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君须
萝藦科植物卵叶娃儿藤的根及根茎·《中医大辞典》·老君须:老君须为中药名,出自《南宁市药物志》,为《南宁市药物志》记载的三十六荡之别名。1.治痰热温疟,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咳嗽痰多,风湿痹痛,头痛,目赤翳膜,蛔虫病,血吸虫病。化学成分:长松萝和破茎萝均含巴尔地衣酸、松萝酸、地弗地衣酸及地衣聚糖等。
-
五香追毒丸
概述:五香追毒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三首。功能主治:《疡医大全》卷七方之五香追毒丸主治无名肿毒初起,及疔疮。《外科方外奇方》卷一方之五香追毒丸:组成:老君须、母丁香(不见火)、苦丁香(即香瓜蒂)、去油乳香、去油没药、巴豆霜、广木香、炒黑牛蒡子、上沉香、血竭、辰砂、蟾酥(火酒另化)各等分。
-
三十六荡
鸡骨香、双飞蝴蝶(《南宁市药物志》),土细辛、藤叶细辛、哮喘草、关腰草、芒尾蛇、毛管细辛(《广西中药志》),三十六根(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落地蜘蛛、落地金瓜(《广西中草药》)。此后曾从三十六荡中提取出总碱Ⅱ,与葫芦茶浸膏配成糖浆,每30毫升相当于三十六荡原生药2钱,葫芦茶原生药1两。
-
老君丹
《古今医鉴》卷十五:老君丹:处方:老君须4分,紫背天葵3钱,乳香3钱,没药3钱,红曲3钱,防风3钱,红花3钱,栀子5分,当归8分,川芎4分,草果仁1钱,血竭5分,孩儿茶5分,土茯苓5分,金银花5分,白芥子5分。主治:杨梅结毒,一切无名肿毒,痈疽,疔毒,对口,痰核瘰疬,湿痰流注。用法用量:每服1分或2-3分,黄酒送下。
-
三十六根
概述:三十六根为中药名,出自《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性味: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祛痰定喘,散瘀止痛,解蛇毒。1.治咳嗽哮喘,跌打肿痛,风湿骨痛,胃痛,腹痛。非水溶性总生物碱在体外对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甲型链球菌均有抑菌作用。娃儿藤宁碱等有抗癌作用。
-
云雾草
松萝科植物长松萝或破茎松萝的丝状体·云雾草:云雾草为中药名,出自《陕西中草药》,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松萝之别名。性味:苦、甘,平。1.治痰热温疟,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咳嗽痰多,风湿痹痛,头痛,目赤翳膜,蛔虫病,血吸虫病。松萝酸对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结核杆菌都有很强的抑菌作用。
-
大羊角瓢
别名:老君须、雪里蟠桃、婆婆针线包、川白薇、瓢儿瓜、竹灵消来源: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大羊角瓢Cynanchuminamoenum(Maxim.,以根及根状茎入药。功能主治:清热凉血、退热除烦。用于阴虚发热,久热不退,产后发热,虚烦失眠。备注:1)同属植物群虎草CynanchumforrestiiSchltr.形态相似在云南地区代“白薇”使用。
-
天蓬草
《中医大辞典》·天蓬草:天蓬草为中药名,出自《陕西中草药》,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松萝之别名。别名:云雾草、老君须、金线草、树挂、天蓬草、龙须草、松上寄生来源及产地:松萝科植物长松萝UsnealongissimaAch.或破茎松萝U.diffractaVain.的丝状体。分布全国各地林区。性味:苦、甘,平。功能主治:止咳化痰
-
娃儿藤
出处:《江西草药》拼音名:W rT nɡ别名:七层楼、一见香、小尾伸根、三十六荡(《江西草药》),老君须、藤老君须、白龙须、黄茅细辛、三十六根(《湖南药物志》)。叶片卵状心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治小儿惊风,中暑腹痛,哮喘痰咳,咽喉肿痛,胃痛,牙痛,风湿疼痛,跌打损伤。④治跌打损伤:娃儿藤根适量,晒干研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