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天科
子房1室,有胚珠数至多颗;中国植物志34(1):31所有属Bryophyllum....落地生根属Hylotelephium..八宝属Kalanchoe......伽蓝菜属Kungia.........孔岩草属Orostachys.....瓦松属Pseudosedum....合景天属Rhodiola.......红景天属Rosularia......瓦莲属Sedum..........景天属Sinocrassula...石莲属Tillaea........东爪草属
-
崖松
《全国中草药汇编》:崖松:拼音名:Y Sōnɡ别名:疣果景天、小鹅儿肠[陕西]来源:景天科景天属植物细叶景天SedumelatinoidesFranch.,以带根全草入药。用于小儿丹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睾丸炎;原形态:细叶景天一年生草本,高5-30cm。性味:酸;寒归经:肺;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热毒痈肿;或捣汁涂;
-
景天
《全国中草药汇编》:景天:拼音名:JǐnɡTiān别名:活血三七、八宝、胡豆七、大打不死来源:景天科景天属植物景天SedumerythrostictumMiq.[S.alboroseumBaker;或取汁摩涂、滴眼;(《圣济总录》慎火草散)④治小儿风痰抽搐:鲜景天五钱至一两,生姜皮少许,壁蟹壳二个。(《本草图经》)⑦治漆疮:LUE慎火草若鸡肠草以涂之。
-
狮子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狮子七:拼音名:ShīZiQī别名:狮子头、狮子草、九头狮子七、涩疙疸来源: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狭叶红景天Rhodiolakirilowii(Regel)Regel[SedumkirilowiiRegel],以根状茎及根入药。种子长圆状披针形,褐色,具翅。临床应用:治吐血,崩漏,痢疾:狮子七、朱砂七、蝎子七、索骨丹、石榴皮各二钱。
-
伽蓝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伽蓝菜:拼音名:Qi L nC i别名:鸡爪三七、五爪三七、鸡脚三七、土三七、假川连来源:景天科伽蓝菜属植物伽蓝菜Kalanchoelaciniata(L.用于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疮疡脓肿,烧烫伤,湿疹,外伤出血。外用鲜全草捣烂敷患处。顶生叶较小,披针形。雄蕊8,2 ,花丝短,着生在花冠管喉部;清热解毒。
-
落地生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落地生根:拼音名:Lu D ShēnɡGēn别名:打不死、脚目草来源:景天科落地生根属植物落地生根Kalanchoepinnatum(L.外用治痈疮肿毒,乳腺炎,丹毒,瘭疽,外伤出血,跌打损伤,骨折,烧烫伤,中耳炎。雄蕊8,着生于花冠管基部,与花冠管合生,花丝长,花药紫色;⑧治关节肿痛落地生根鲜全草一两。
-
瓜子草
远志科植物瓜子金的根或全草·《中医大辞典》·瓜子草:瓜子草为中药名,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瓜子金之别名。别名:金锁匙、辰砂草、瓜子草、小远志、散血丹、竹叶地丁。主治湿热黄疸,淋病,泻痢,肺痈,肠痈,咽喉肿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烧烫伤,湿疹,带状疱疹。性味:甘,凉。
-
火焰草
《中医大辞典》·火焰草:火焰草为中药名,出自《植物名实图考》,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景天之别名。来源及产地:景天科植物景天SedumerythrostictumMiq.的全草。性味归经:苦,寒。1.治烦热惊狂,吐血,咯血,目赤涩痛。痈疮肿毒,外伤出血,捣汁涂。萼片5,披针形至长圆形,长1-2mm;凉血止血。主热毒疮疡;水火烫伤;
-
石指甲
主治湿热黄疸,淋病,泻痢,肺痈,肠痈,咽喉肿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烧烫伤,湿疹,带状疱疹。性味:甘淡,凉。"③《四川中药志》:"治喉头红肿,消痈肿,敷蛇伤及足生鸡眼。附方:①治一切大毒,如发背、对口、冬瓜、骑马等痈,初起者消,已成者溃,出腋亦少:鼠牙半支一两,捣汁,陈酒和服,渣敷留头,取汗而愈。
-
瓦松
