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穗
小穗spikelet,spicule为禾本科、莎草科的花序基本组成部分。由一至二花或数至多花组成。内、外稃各相当于花序的苞叶和花的小苞,但完全加入花的部分,通常也伴有果实。小穗的形态是属的分类依据。唯毒麦属(Lolium)着生于与其他属呈直交的方向,各稃背腹面对花序的中轴。
-
湖瓜草属
中文名湖瓜草属拼音名huguacaoshu拉丁名Lipocarpha中国植物志11:193描述LipocarphaR.Br.湖瓜草属,莎草科,约15种,广布于温带地,我国有湖瓜草L.microcephala(R.Br.)Kunth,华湖瓜草L.chinensis(Osbeck)Kern和细秆湖瓜草L.teneraBocklr.等3种,产东南部和南部。茎基部具叶,顶有1至数个小穗合成的头状花序;
-
莎草科
秆实心,常三棱形,无节;子房上位,1室,有直立的胚珠1颗,花柱单一,细长或基部膨大而宿存,柱头2-3;聚伞花序简单或复出,有时缩短成头状,叶状苞片数枚;荸荠属(Heleocharis)多年生草本,具根状茎,有的根状茎顶端膨大成球茎;无总苞,小穗单个顶生,花两性,下位刚毛7枚;小坚果具囊苞,无下位刚毛。
-
大麦属
中文名大麦属拼音名damaishu拉丁名Hordeum中国植物志09(3):26描述HordeumL.大麦属,禾本科,约20余种,分布于温带地区,我国有大麦H.vulgareL.,H.nodosumL.和H.brevisubulatumLink等6种,前者为普遍栽培的粮食作物,也是制啤酒及麦芽糖的原料,后者见于西北和东北部。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外稃有芒;果紧包于稃内。
-
狗尾草属
)Beauv.,金色狗尾草S.glauca(L.圆锥花序顶生,圆柱状或疏展呈塔状,小穗无芒,有1-2小花,全部或部分小穗托以1至数枚刚毛,脱落于极短而呈杯状的小穗柄上,刚毛宿存,第一颖卵形或圆形,比小穗短1/4至1/2,第二颖约与小穗等长,第一小花雄性或中性,外稃与第二颖同质,第二小花两性,外稃革质,平滑或有皱纹。
-
菅属
中文名菅属拼音名jianshu拉丁名Themeda中国植物志10(2):243描述ThemedaForsk.菅属,禾本科,约20种,多分布于东半球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我国约6种,南北均产之,其中黄背草T.triandravar.japonica(Willd.)Makino最为常见,茎叶可为饲料,根颇强韧,除供药用外,并可作刷子等用。粗壮或细弱的多年生草本;
-
芒茎
《*辞典》:芒茎: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M nɡJīnɡ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芒的茎。30厘米,主轴长不及花序一半,每节具一短柄和一长柄小穗,小穗柄无毛,顶端膨大,长柄向外开展,长4毫米,短柄长约1毫米;花穗含洋李甙、芒花甙。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主人畜为虎狼等伤,恐毒入肉者,取茎杂葛根浓煮服之,亦取汁。
-
竹头草
拼音名:ZhúTóuCǎo英文名:herbofPalmgrass别名:芩草、箬叶莩、棕茅、棕叶草、涩船草、皱茅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竹头草的全草。秆直立或基部稍膝曲,高0.75-2m,直径为3-7mm,基部可达1cm,具有支柱根。小穗卵状披针形,长2.5-4mm,紧密或稀疏排列于小枝的一侧,部分小穗下有1枚刚毛;性味:甘;
-
金发草
拼音名:JīnFāCǎo别名:竹蒿草、笔须、龙奶草、羊丕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金发草的全草。秆质坚硬,基部被毛茸之鳞片,直立或基部倾斜,高30-60cm,基部径1-2mm,具多节,节被髭毛,上部各节常多回分枝;无柄小穗长2.5-3mm,基盘上具柔毛;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石缝中,或河岸潮湿之处。
-
