄色腺毛。性味:苦;寒归经:肝经功能主治:祛风止痒;各家论述:《西藏常用中草药》:凉血解毒,祛风止痒。
-
万年青叶
《中医大辞典》·万年青叶:万年青叶为中药名,出自清·陈士铎《本草新编》。功能主治:强心利尿,清热解毒,止血。痔疮、坐板疮,煎水洗。治心力衰竭,咽喉肿痛,咯血,吐血,疮毒,蛇咬伤。外用:煎水熏洗或捣汁涂。(《江西草药》)临床应用:①治疗慢性气管炎万年青鲜叶每日3-5钱,水煎,分3次饭后服,5天为一疗程。
-
凤仙
出处:《救荒本草》拼音名:F nɡXiān别名:小桃红、夹竹桃、海蒳、染指甲草(《救荒本草》),旱珍珠(《纲目》),透骨草、凤仙草(《珍异药品》),小粉团(《分类草药性》),满堂红(《浙江中药手册》),水指甲(《南宁市药物志》),指甲草(《中药材手册》)。(《福建中草药》)②治风气痛:凤仙叶煎汤洗之。
-
野芋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芋:拼音名:YěY 别名:野芋头来源:天南星科芋属植物野芋ColocasiaantiquorumSchott,以全草及块茎入药。用于痈疖肿毒,急性颈淋巴结炎,指头疔,创伤出血,虫蛇咬伤。匍匐茎常从块茎基部外,伸,长或短,具小球茎。大毒归经:心;(江西《草药手册》)④治黄蜂、蜈蚣咬伤:野芋根适量,磨水外搽;
-
犁头尖
《全国中草药汇编》:犁头尖:拼音名:L T uJiān别名:犁头七、犁头草、土半夏[福建、广西、云南]、三步镖、三角蛇、坡芋、老鼠尾、小野芋、野附子、小独角莲来源:天南星科犁头尖属植物犁头尖Typhoniumdivaricatum(L.)Decne.,以块茎或全草入药。用于毒蛇咬伤,痈疖肿毒,血管瘤,淋巴结结核,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
合子草
《中医大辞典》·合子草:合子草为中药名,出自《本草拾遗》。2.捣敷治蛇咬伤,疮疡肿毒;《*辞典》·合子草: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HéZǐCǎo别名:鸳鸯木鳖、水荔枝、盒儿藤(《百草镜》),盒子草(《纲日拾遗》),无白草(《上海常用中草药》)。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
-
小三叶耳蕨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根茎短而直立,与叶柄基部密被棕褐色、卵状披针形鳞片。小羽片约25对,近无柄,斜长方形,中部的较大,长1.5-2cm,宽6-8mm,先端短尖或近钝形,基部不对称,上侧呈三角状耳形,下侧平切,边缘具粗钝齿,两面近光滑。性味:微苦;有清热解毒的功能,用于外伤出血、蛇咬伤。
-
一点血
概述:一点血为中药名,是一点血秋海棠的根茎及通城虎的别名。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网脉秋海棠Begoniawil-soniiGagn的根茎。聚伞状花序着生先端,有花5-6朵,花梗纤弱,基部有卵状披针形的小苞叶,花单性同株;主治病后虚弱,吐血,咯血,衄血,崩漏,血虚经闭,带下,跌打损伤。治吐血,肾病黄肿,蛇咬伤,妇女干病。”
-
竻苋菜
出处:《岭南采药录》拼音名:L Xi nC i英文名:野苋菜、土苋菜、猪母菜(《福建民间草药》),野勒苋(《广西中药志》),刺刺草(《福建中草药》)。胞果近卵形,盖裂。治痢疾,便血,浮肿,白带,胆结石,瘰疬,痔疮,疔疮,喉痛,蛇咬伤。①《岭南采药录》:取叶茎煎饮,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治痢;加水适量煎服。
-
地白草
《中医大辞典》·地白草:地白草为中药名,出自《天宝本草》。别名:白地黄瓜、七星莲、黄瓜菜、野白菜、冷毒草。功能主治:祛风清热,利尿解毒。2.治痈肿疔疮,跌打损伤,烫伤,蛇咬伤,疥疮。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常具白色柔毛。萼片5,披针形,边缘具白毛,基部延长成附属物;"③《云南中草药选》:"微苦,寒。
-
山乌桕根
《*辞典》:山乌桕根:出处:《陆川本草》拼音名:ShānWūJi Gēn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山乌桕的根。单叶互生;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7朵聚生于苞腋内,苞片卵形,先端锐尖,每侧各有腺体1,萼杯状;蒴果室背开裂;治大便秘结,白浊,跌打损伤,蛇咬伤,痔疮,皮肤湿痒。治跌打损伤,大便热结,毒蛇咬伤。用水煎服。
