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节七
五加科植物竹节参呈竹鞭状的根茎·《中医大辞典》·竹节七:竹三七为中药名,出自《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即清·赵学楷《百草镜》记载的竹节三七的别名。性味归经:甘、苦,温。胃出血,鼻衄,功能性子宫出血,倒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亦含人参皂苷、伪人参皂苷、三七皂苷R2等。别名:竹节七、竹根参、牛尾七。
-
竹根七
百合科植物开口箭的根茎·《中医大辞典》·竹根七:竹根七为中药名,出自《陕西中草药》。1.治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白喉,白喉引起的心肌炎,咽喉肿痛,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疔疮走黄,呕血,咯血,崩漏。化学成分:本品含强心苷万年青苷A、B、C,还含毕平多苷元的糖苷和少量的洋地黄毒苷元等。
-
竹节三七
研末服,1.5~药理作用:①抗炎作用大鼠口服三七(以竹节三七为主要成分的煎剂)10克/公斤,在1~3天内连服3次,对蛋清、甲醛或右旋糖酐引起的关节炎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鼠皮下埋藏棉球引起的炎性肉芽肿的形成及去肾上腺大鼠的甲醛性关节炎亦有明显抑制作用。附方:治跌打损伤:大叶三七根一钱,金不换根一钱。
-
竹三七
概述:竹三七为中药名,出自《安徽中草药》,即清·赵学楷《百草镜》记载的竹节三七的别名。别名:竹三七、野田七、竹节七、白三七。性味归经:甘、苦,温。入肝、脾经。胃出血,鼻衄,功能性子宫出血,倒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运用:竹节参的肉质直根称峨三七,又名芋儿七。亦含人参皂苷、伪人参皂苷、三七皂苷R2等。
-
竹根参
概述:竹根参为中药名,出自《陕西中草药》,即《陕西中草药》记载的竹根七的别名。别名:竹节七、竹根参、牛尾七。性味:甘、微苦,寒,有毒。功能主治:益阴清热,活血调经。①治劳热咳嗽,白喉,月经不调。②治风湿痹痛,痈疖肿毒,跌打损伤。内服过量,可致中毒,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
-
白三七
概述:白三七为中药名,出自《中药材品种论述》,为清·赵学楷《百草镜》记载的竹节三七之别名。别名:竹三七、野田七、竹节七、白三七。性味归经:甘、苦,温。胃出血,鼻衄,功能性子宫出血,倒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运用:竹节参的肉质直根称峨三七,又名芋儿七。亦含人参皂苷、伪人参皂苷、三七皂苷R2等。
-
野三七
拼音名:YěSānQī别名:香刺、土三七、竹节七、白三七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屏边三七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axstipuleanatusTsaietFeng采收和储藏:秋季挖取块根,除去泥沙及细根,晒干或烘干。茎基鳞片宿存、叶互生,掌状复叶,3片 生于茎顶;花淡绿色,花瓣5,长卵形至长椭圆形;主跌打损伤;
-
牛尾七
概述:牛尾七为中药名,出自《陕西中草药》,为《陕西中草药》记载的竹根七之别名。别名:竹节七、竹根参、牛尾七来源及产地:百合科植物开口箭TupistrachinensisBak.的根茎。功能主治:益阴清热,活血调经。①治劳热咳嗽,白喉,月经不调。使用注意:孕妇忌服。内服过量,可致中毒,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
-
岩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七:拼音名:Y nQī别名:竹节七、小万年青、白马分宗来源:百合科开口箭属植物剑叶开口剑TupistraensifoliaWangetTang,以根状茎入药。夏秋采,洗净切片,晒干。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用于喉炎,扁桃体炎,肾炎水肿;外用治骨折肿痛,疮疖,跌打损伤,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