茨菇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茨菇草:拼音名:C GūCǎo别名:催生草、灵芝草、箭叶大油芒来源:禾本科茨菇草SpodiopogonsagittifoliusRendl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宁夏、云南。性平归经:肝经功能主治:调经;附方:①治月经过多:鲜茨菇草五钱至一两,叶下花根五钱,煎服。③治胸闷,气胀,阳萎:鲜茨菇草五钱至一两,煎服。
-
红毛草属
中文名红毛草属拼音名hongmaocaoshu拉丁名Rhynchelytrum中国植物志10(1):230描述RhynchelytrumNees红毛草属,禾本科,约37种,分布于南非、马达加斯加,属中某些种现已为大多数热带国家引入,其中红毛草R.repens(Willd.)Hubb.我国台湾、广东等省引种作多年生耐旱牧草。第二小花外稃远小于小穗,厚纸质,顶端钝;
-
臂形草
拼音名:BìXínɡ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禾臂本科植物毛臂形草的全草。)A.Camus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总状花序长1-3cm;小穗卵形,先端尖,长约2.5mm,被短柔毛或几无毛,小穗柄长0.5-1mm,有毛;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田野和山坡草地。性味:甘、淡;微寒功能主治:清热利尿;主小便赤涩;
-
狗尾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尾草:拼音名:GǒuWěiCǎo别名:莠、光明草、光明子[种子]、金毛狗尾草、谷莠子、毛毛草、毛嘟嘟、狗毛尾来源:禾本科狗尾草属植物狗尾草Setariaviridis(L.叶片扁平,长三角状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基部钝圆形,几成栽状或渐窄,长4-30cm,宽2-18mm,通常无毛或疏具疣毛,边缘粗糙。
-
钝叶草
穗状花序嵌生于主轴的凹穴内,长7-18mm,小穗轴三棱形,边缘微粗糙,先端延生于顶生小穗之上而成一小尖头;小穗互生,卵状披针形,长4-4.5mm,含2小花,而仅第2小花结实;肝经功能主治:益气;子宫脱垂;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民间用于鱼骨鲠喉,煎水冲龙衣(煅后研末服),并用于难产或胎盘滞留。
-
狗尾草子
拼音名:GǒuWěiCǎoZǐ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狗尾草的种子。原形态:狗尾草,一年生草本。叶片扁平,长三角状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基部钝圆形,几成栽状或渐窄,长4-30cm,宽2-18mm,通常无毛或疏具疣毛,边缘粗糙。花柱基分离。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荒野、道旁。功能主治:解毒;主缠腰火丹;
-
秫米
第1外稃与小穗等长,具5-7脉,基内稃薄纸质,披针形,长为其2/3,第2外稃等长于第1外稃,卵圆形或圆球形,质坚硬,平滑或具细点状皱纹,成熟后,自第1外稃基部和颖分离脱落;现行,取净生秫米,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黄色,微具焦斑。《灵枢经》歧伯治阳盛阴虚,夜不得瞑,半夏汤中用之,取其益阴气而利大肠也。
-
粟糠
拼音名:SùK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粱或粟的种皮。第1外稃与小穗等长,具5-7脉,基内稃薄纸质,披针形,长为其2/3,第2外稃等长于第1外稃,卵圆形或圆球形,质坚硬,平滑或具细点状皱纹,成熟后,自第1外稃基部和颖分离脱落;生境分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
扭鞘香茅
拼音名:NiǔQiàoXiānɡMáo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扭鞘香茅的全草。小穗成对着生,在基部有1-2个同性对(同为雄性或中性),均无毛,在上部各节的小穗则为异性对(为两性的无柄小穗和雄性与中性的有柄小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丛、村边。微寒功能主治:疏散风热;行气和胃。主风热感冒;呕吐泄泻;