-
蛇百子
《*辞典》:蛇百子:出处:《陆川本草》拼音名:Sh BǎiZǐ别名:逼死蛇、毛老虎(《陆川本草》),黄黄草、大还魂(《广西药植名录》),假藿香(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国外所产同属植物山香草中含白桦脂酸,对大鼠瓦克256癌有抑制作用。临床应用粉剂及水剂局部压迫治疗外伤出血43例,除3例无效外,均迅速止血。
-
水红袍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红袍:拼音名:ShuǐH nɡP o来源: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水红袍LysimachiacircaeoidesHeml.,以全草入药。花期采集,鲜用或晒干。花冠白色,阔钟状,长4.5-5.5mm,基部合生部分长约2mm,裂片菱状卵形,先端锐尖,具褐色腺条,裂片间的弯缺成锐角;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跌打损伤;
-
山大刀
《*辞典》·山大刀: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拼音名:ShānDàDāo别名:大丹叶、暗山公(《生草药性备要》),暗山香、山大颜、吹筒管(《岭南采药录》),刀斧伤(《陆川本草》),血丝罗伞、大退七(《广西中药志》),刀伤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金鸡爪、大罗伞、散血丹、假太竹(《广西中草药》)。
-
红线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线麻:拼音名:H nɡXi nM 别名:山苎麻、红头麻、蝎子草、苛麻、大序艾麻来源:荨麻科红线麻Laporteamacrostachya(Maxim.单叶互生;叶片宽卵形或近圆形,长6.5-20cm,宽4.5-18cm,先端常有浅裂,中央有尾状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叶缘有粗锯齿。雌雄同株;性味:辛;小毒功能主治:祛风除湿;
-
入地金牛
《*辞典》方之入地金牛:入地金牛为中药名,出清·赵其光《本草求原》。治跌打骨折,损伤肿痛,风湿骨痛,心胃气痛,牙痛。光叶花椒碱对动物有抗癌与镇痛作用;如制成0.5%溶液可行局部麻醉,用于一般门诊小手术、输卵管结扎术、扁桃体切除术、阑尾切除术等共62例,麻醉效果稳定,无不良反应,亦无肝、肾损害等缺点。
-
蛇迷草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叶片膜质或近纸质,卵形或广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平截或心形,长5-8cm,宽3-5cm,7-9基出脉,边缘具细浅锯齿,齿尖具刺状尖头,叶面被糙伏毛及密柔毛,有时糙伏毛基部具白色小圆斑点,基出脉微凹,侧脉不明显,背面被极细的微柔毛及极疏的糙伏毛,基出脉及侧脉微隆起。
-
杏叶防风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杏叶防风的根或全草。基生叶心脏形或卵状心形,长2.5~治九种胃气痛,胸腹寒胀气疼,寒疝偏坠,截寒热往来痰疟。④《贵阳民间药草》:温中散寒,止痛。治中寒发痧,胃痛,腹痛。⑤《四川中药志》:治流痰,蛇咬伤,及凉寒咳嗽。⑥《云南中草药》:行气健胃,祛风除湿,解毒截疟。研末或浸酒。
-
岗松
《全国中草药汇编》:岗松:拼音名:GǎnɡSōnɡ别名:扫把枝、铁扫把、羊脷木来源:桃金娘科岗松属植物岗松BaeckeafrutescensL.以根、全株及叶入药。主脉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不发达,仅见数个细小导管,韧皮部狭窄;性味:味苦;皮肤瘙痒;虫蛇咬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4.《广西中药志》:有通淋利尿作用。
-
