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折断面
折断面(fracturesurface)是指药材自然折断或用刀横切而成的断面。药物鉴定时观察药材折断面所具有的特征,如自然折断面,破碎面,横断面等。折断面的平坦、粗糙、颗粒性、纤维性、胶丝以及层层剥离等情况。此法用于皮类,长条状的根及根茎类、藤、枝类药材的鉴别。如甘草折断时有粉尘飞出(定粉);
-
中药鉴定
如茅苍术易折断,断面放置能“起霜”(析出白毛状结晶);物理常数的测定:包括相对密度、旋光度、折光率、硬度、粘稠度、沸点、凝固点、熔点等的测定。色度检查:含挥发油类成分的中药,常易在贮藏过程中氧化、聚合而致变质,经验鉴别称为“走油”。
-
药材检定通则
药材的检定包括“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测定”、“含量测定”等项目。四、“性状”系指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包括折断面或切折断面)特征及气味等。五、“鉴别”系指检定药材真实性的方法,包括经验鉴别、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照药材及成方制剂显微鉴别法项下的方法制片观察。
-
大泡通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泡通:拼音名:D P oTōnɡ别名:泡通、大木通、隔子通、饭包叶、三叉木、豆豉叶、大豆豉叶、牛嗓管、伞把木、大通塔来源:五加科鹅掌柴属植物白背鹅掌柴Schefflerahypoleuca(Kurz)Harms,以根、茎、树皮、叶入药。苞片卵形,长4-5mm,小苞片三角状卵形,长1-2mm,均密被星状绒毛;跌打肿痛;
-
五加皮─细柱五加、白勒
五加皮─细柱五加、白勒五加皮──细柱五加CortexAcanthopanacis(英)SlenderstyleAcanthopanaxRoot-bark别名南五加皮、五花、小五爪风、五皮风、鸡脚风。化学成分根皮含异贝壳杉烯酸(kaurenoicacid)、紫丁香甙、异秦皮定甙(isofraxedinoside)、β-谷甾醇、棕榈酸、亚油酸、维生素B1等。5cm,疏生钩刺。9月,果期10月。
-
凤眼草
《中医大辞典》·凤眼草:凤眼草为中药名,出自《本草品汇精要》。干皮特征与根皮相似,但石细胞、草酸钙方晶较根皮为多,而草酸钙簇晶较少。化学成份:树皮含臭椿苦酮(ailanthone),臭椿苦内酯(amarolide),11-乙酰臭椿苦内酯(11-acetylamarolide),苦木素(quassin),新苦木素(neoquassine)等。性味:味苦;
-
菥蓂
《全国中草药汇编》:菥蓂:拼音名:XīM nɡ别名:败酱草、遏蓝菜来源:十字花科菥蓂属植物菥蓂ThlaspiarvenseL.,以全草及种子入药。用于阑尾炎,肺脓疡,痈疖肿毒,丹毒,子宫内膜炎,白带,肾炎,肝硬化腹水,小儿消化不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痛,急性结膜炎,胃痛,肝炎。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
水菖蒲
水菖蒲概述:水菖蒲为中药名,出自《名医别录》。别名:白菖、菖蒲、臭菖、泥菖蒲、铁蜈蚣。花期6~7月,果期8月。生境:生于沼泽、溪旁及水稻田边。采制:秋季采挖根茎,除去茎叶及细根,晒干。性味:辛、苦,温。功能主治:开窍祛痰,化湿解毒。还含肉豆蔻酸等脂肪酸、色氨酸等氨基酸及糖类等。对平滑肌器官具解痉作用;
-
四叶参
四叶参概述:四叶参为中药名,出自《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为《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的山海螺之别名。山海螺、奶参、羊乳、 叶党参。主茎上的叶互生,细小,短枝上的叶4片簇生,椭圆形或菱状卵形,叶缘有刚毛,背面灰绿色;2.治肺痈,肠痈。补血通乳,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对小鼠有一定的止咳作用。
-
牙齿感觉过敏
疾病别名过敏性牙本质疾病分类口腔科疾病概述牙齿感觉过敏又称过敏性牙本质,是牙齿在遇外界刺激如温度(冷、热)、化学(酸、甜、咸、辣)、机械(摩擦或咬硬物)等刺激时所引起的一种异常酸痛感,俗称倒牙,患者常因此而不敢咀嚼。治疗方案1.局部涂擦脱敏药物,如氨硝酸银溶液、氟化钠甘油或戊二醛制剂等。
-
蝙蝠葛根