别名:瓦花、瓦塔、向天草、昨叶何草。性味:酸,平。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一乙酸乙酯一甲酸(25:2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
石花
梅花衣科植物藻纹梅花衣的叶状体·《中医大辞典》·石花:石花为中药名,出自清·刘士季《草木便方》。②治小儿口疮,研末撒;化学成分:本品含黑茶渍素(Atranorin)、冰岛衣酸(Cetraricacid)、原冰岛衣酸(Protocetraricacid)、松萝酸、反丁烯二酸原冰岛衣酸酯(Fumarprotocetraricacid)及麦角甾醇。
-
六月雪
菊科植物华泽兰的根·《中医大辞典》·六月雪:六月雪为中药名,出自《陆川本草》,为广州军区空军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的广东土牛膝之别名。1.治白喉,急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感冒高热,麻疹热毒炽盛,肺炎,血淋。毒蛇咬伤,捣汁服,药渣敷伤口周围。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利湿,舒筋活络。
-
红景天
概述:红景天为中药名,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1977年版。功能主治:功在补气清肺,益智养心,收涩止血,散瘀消肿。治病后气虚,气短乏力,肺热咳嗽,咯血,白带,腹泻,跌打损伤,烫火伤,高原反应等。髓部宽广,由薄壁细胞组成,散生周韧型的髓维管束。功能与主治:益气活血,通脉平喘。性味:甘、苦、涩;
-
凤尾七
凤尾七此药为景天科植物小丛红景天(Rhodioladumulosa)的干燥全草。小丛红景天为多年生肉质草本。地下生有较粗壮有分枝的根茎。茎直立或弯曲,不分枝。该药具有滋阴补肾、养心安神、止血消肿的功效。民间作强壮药,并能治血血、便血和高血压等。主产于我国西北至东北部,在神农架仅分布于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核心保护区内。
-
铺盖还阳
铺盖还阳此药为景天科植物火焰草(Sedumstellariifolium)的带根全草。叶互生,倒卵状菱形,叶柄长5。聚伞状总状花序顶生于茎上和分枝上,花梗长5-10毫米,6—7月开花,8-9月结果,果上部略叉开。分布于阳日、新华、盘龙、田家山、松柏、盘水等地。该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水火烫伤、无名肿毒、痈疗等。
-
六月还阳
六月还阳此药为景天科植物费菜(Sedumaizoon)的全草或根。又因它具有活血化瘀、止血的功效,民间认为其疗效可以同参三七娘美,故又称:为“土三七”。根状茎生长地下,粗短。叶互生.长披针形至倒披针形。分布于神农架林区各地。用于跌打损伤、劳伤、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癔病?心悸、失眠、烦躁、惊狂等。
-
腊梅还阳
腊梅还阳此药为景天科植物石莲(Sinorcrassulaindica)的全草。因其基部叶呈莲座状,形如腊梅和梅花的花瓣,故得此名。花茎直立,有时弯曲.表面有乳头状突起。花后结果.种子多数。分布于盘龙、新华、红花等地。该药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止痢的功效。用于咽喉肿痛、痢疾、崩漏、便血、疮疡肿毒、水火烫伤等。
-
菊花还阳
菊花还阳此药为地钱科植物地钱(Marcanticpolymorpha)的植物体。因其叶状体雌雄器托团盘状,形如“菊花”,故得此名。雌雄异株,雄器托困盘状,波状饯裂成7—8瓣;分布于神农架林区各地。注:景天科植物垂盆草(Sedumsarmentosum)的全草,因其开的花类似菊花,亦称为“菊花还阳”。该药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
-
豆瓣还阳
豆瓣还阳此药为景天科植物小山飘风(Sedumfilipes)或山飘风(Sedummajor)的全草。也称之为“豆瓣菜”。分布于下谷坪、红坪、板仓、红河、关门山、长方、尼叉河、新华、大九湖、宋洛等地。生长于海拔900—2500米的山坡或林中岩石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劳伤腰痛、鼻血、烧伤、外伤出血、疗痈等。
-
打死还阳
打死还阳此药为景天科植物齿叶景天(Sedumodontophyllum)的全草。齿叶景天为多年生肉质草本。基生叶丛生呈莲座状,茎生叶的两面有时有粗糙的小斑点。分布于下谷坪、板桥、大九湖等地。生长于海拔900-1800米的阴湿沟边。该药具有消肿、止痛、止血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劳伤腰痛、骨折扭伤、青肿疼痛、外伤出血等症.