降龙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降龙草:拼音名:Xi nɡL nɡCǎo别名:虎山叶、四台花、秤砣蛇药来源:苦苣苔科半蒴苣苔属植物降龙草HemiboeasubcapitataClarke,以全草入药。用于蛇咬伤,疮疖。萼片5裂,裂片披针形,长约1cm,干时膜质;花冠筒长2.8-3.5cm,外面疏被腺状短柔毛,内面基部有一毛环,先端5浅裂,裂片圆钝;
-
小青藤香
《*辞典》:小青藤香: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拼音名:XiǎoQīnɡT nɡXiānɡ别名:青藤、滚天龙、青藤细辛来源:为防已科植物 环藤的根。生境分布:生于路边、山野砂土中。功能主治:顺气止痛,解蛇毒,治心胃气痛,发痧,腹痛腹泻,蛇咬伤。附方:①治胃气痛:少青藤香二钱,青木香、木姜子、茴香根各一钱。
-
大箭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箭:拼音名:D Ji n来源:泽泻科窄叶泽泻AlismacanaliculatumA.BraunetBoucb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广布于江南各省区。主治皮肤疱疹,小便不通,水肿,蛇咬伤等。叶片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7-22cm,宽1-4.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花葶连同圆锥花序高50-100cm;肾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
-
狗娃花
出处:始载于《拉汉种子植物名称》。拼音名:GǒuWáHuā英文名:rootofHispidHeteropappus别名:狗哇花、斩龙戟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狗娃花的根。在管状花糙毛状,初白色,后带红色,与花冠近等长。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荒地、路旁、林缘木求鱼及草地。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解毒消肿的功能。
-
异穗卷柏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拼音名:YìSuìJuǎnBǎi英文名:ExtensiveSpikemoss来源: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异穗卷柏的全草。大孢子囊近球形,生在囊穗基部,小孢子囊近球形,生在囊穗基部以上。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650m以下的山坡草地或林边。凉归经: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蛇咬伤;
-
止血丹
《中医大辞典》·止血丹:止血丹为药名,出自《安徽中草药》,为《安徽中草药》记载的断血流之别名。1.治咳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子宫肌瘤出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外用治蛇咬伤。中中叶长椭圆形或椭圆形,有翼柄或无柄,基部成箭耳状围抱于茎;总苞片线状披针形,长6--8mm,先端渐尖,边缘膜质;
-
蛇莓
概述:蛇莓蛇莓为中药名,出《名医别录》。蛇莓具有清热解毒,散结的功效:蛇莓治感冒发热,咳嗽,小儿高热惊风,咽喉肿痛,白喉,痢疾,黄疸肝炎,泄泻痢疾,赤白带下,亦治癌肿:煎服,9~还含委陵菜酸、杜鹃素、白桦苷、野蔷薇芍药糖酯、蛇莓苷等,种子油中的主要脂肪酸为亚油酸,非皂化物质主要为β-谷甾醇。
-
菜花原矛头蝮
结果表明其具有磷酯酶A2、精氨酸酯酶、凝血酶样酶、蛋白水解酶、氨基酸氧化酶、5′核苷酸酶、核苷焦磷酸酶、透明质酸酶,磷酸单质酶,另外该蛇毒还具有纤维蛋白原凝固活性、出血毒活性和抗血小板聚集活性。中国急求医学.可能的中毒症状:伤口肿胀迅速,肿痛不断加剧,并有水泡、血泡、淤点、淤斑、附近淋巴结肿痛。
-
虫毒
应以清热解毒,息风定惊为主。用半边莲30g、车前草、白芷、夏枯草、野菊花、蒲公英各9g,大蓟、白茅根各15g,蜈蚣、全蝎各4g。《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载有解蜈蚣伤毒药物,如蜗牛、蛞蝓、五灵脂、独蒜、芸苔子油、蛇含、香附、苋菜、马齿苋、蚯蚓泥、胡椒、茱萸、桑根汁、雄黄、井底泥、食盐、鸡冠血、鸡子等。