前苏联产蝙蝠葛根茎含生物碱光千金藤碱、尖防己碱、N-去甲基尖防已碱、蝙蝠葛碱、木兰花碱、山豆根碱、青藤碱及山豆根异醇灵碱。《四川中药志》:除湿祛风,行气利水。治膀胱水肿,风肿,脚气湿肿,风湿关节疼痛。附方:①治痢疾,肠炎:蝙蝠葛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或用蝙蝠葛根五钱,徐长卿三钱,水煎服。
-
柴厚朴
单叶互生;叶片倒披针形或倒卵形,长14-20cm,宽3.5-5cm,先端渐尖或短尾尖,三分之一以下渐窄至基部成楔形,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被淡褐色短硬毛,沿中脉被淡黄色长毛,侧脉13-16对,网脉稀疏,干后两面均凸起。显微鉴别树皮横切面:木栓细胞10余列,栓内层由石细胞组成断续环带。性味:苦;宿食不消;
-
常春油麻藤
拼音名:Ch nɡChūnY uM T nɡ英文名:EvergreenMucunaStem别名:牛马藤、大血藤来源:为豆科植物常春油麻藤MucunasempervirensHemsl.的藤茎。顶端小叶卵形或长方卵形,长7~化学成份:种子(黎豆)含左旋多以巴(L-dopa)。功能主治:行血补血,通经活络。治关节风湿痛、跌打损伤、血虚、月经不调及经闭。
-
刺楸树皮
《*辞典》:刺楸树皮:出处:《四川中药志》拼音名:C QiūSh P 别名:丁桐皮、钉皮(《四川中药志》),刺楸皮(《陕西中草药》)。原形态:刺楸(《救荒本草》),又名:鼓钉刺、刺枫树、刺桐、云楸、棘楸、丁木树、鸟不宿、上山虎、丁皮树、丁桐树、鹅足板树、刺椿、鸭脚板叶。叶在长枝上互生,短枝上簇生;气弱,味苦。
-
大叶拿身草
拼音名:DàYèNáShēnCǎo英文名:allgrassofLax-flowerTickclover别名:路蚂蝗、粘衣草、山蚂蝗、野毛豆、羊带归、白花饿蚂蝗、饿蚂蝗、水倒提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疏花山蚂蝗的全草。原形态:疏生山蚂蝗半灌木,高50-120cm。荚果长2-5.5cm,密生钩状短柔毛,背腹缝线在节处稍缢缩,有4-12荚节,荚节长圆形。
-
地骷髅
别名:地枯萝、枯萝卜、空莱菔。3厘米的支根或支根痕;(《医宗汇编》)②治黄疸变为臌胀气喘,翻胃,胸膈饱闷,中脘疼痛,并小儿疳疾结热,噤口痢疾,结胸伤寒,伤力黄肿,并脱力黄各症:人中白(以露天不见粪者方佳,火煅醋淬七次)一两,神曲、白卜子、地骷髅各五钱,砂仁二钱(以上俱炒),陈香橼一个。
-
关苍术
拼音名:GuānCānɡSh 英文名:JapaneseAtractylodesRhizome别名:和苍术、东苍术来源:为菊科植物关苍术AtractylodesjaponicaKoidz.ezKitam.的根茎。头状花序顶生,下有羽裂的叶状总苞一 ,总苞片6~8层;性状:根茎多呈结节状圆柱形,长4~12cm,直径1~2.5cm。质较轻,折断面不平坦,纤维性。功能主治:同茅苍术。
-
碎骨子
《*辞典》:碎骨子:出处:《纲目》拼音名:Su GǔZi别名:竹叶麦冬(《江西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根茎及块根。夏、秋采收,晒干。生境分布:产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广东等地。折断面淡黄白色。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滑胎。附方:①治肾炎:淡竹叶根、地菍各五钱。水煎服,每日一剂。
-
血水草根
拼音名:XuèShuíCǎoGēn别名:广扁线、捆仙绳。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血水草EomeconchionanthaHance的根及根茎。苞片和小苞片卵状披针形,长0.2-lcm,先端渐尖;质脆,易折断,折断面不平坦,皮部红棕色,中柱淡棕色,有棕色小点(维管束)。髓射线宽。性味:苦;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风热目赤肿痛;
-
野厚朴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载有优昙花,云:"优昙花生云南,大树苍郁,干如木犀,叶似枇杷,光泽无毛,附干四面错生。拼音名:YěHòuPò别名:土厚朴来源:药材基源:为木兰科植物山玉兰的树皮。单叶互生;性味:苦;主慢性胃炎;余谓安宁之优昙,大理之和山,土主庙之婆罗,其花同,其色同,其枝干亦同,特异地而异名耳。
-
翻白草
翻白草翻白草HerbaPotentillaeDiscoloris(英)DiscolorCinquefoilHerb别名天青地白、白头翁、叶下白、鸡腿苗、结梨。翻白草药典标准:品名:翻白草FanbaicaoPOTENTILLAEDISCOLORISHERBA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翻白草PotentilladiscolorBge.的干燥全草。用于湿热泻痢,痈肿疮毒,血热吐衄,便血,崩漏。