-
包菜还阳
包菜还阳此药为景天科植物八宝(又称景天)(Sedumerythrostictum)的全草。因其叶形如包菜叶,故得此名。茎直立,不分枝。叶为长圆形至卵状长圆形.边缘有疏锯齿,形如包菜。该药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止血调经的功效。用于火眼、目翳、咽喉肿痛、月经不调、白带过多、血崩、皮肤瘙痒、水火烫伤、跌打损伤、疮疡肿毒等症。
-
景天三七
景天三七景天三七HerbaSediAizoon(英)AizoonStonecropHerb别名土三七、血山草、六月淋、蝎子草。化学成分含没食子酸、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熊果酸(ursolicacid)、谷甾醇、生物碱、景天庚酮糖(D-sedoheptulose)。用于溃疡病、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及血小板养活性紫癜等血液病的中小量出血、烦躁不安、外伤出血。
-
垂盆草
石指甲、狗牙半支、瓜子草、三叶佛甲草。心皮5,稍开展。垂盆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治湿热黄疸,淋病,泻痢,肺痈,肠痈,咽喉肿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烧烫伤,湿疹,带状疱疹,近亦用治肺癌。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槲皮素(C15H10O7)、山柰素(C15H10O6)和异鼠李素(C16H12O7)的总量不得少于0.10%。
-
白三七根
出处:《陕西中草药》拼音名:B iSānQīGēn来源:为景天科植物碗豆七的根。性味:味苦涩,性凉。功能主治:理气,收涩,消肿。治痢疾,腹泻,喉炎,劳伤,跌打损伤,红肿疼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
-
灯台菜
拼音名:DēnɡTáiCài别名:苞叶景天。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大苞景天的全草。叶互生至3叶 生,下部叶常脱落,肉质,菱状椭圆形,长3-6cm,宽1.5-2cm,两端渐狭,常聚生于花序下;心皮5,略叉开,基部2mm合生,长约5mm。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2800m的山坡林下阴湿处。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赶黄草
拼音名:GǎnHu nɡCǎo别名:扯根菜、山黄鳝、水杨柳[四川]、水泽兰[贵州]来源:景天科扯根菜属植物赶黄草PenthorumchinensePursh,以全草入药。秋后采,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甘,温。功能主治:利水除湿,祛瘀止痛。用于黄疸,水肿;外用治跌打损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光板猫叶草
《*辞典》:光板猫叶草: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拼音名:GuānɡBǎnMāoY Cǎo来源:为景天科植物大叶火焰草的叶及全草。一年生草本,全体有腺毛。上部叶互生,卵形至宽卵形,长2~花瓣5,白色,披针形,长3~心皮5,略叉开。生境分布:生于阴湿石隙,或砖墙、碎石缝中。治吐血,咳血。水煎,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
红花岩松
别名:山瓦松、瓦指甲、堆山花、石莲花[云南]来源:景天科华景天属植物石莲Sinocrassulaindica(Decne.)Berger[Sedumindicum(Decne.)Hamet],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酸,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止痢。用于咽喉肿痛,痢疾,崩漏,便血;外用治疮疡久不收口,烧烫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还阳草
出处:《陕西草药》拼音名:H iY nɡCǎo别名:三匹七(《陕西草药》),姜皮矮陀陀、王蝴蝶(《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黄花参(《贵州药植目录》)。来源:为景天科植物云南景天的根。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坡湿地草丛中。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治痢疾,泄泻,喉炎,跌打损伤,红肿疼痛。治虚弱咳嗽,刀伤出血。
-
黄花岩松
