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大功劳根
概述:十大功劳根出《植物名实图考》,为小檗科十大功劳属植物阔叶十大功劳、细叶十大功劳的根。4.5cm,顶生小叶较大,有柄,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反卷,每边有2-8枚大的刺状锯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黄绿色。大肠经”十大功劳根的功效和主治:十大功劳根有清热燥湿,解毒消肿的功效。
-
青酒缸
3出复叶,顶生小叶披针形或阔披针形,长4.5~叶中含当药素等黄酮甙、刀豆氨酸等氨基酸,尚含酚类、糖类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积,散瘀。⑤《湖南药物志》:祛风,杀虫,利尿。附方:①治小儿疳积:小槐花全草三钱。③治汤火伤溃烂:山蚂蝗叶捣汁洗或捣烂敷。
-
异木患
《*辞典》:异木患:出处:《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Y M Hu n别名:大果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异木患的根、茎、叶。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2.5厘米,两端尖,边缘有疏齿,侧生小叶较小,偏斜,有柄,有尖齿。生境分布:生于山野、疏林下、丘陵或灌丛中。功能主治:通利关节,散瘀活血。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
毛发唐松草
拼音名:MáoFāTánɡSōnɡCǎo别名:珍珠莲、马尾黄连、水黄连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菜科植物毛发唐松草的根及根茎。侧生小叶常不分裂,小叶柄较短。瘦果偏斜卵形,长3-4.5mm,有8-9条纵肋,宿存花柱短,长约0.8mm,柱头卵状长圆形,生于花柱内侧,弯曲呈嘴状。性味:味苦;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小儿高热惊风;
-
滇绿豆
小叶3个,靠基部有阔而圆和大而浅的裂片,两面具长硬毛,侧生小叶阔卵椭圆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叶大小变化大,顶生小叶卵状,披针形,托叶线形。性状:性状鉴别种子矩圆形而稍扁,长约3mm,表面青赤色,一面有线形的种脐,白色而稍平。性平归经:肾经功能主治:利尿消肿。
-
唐松草
出处:《晶珠本草》记载:吉合觉清热解毒。据查证,毛茛科唐松草属(ThalictrumL.)植物,拼音名:TánɡSōnɡCǎo别名:白蓬草、草黄连、马尾连、土黄连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唐松草的根及根茎。根茎表皮细胞表面观呈类长方形,直径24~药理作用:小檗碱具有抗菌作用,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燥湿解毒。湿热泻痢;
-
地黄连
《中医大辞典》·地黄连:地黄连为中药名,出自《云南中草药选》,为《贵州草药》记载的矮陀陀之别名。别名:千年矮、小罗伞、七匹散、白花矮陀陀、金丝矮陀陀、地黄连。来源及产地:楝科植物滇黔地黄连MunroniahenryiHarms的全株。分布贵州、云南等地。性味:辛、微苦,凉,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刺萼悬钩子
拼音名:CìèXuánGōuZi英文名:SpinycalyxRaspberry别名:黄琐梅、小红袍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刺萼悬钩子的根。花梗被长柔毛和细皮刺;性味:淡、苦;平归经:肝;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调经。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主治月经不调,红白痢疾,肠下血,肾炎,黄疸,小儿百日咳,水肿。
-
小升麻
小升麻此药为毛莨科植物金龟草(Cinicifugaacerina)的根茎。因其植物形态、功效与升麻近似,故得此名。分布于神农架林区各地。用于咽喉肿痛、风湿痹痛、痨伤、腰痛、跃打损伤等症。破骨风此药为木通科植物鹰爪枫(Holboelliacoriacea)的根及茎皮。因其祛风胜湿作用强,善治风湿关节痛,故得此名。果实能理气让痛,治疗疝气。
-
十大功劳
概述:十大功劳,中药名。1.治湿热泻痢,湿热淋浊,风湿痹痛,急性黄疽型传染性肝炎,肺炎,肺结核,支气管炎,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牙痛。拼音名:ShíDàGōnɡLáo别名:功劳木、黄天竹、土黄柏、刺黄柏、刺黄芩[四川]、木黄连来源:为小檗科十大功劳属植株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bealei(Fort.根、茎:清热解毒。
-
洋白蜡树
小叶7-9枚,薄革质,长圆状披针形、狭卵形或椭圆形,长4-13cm,宽2-8cm,顶生小叶与侧生小叶几等大,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阔楔形,叶绿具不明显钝锯齿或近全缘,下面疏被绢毛;花梗纤细,被短柔毛;性寒归经:肝;主湿热泻痢;有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收敛止血的功能。用于肠炎,痢疾,月经不调,白带,崩漏,目赤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