-
杜衡
杜衡杜衡RhizomaAsariForbesii(英)ForbesWildgingerRhiaome别名马蹄香、南细辛、马辛。性状根茎呈不规划细柱形,长约2cm,直径1~2cm,淡棕色至灰棕色,有环节,顶端残留干缩的叶,下部簇生多数须根。性味性温,味辛;用于风寒头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囗舌生疮、耳痛。昆明希地网络中心制作CopyrightbyYunnanCTE
-
土荆皮
用法用量:浸酒涂擦或研末醋调敷。土荆皮的药典标准:品名:土荆皮TujingpiPSEUDOLARICISCORTEX来源:本品为松科植物金钱松Pseudolariramabilis(Nelson)Rehd.的干燥根皮或近根树皮。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75%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性味与归经:辛,温;
-
白勒
拼音名:B iL 英文名:AcanthopanaxTrifoliateRoot-bark别名:五加皮、鹅掌楸、三叶五加、刺三甲来源:为五加科植物白勒Acanthopanaxtrifoliatus(L.夏、秋季采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5cm,疏生钩刺。9月,果期10月。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边、灌丛中。化学成份:含异贝壳杉烯酸(kaurenoicacid)、β-谷甾醇。
-
长白楤木
拼音名:ChánɡBáiSǒnɡMù别名:牛尾大活、东北土当归、香秸颗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长白楤木的根及根茎。苞片卵形,边缘膜质;小苞片披针形,有毛;(检查三萜类)2.取本品粗粉5g,加0.5%盐酸乙醇溶液25ml,水浴上回流10分钟,滤过,滤液用5%氢氧化按溶液调至中性,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5%硫酸溶液溶解。
-
长叶竹根七
拼音名:ChánɡYèZhúGēnQī别名:黄精、三子果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长叶竹根七的根茎。叶互生,具短柄;由于花被筒口部缢缩而略带葫芦形,裂片6,狭椭圆形,长4-6mm;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60-1760m的林下、灌丛下或林缘。性味:味甘;性平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润肺;阴虚肺燥;咽干口渴;
-
刺楸茎
拼音名:CìQiūJīnɡ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茎枝。伞形花序直径1-2.5cm,有花数朵;花瓣5,三角状卵形,长约1.5mm,白色或淡黄绿色;表面灰色至灰棕色,有黄棕色圆点状皮孔和淡棕色的角状刺,刺尖锐,侧扁,基部扁而宽阔,呈长椭圆形,微有光泽。老茎髓部较小,木部宽广,质轻松,气微,味微苦、微辛。
-
大火草根
《*辞典》:大火草根:出处:《重庆草药》拼音名:D HuǒCǎoGēn别名:野棉花根、土白头翁(《重庆草药》),大头翁(《陕西植药调查》)。性味:苦,温,有小毒。治疮疖痈肿,顽癣,秃疮,疟疾,痢疾,劳伤咳喘,小儿疳疾,跌打损伤。②《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排脓生肌,消肿散瘀,消食化积,截疟,杀虫。
-
大叶藻
出处:1.本品首载于《本草拾遗》,云:“大叶藻生深海中及新罗,叶如水藻而大。”对照历代本草对产地、分布以及特征的描述,海带应拼音名:DàYèZǎo别名:海带、海马蔺、海草、海带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眼子菜科植物大叶藻的全草。花小,雌雄花交互排列于花序轴两侧,无花被;性寒归经: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化痰;
-
菰米
《*辞典》:菰米:出处:《本草经集注》拼音名:GūMǐ别名:雁膳(《管子》),菰粱(《楚辞》),安胡(《七发》),蒋实(《楚辞》王逸注),茭米(孙炎),黑米(《杜工部集》),雕胡米(《本草图经》),雕菰(《纲目》),茭白子(《江苏植药志》)。生境分布:产江苏等地。性味:①《本草拾遗》:性冷。