别名:玉蝴蝶来源:景天科景天属植物黄花岩松SedumleucocarpumFranch.,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晒干或鲜用。性味:辛,平。功能主治:清热消炎。外用治中耳炎,烧烫伤。外用适量,鲜品绞汁滴耳或捣烂痈醋调匀外搽。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鸡掌七
拼音名:JīZhǎnɡQī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粗糙红景天的全草。线状披针形,长3-5mm,宽不及lmm,先端长渐尖,基部圆截形,无柄,全缘,叶面及叶缘常有微乳头状突起。花序上的花单生或着生2-4花,雌雄异株;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200-4700m的山坡岩石缝中。肺经功能主治:益气补血;气短乏力;筋伤骨折;
-
轮叶八宝
拼音名:LúnYèBāBǎo别名:还魂草、打不死、 叶景天、楼台还阳、酱子草、三角还阳、鸡眼睛、岩三七、胡豆七。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8cm,宽2.5-3.5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边缘有整齐的疏牙齿,叶下面常带苍白色。苞片卵形;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丛中或沟边阴湿处。性味:苦;解毒消肿。
-
轮叶景天
拼音名:L nY JǐnɡTiān别名:楼台还阳、酱子草、三角还阳来源:景天科 叶景天Sedumverticillatum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浙江、湖北。功能主治:治劳伤;外用治鸡眼。用法用量:全草泡酒服;外用叶去表皮敷足趾患处。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石豆瓣
拼音名:ShíDòuBàn别名:小万年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安龙景天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dumtsiangiiFrod.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叶片倒披针形,长10-15mm,有短钝距,疏生乳头状突起。心皮近卵形,直立,长3.5-4.5mm,合生0.8-1.2mm。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岩石或悬崖上。
-
石上瓜子菜
拼音名:ShíShànɡGuāZǐ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东南景天的全草。叶互生,下部叶常脱落,上部叶常聚生,线状楔形、匙形至匙状倒卵形,长1.2-3cm,宽2-6mm,先端钝,有时微缺,基部楔形,有距,全缘。心皮5,卵状披针形,直立,基部合生。性味:甘;性寒归经:心;肝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主血热吐血;
-
石上开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上开花:拼音名:Sh Sh nɡKāiHuā别名:岩莲花来源:景天科石上开花SedumtetractinumFroderst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贵州。基生叶互生,宽披针状线形至近倒卵形,长2.5-3cm,宽4-10mm。花瓣5,红色,披针形至卵形,先端常反折;性味:酸;微寒归经: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热毒疮疡;
-
岩景天
拼音名:YánJǐnɡTiān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吉林景天的根及全草。根状茎蔓生,分枝长。花瓣5,黄色,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5-11mm,宽1.8-3mm;心皮5,披针形,基部合生。种子卵形,细小。生生境分布:生态环境:于海拔300-900m的向阳石砾山坡或林下多石质地上。性味:酸;平归经:心;肺经功能主治:止血;
-
羊吊钟
别名:玉吊钟来源:景天科羊吊钟KalanchoeverticillataEllio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广西。性味:酸,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烧烫伤,外伤出血:用鲜全草捣烂外敷。疮疖红肿:用鲜全草加黄糖少许,共捣烂外敷。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珠芽半支