-
蛇含
拼音名:ShéHán英文名:HerbofKleincinquefoil别名:蛇衔、威蛇、小龙牙、紫背龙牙、紫背草、蛇含草、蛇包五披风、五匹风、五皮风、地五甲、五爪龙、地五加、五爪虎、五叶莓、地五爪、五虎下山、五爪风、五星草、五虎草、五爪金龙、五叶蛇莓、狗脚迹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蛇含委陵菜的带根全草。性味:味苦;
-
白芷散
水煎,内服。《妇人大全良方》卷一方之白芷散:处方:白芷30克海螵蛸2个(烧)胎发1团(煅)制法:上药为细末。摘录:《外台秘要》卷二(注文)引《范汪方》《医级》卷九方之白芷散:处方:白芷1两,乌贼骨1两,白术1两,米仁1两,赤苓1两,芡实1两。临床应用:蛇咬伤:临川有人被蝮蛇伤,即昏死,一臂如股。主治:牙疼。
-
草血竭
《全国中草药汇编》:草血竭:拼音名:CǎoXu Ji 别名:一口血、弓腰老、老腰弓、小么公、地蜂子、地蚂蜂、回头草来源:蓼科蓼属植物红茎蓼PolygonumpaleaceumWall.,以根状茎入药。土壤以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土较好。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宽中下气,消宿食,消痞块年久坚积板硬,胃气疼,面寒疼,妇人症瘕。
-
磷脂酶A2
分子中文名:磷脂酶A2分子英文名:PhospholipaseA2舟山眼镜蛇:蛋白质序列:参考文献:http://www.ncbi.nlm.nih.gov/protein/1A3D_A空间结构:参考文献:http://www.ncbi.nlm.nih.gov/Structure/mmdb/mmdbsrv.cgi?2001.131例眼镜蛇咬伤的临床治疗[J].重者可出现全身广泛性出血,如齿龈出血、血尿、皮下瘀斑等,甚至休克。
-
铁线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线莲:拼音名:TiěXi nLi n别名:山木通来源: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铁线莲ClematisfloridaThunb.,以根及全草入药。茎棕色或紫红色,有6条纵纹,节部膨大,被疏短柔毛。叶对生,二回三出复叶,小叶片狭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全缘或具1-2裂片。小毒归经:归肝;虫蛇咬伤;2.《中国药植图鉴》:利尿通经。
-
紫堇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堇:拼音名:ZǐJǐn别名:蝎子花、断肠草[贵州]来源:罂粟科紫堇属植物紫堇CorydalisedulisMaxim.,以根或全草入药。总状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长3-10cm,疏着花5-8朵,苞片狭卵形至披针形,长1.5-3mm,先端尖,全缘或疏生小齿;主疮疡肿毒;治疮毒,顽癣,秃疮,带状疱疹,蛇咬伤,脱肛,遗精。
-
圆叶乌桕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圆叶乌桕的叶或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piumrotundifoliumHems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叶,鲜用或晒干。叶柄长3-7cm,顶端有2腺体;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坡地、树丛。性味:辛;肝经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果实:用于疮毒、疥癣、湿疹、蛇咬伤。
-
粤瓦韦
出处:始载于《中国蕨类植物图谱》。叶片革质,狭披针形,长25-35cm,宽2-3cm,中部以下最宽,两端渐狭,先端长渐尖或呈尾状,基部楔形,全缘,深绿色,上面有斑点状水囊,下面沿中脉附近疏生鳞片,干后略反卷;各家论述:《湖南药物志》:用于咽喉肿痛、小儿惊风、肾炎、尿道炎。吐血、肠胃炎、烧烫伤、蛇咬伤;
-
天葵