-
花杜仲藤
拼音名:HuāDùZhònɡTénɡ别名:有用花皮胶藤、刺耳南、刺耳蓝、花喉崩、喉崩癞、头钳模、眼角蓝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花皮胶藤的树皮。侧脉3-4对。聚伞花序顶生兼有腋生,三歧,被微柔毛,开淡黄色小花,花萼5深裂,内面基部具有5个小腺体;石细胞散在或断续成环。性味:苦;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
黄花鼠尾草
苞片卵圆形,比花萼长或短,两面被短柔毛,下面密布此褐色腺点;显微鉴别根横切面:落皮层较厚,有2-3个木栓组织环,每环有5-6列木栓细胞。鉴别:理化鉴别薄层色谱:取本品粗粉2g,用乙醚在索氏提取器中回流4h,回收大部分乙醚后,用0.5%碳酸钾水溶液乙醚液,再用水洗后,乙醚液作供试品液;性味:味苦;风湿骨痛;
-
金牛草
出处:《中药志》拼音名:JīnNi Cǎo别名:小兰膏、细叶金不换、细金草(《岭南采药录》),小金不换(《广东中药》Ⅱ),细金牛草、七寸金(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小金牛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远志科植物小花远志的带根全草。茎细弱,很少分枝,棕黄色,被柔毛,折断面中空。
-
苦地胆根
《*辞典》:苦地胆根: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拼音名:KǔD DǎnGēn来源:为菊科植物地胆草的根。生境分布:产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治中暑发热,温毒发斑,赤痢,头风,风火牙痛,痈肿及各种炎症性疾病。①《本草求原》:解暑热,治牙痛。②《南宁市药物志》:治斑痧发热、胃痛、咳、痢。又可煎水冲酒服。
-
毛罗勒
拼音名:MáoLuóLè别名:香菜、假苏、姜芥、罗勒、香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罗勒的全草。叶多已脱落,完整者展平后呈矩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2-2cm,宽0.5-1cm,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疏锯齿或全缘,下面有腺点,略有疏柔毛。 ^^伞花序组成顶生假总状花序,被柔毛;挥发油中含有的芳樟醇可能是有效物质。
-
毛叶西香罗勒
拼音名:MáoYèXīXiānɡLuóLè别名:毛丁香罗勒、丁香草、真草、青香罗勒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叶丁香罗勒的全草。花冠白黄或白色,长约4.5mm,稍长于花萼,唇片外面被微柔毛及腺点,上唇宽大,4裂,下唇长圆形,稍长于上唇,全缘; ^^伞花序宇航局集顶生呈圆锥花序,密被柔毛状绒毛;泄泻风湿痹痛;
-
小牛力
《*辞典》:小牛力:出处:《广西中药志》拼音名:XiǎoNi L 别名:土甘草来源:为豆科植物疏叶美花崖豆藤的根。秋、冬采挖,洗净,晒干。3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全缘,厚纸质,被锈色柔毛。生境分布:分布广东、广西等地。横切面白色,皮部较厚,易与木部分离,木部导管呈小空洞状,射线清楚。归经:入肝经。
-
一颗针
拼音名:YìKēZhēn别名:黄连、三颗针、刺榴根、子檗、刺檗、山石榴、刺木仔根、大刺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日本小檗的根、根皮及枝叶。质硬,老根较难折断,折断面纤维性,横切面可见明显年 环,皮部棕色至黄棕色,木部黄色,中央呈枯朽状。木射线宽1-6列细胞,孔沟及纹孔明显,细胞中可见淀粉粒。
-
猪毛蕨
《*辞典》:猪毛蕨:出处:《云高中草药选》拼音名:ZhūM oJu 别名:绿爬山虎、大蕨菜、青竹标(《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水龙骨科光亮密网蕨的根茎。羽片披针形,宽2~生境分布:生于溪边、岩石上及林中阴湿处。本品在广西作骨碎补用。性味:《云南中草药选》:涩,温,有小毒。治跌打损伤,骨折。治腰腿痛。
-
乌桕根皮