拼音名:ZhūYáBànZhī别名:狗牙菜、狗牙瓣、小箭草、零余子景天、珠芽石板菜、零余子佛甲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珠芽景天的全草。茎下部叶常对生,上部叶互生,卵状匙形或匙状倒披针形,长10-15mm,宽2-4mm,先端钝,基部渐狭,有短距,叶腋内常生球形、肉质小珠芽,落地后能生成新的植株。性味:酸;
-
珠芽半枝
拼音名:ZhūY B nZhī别名:马屎花、珠芽佛甲草、小箭草来源:景天科景天属植物珠芽景天SedumbulbiferumMakino,以全草入药。夏季采,晒干或鲜用。性味:辛、涩,温。功能主治:散寒,理气,止痛,截疟。用于食积腹痛,风湿瘫痪,疟疾。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表皮细胞
(1)植物表皮细胞的外观 廓,有的呈多角形〔例如伏地卷柏(Selaginellanipponica)、苏铁(Cycasrevoluca)、万年青(Rhodeajaponica)、葡萄(Vitisrinifera)等〕;有的呈波浪形〔例如景天科(Crassulace-ae)、茄科(Solanaceae)、禾本科(Gramin-eae)〕;但在蕨类和水生植物中则含有叶绿体。
-
伽蓝菜属
中文名伽蓝菜属拼音名qielancaishu拉丁名Kalanchoe中国植物志34(1):36描述KalanchoeAdans.伽蓝菜属,景天科,约200种,大部分布于非洲,少数产亚洲热带地区,我国有6种,产西南部至台湾,有些栽培供观赏用,如伽蓝菜K.laciniata(L.叶对生,单叶,有时羽状分裂或羽状复叶;萼和花冠4裂;分离,有胚珠多数,下位鳞片4片;
-
氰甙
氰甙也称腈甙。是由含氰基(-C≡N)的氰醇衍生物和1~氰甙存在于蔷薇科植物如桃、杏、梅、枇杷等的种子,叶、树皮中,忍冬科、豆科、大戟科、景天科等数十个科的植物中亦有分布。最常见的一种氰甙是苦杏仁种子中所含的苦杏仁甙,苦杏仁甙经苦杏仁酶与樱叶酶水解,可产生苯甲醛和氢氰酸。
-
腈甙
氰甙也称腈甙。是由含氰基(-C≡N)的氰醇衍生物和1~氰甙存在于蔷薇科植物如桃、杏、梅、枇杷等的种子,叶、树皮中,忍冬科、豆科、大戟科、景天科等数十个科的植物中亦有分布。最常见的一种氰甙是苦杏仁种子中所含的苦杏仁甙,苦杏仁甙经苦杏仁酶与樱叶酶水解,可产生苯甲醛和氢氰酸。
-
三叶佛甲草
别名:石指甲、狗牙半支、瓜子草、三叶佛甲草来源及产地:景天科植物垂盆草SedumsarmentosumBge.的全草。性味归经:甘、淡,微酸,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治湿热黄疸,淋病,泻痢,肺痈,肠痈,咽喉肿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烧烫伤,湿疹,带状疱疹。本品注射液有一定抑菌作用。
-
血草
概述:血草为中药名,出自福建省晋江专区民卫组《中草药手册》,为《救荒本草》记载的费菜之别名。别名:费菜、土三七、八仙草、吐血草、活血丹。化学成分:全草含甲基异石榴皮碱(Methylisopelletierine)、景天碱(Sedinine)、景天胺(Sedamine)等生物碱,齐墩果酸,谷甾醇,没食子酸,景天庚糖及黄酮类等。
-
叶生根
概述:叶生根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药志》,为萧步丹《岭南采药录》记载的落地生根之别名。别名:叶生根、晒不死、打不死、脚目草、土三七。乳痈,疔疮肿毒,捣敷;化学成分:叶含苹果酸、柠檬酸、异柠檬酸、延胡索酸、咖啡酸、阿魏酸、槲皮素-3-二阿拉伯糖苷、紫云英苷等。药理作用:本品叶汁有抗菌作用。
-
向天草
概述:向天草为中药名,出自《庚辛玉册》,为《新修本草》记载的瓦松之别名。别名:瓦花、瓦塔、向天草、昨叶何草。性味归经:酸,平。入肝、肺经。功能主治:功在凉血,止血,利湿,敛疮。1.治鼻衄,吐血,便血,血痢,肝炎,淋浊。化学成分:瓦松全草含槲皮素,槲皮素-3-葡萄糖苷,山柰酚,草酸,景天庚酮糖苷等。
-
鸡爪七
鸡爪七此药为景天科植物大苞叶景天(Sedumamplibracteatum)的带根全草。又因其有活血散瘀的功效,民间又将其称为“活血草”。聚伞花序常分3枝.每枝上生花l—4朵,花黄色。分布于大九湖、酒壶坪、老君山、关门山、宋洛、松柏、板仓、大岩屋、新华等地。用于跌打损伤、劳伤腰痛、月经不调、闭经等。
-
马牙半支
《中医大辞典》·马牙半支:马牙半支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拾遗》。别名:酱瓣半支、酱瓣草、六月雪来源及产地:景天科植物凹叶景天SedumemarginatumMigo的全草。花瓣5,黄色,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约4毫米,先端尖锐;治痈肿,疔疮,吐血,衄血,血崩,带下,瘰疬,黄疸,跌扑损伤。"②《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