毛茛科植物天葵的全草·《中医大辞典》·天葵:天葵为中药名,出自《滇南本草》。根生叶丛生,有长柄;小叶柄短,有细柔毛;(《湖南药物志》)摘录:《*辞典》锦葵科植物菟葵的全草·《中医大辞典》·天葵:天葵为中药名,出自《本草图经》,为《新修本草》记载的菟葵之别名。入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淋。
-
无患树蔃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行气止痛。1.治风热感冒,咳嗽,哮喘,慢性胃炎,白浊,白带,蛇咬伤。附方:①治外感发热,伤风咳嗽,劳伤咳血,消化不良:无患树干根五钱至一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②治双单鹅喉:无患树蔃三两。④治毒蛇咬伤:无患树蔃一两,黄牛木根一两,六月雪根五钱,山芝麻五钱,生蕹菜头四两。
-
山甘草
小枝被柔毛。治感冒,中暑,发热,咳嗽,咽喉肿痛,暑湿泄泻,痢疾,疮疡脓肿,跌打,蛇伤。"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表。(《泉州本草》)⑦治断肠草、砒霜、磷化锌中毒:玉叶金花鲜叶三至四两捣汁,调鸡蛋白三至五个,大蓟根粉、天门冬粉各五分,先探吐后灌服,每十五分钟服一次。
-
三角草
别名:三角草、三叶珠、单打槌、水百足、水香附来源及产地:莎草科植物单穗水蜈蚣KyllingamonocephalaRottb的全草。2.治跌打损伤,蛇咬伤,煎服并捣敷;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辞典》:三角草: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拼音名:SānJiǎoCǎo别名:山韭菜(《广西药植名录》),土麦冬(《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
老蜗生
《*辞典》·老蜗生: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拼音名:LǎoWōShēnɡ别名:天蓝(《江苏州府志》),黑荚苜蓿、杂花苜蓿(《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清酒缸、野花生、地梭罗(《贵州草药》),丫雀扭、三三光(江西《草药手册》),接筋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黄疸型肝炎,坐骨神经痛,风湿筋骨疼痛,喘咳,痔血。
-
黑蚂蚁
出处:《四川中药志》拼音名:HēiM Yǐ来源:为蚁科昆虫黑蚁的全虫。前胸背板甚发达,中胸背板较小。雄蚁较雌蚁略小,均有翅,其触角细长,不呈屈膝状。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10%)可用作刺激剂,或作收敛剂以减少足汗。功能主治:治蛇咬伤和疔毒肿痛。②治疔毒肿痛:黑蚂蚁、苍耳虫共春绒涂。
-
红水芋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水芋:拼音名:H nɡShuǐY 别名:石芋头、独角芋、红芋头、红半夏、五彩芋来源:天南星科花叶芋属植物花叶芋Caladiumbicolor(Ait.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散瘀止痛,接骨,止血。外用治无名肿毒,腮腺炎,痈、疮、疖、蛇咬伤;注意:将净红水芋用石灰水泡至无麻味后,漂净,切片,晒干,方可内服。
-
大金牛草
《中医大辞典》·大金牛草:大金牛草为中药名,出自广州部队卫生部编著的《常用中草药手册》。叶片皱缩,完整叶呈椭圆形、长圆状披针形或卵圆形,长1-6cm,宽0.5-1.5cm,灰绿色或褐色,叶端常有一小突尖,叶柄短,有柔毛。种子基部有3短裂的种阜。全草含金不换内酯(srchilactome,2-piperonylidene-3-veratroyl-3S-?
-
叶上珠
《*辞典》·叶上珠: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拼音名:YèShànɡZhū别名:阴证药、大部参(《植物名实图考》),叶上花(《峨嵋药植》),叶上果(《中国药植图鉴》)。花雌雄异株,雄花成密聚伞花序,着生于叶上面的中脉上,近叶基部,或生于嫩枝上,雌花1~叶互生,革质或近革质,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