乌桕根皮乌桕根皮CortexSapiiRadicis(英)ChineseTallowtreeRoot-bark别名木樟树、卷子树、白蜡树、蜡烛树。叶柄上端有2腺体。蒴果近球形,熟时黑色。采制10月至次年2月挖根,取根皮洗净,晒干。折断面粗糙。性味性微浊,味苦;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拔毒消肿。用于水肿、臌胀、症瘕积聚、二便不通、湿疮、疥癣、疔毒。
-
黄药子
黄药根、黄药脂。质脆,折断面颗粒状。性味归经:黄药子味苦,性平,有小毒;黄药子具有消肿解毒,止咳平喘,凉血止血的功效:黄药子治瘿瘤,瘰疬,喉痹肿痛,疝气,睾丸炎,咳嗽气喘,百日咳,吐血,咯血,衄血;黄药子酊剂和煎剂对蛙心有抑制作用,对离体兔肠亦表现抑制,对未孕家兔与豚鼠的子宫有兴奋作用。
-
羊蹄
概述:羊蹄为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羊蹄别名:鬼目、土大黄、牛舌大黄、野菠菜。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通便,凉血止血,杀虫止痒。3.治急性乳腺炎,疖肿,外痔,捣烂敷或煎水洗头风白屑,研末羊胆汁调涂;含大黄素(emodin)、大黄酚〔chrysophanol)、大黄素甲醚(physcio-n)、酸模素(nepodin)、鞣质等。
-
氢氧化钠
实验室监测方法:酸碱滴定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混合指示剂比色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环境标准:中国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0.5mg/m3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
矮紫堇
藏药部颁标准拼音名Aizijin英文名HERBACORYDALIS标准编号WS3-BC-0114-95来源本品为罂粟科植物矮紫堇CorydalishendersoniiHemsl.(C.nepaiesiskitamura)和扁柄黄堇C.mucioniferaMaxim.的干燥全草,夏季连根挖起,洗净,阴干。
-
安徽刺黄柏
拼音名:ānHuīCìHuánɡBò英文名:rootofAnhweiBarberry别名:黄柏、刺黄柏、三颗针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的茎枝。花黄色,直径约1cm,花被6,内 花瓣基部有2枚腺体;髓约占直径的1/4,由薄壁细胞组成,有的细胞含草酸钙柱晶或方晶。性味:味苦;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咽喉肿痛;
-
白八角莲
拼音名:BáiBāJiǎoLián别名:血丝金盆、鬼臼、九臼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贵州八角莲的根及根茎。叶片盾状着生,叶 廓近扁圆形或半圆形,长约12cm,宽约15cm,4-6掌状深裂,裂片又2-3浅裂成戟形,上面暗绿色或带紫色晕,下面带灰紫色,有细柔毛,叶缘有时具不明显的齿。质坚硬,折断面平坦,颗粒状;
-
大黄连刺
拼音名:DàiHuánɡLiánCì别名:土黄连、石妹刺、大黄连、宽叶鸡肢黄连、刺黄连、鸡脚刺、三颗针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粉叶小檗的根和茎。髓部较大,约占直径的1/2。(2)取粉末少许置载玻片上,滴加30%硝酸1-2滴,静置片刻后镜检,可见黄色硝酸小檗碱针晶簇,加热后结晶消失并显红色。性味:味苦;主湿热泄泻;
-
梗通草
《*辞典》:梗通草:出处:《饮片新参》拼音名:GěnɡTōnɡCǎo别名:白梗通(《本草正义》),野通草、气通草、水通草(《江苏中药名实考》)。生境分布:主产江苏、浙江等地。性味:①《本草正义》:味淡,气清。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通淋,下乳。①《饮片新参》:清化湿热,利水通淋。治鼻塞,明目,通关节。
-
红血藤
石细胞群众多,几连成环带,中柱鞘为连续的石细胞环带,其中夹杂少数纤维束;⑦木射线细胞与木薄壁细胞、木纤维及导管垂直排列,长方形或近方形,直径14-36 m,长22-90 m,纹孔、孔沟明显,腔内多含棕色物。性温归经:肝经功能主治:补血;
-
假大薯
出处:《广西中药志》拼音名:JiǎD Shǔ别名:青木香、假通虎城、土木香来源:马兜铃科植物卵叶马兜铃的根。叶互生,卵形至矩圆状卵形,长6~生境分布:生于山腰以下的阔叶树林中或林缘。3厘米,表面暗灰黄色,有细的皱纹,折断面不平坦,皮部薄,厚1~治无名肿毒、瘰疬、疔疖、疮疡,蛇、虎咬伤及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