-
薄果草属
中文名薄果草属拼音名baoguocaoshu拉丁名Leptocarpus中国植物志13(3):5描述LeptocarpusR.Br.薄果草属,帚灯草科,约12种,分布于东南亚、澳大利亚和智利,我国有薄果草L.disjunctusMast.1种,产海南岛。多年生草本;两性的小穗呈狭锥花序,或雄小穗具柄而呈圆锥花序,雌小穗无柄而簇生或穗状花序式排列;退化子房小或缺;
-
裂颖茅属
中文名裂颖茅属拼音名lieyingmaoshu拉丁名Diplacrum中国植物志11:217描述DiplacrumR.Br.裂颖茅属,莎草科,6种,分布于热带地,我国有2种,其中裂颖茅D.caricinumR.Br.我国南部亦产之,喜生于稻田中。簇生小草;小穗单性,小,雌小穗生于分枝顶端,有2鳞片和1朵雌花,鳞片顶端3裂;雄蕊1-3,柱头3;属下物种裂颖茅
-
牛鞭草属
中文名牛鞭草属拼音名niubiancaoshu拉丁名Hemarthria中国植物志10(2):261描述HemarthriaR.Br.牛鞭草属,禾本科,8种,分布于东半球温带地区,我国有牛鞭草H.altissima(Poir.)StapfetC.E.Hubb.等3种,各地均有分布,可作饲料。第二颖多少与穗轴贴生,渐尖或具锥形之尖头,第一小花常仅剩透明膜质外稃。
-
香茅
茎叶蒸馏萃取精油,有抗真菌作用,可用于杀虫剂、除臭、补品、刺激剂及香水、家庭用品等。《全国中草药汇编》:香茅:拼音名:XiānɡMáo别名:柠檬茅、香巴茅、风茅来源:禾本科香茅属植物香茅Cymbopogoncitratus(DC.)Stapf,以全草入药。(《四川中药志》)②治骨节疼痛:茅草茶、石错(即辣子青药)、土荆芥各一两。
-
野生稻
野生稻是稻属野生种的泛称,通常还包含野生种与栽培种天然杂交形成的杂草型后裔。其分布海拔高度在600m以下。普通野生稻根为须根,发达,从地上部接近地面的茎节或在水中的茎节也能长出不定根。极易落粒,边成熟,边掉落。在中国普通野生稻资源中,鉴定出不少抗白叶枯病、稻瘟病、褐飞虱、稻瘿蚊以及耐涝、耐寒的系统。
-
荩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荩草:拼音名:J nCǎo别名:绿竹、马耳草、马耳朵草、中亚荩草来源:禾本科荩草Arthraxonhispidus(Thunb.)Makinovar.centrasiaticusHonda,以根、全草入药。第1外稃,长圆形,先端尖,长约为第1颖的2/3,第2外稃与第1外稃等长,近基部伸出1膝曲的芒,芒长6-9mm,下部扭转;主久咳气喘;
-
水蔗草属
中文名水蔗草属拼音名shuizhecaoshu拉丁名Apluda中国植物志10(2):167描述ApludaL.水蔗草属,禾本科,只有水蔗草A.muticaL.1种,分布于马达加斯加至大洋洲,我国南部和东南部极常见,常攀附于灌木上或篱上。多年生、分枝、披散草本;总状花序退化成单节,有小穗3个,下承以佛焰苞片1枚,此等花序复结成圆锥花序;
-
黍米
小穗卵状椭圆形,长约4~本植物的根(黍根)、茎(黍茎),以及稷的种子(稷米),稷的茎(糜穰)亦供药用,各详专条。含油5.07%,其中脂肪酸,主为棕榈酸,以及廿四烷酸、十七烷酸、油酸、亚油酸、异亚油酸等。归经:《本草撮要》:入手足阳明、太阴经。③孟诜:患鳖瘕者,以新熟赤黍米淘取泔汁,生服一升。
-
菰属
中文名菰属拼音名gushu拉丁名Zizania中国植物志09(2):16描述ZizaniaGronov.exL.菰属,禾本科,3种,2种产美洲,1种产东亚。茭白(茭笋)Z.caduciflora(Turcz.)Hand.水生草本;花单性同株,排成顶生的大圆锥花序,雄小穗多生于花序下部的分枝上,早落,雌小穗生于花序的上部,迟落;果狭圆柱状,长达2厘米,成熟时黑色。
-
阿拉拉特小麦
阿拉拉特小麦是小麦属的四倍体种之一,学名TriticumararaticumJakubz.。染色体数2n=4x=28,染色体组型为AAGG。穗长5-10cm,具12-18个小穗,护颖有毛。穗轴自然断落,折断方式为上节位。籽粒红色、有棱、硬质,冠毛多,蛋白质含量高。冬性,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均长,晚熟。抗旱性强,对白粉病免疫,感染锈病。
-
狼尾草属
中文名狼尾草属拼音名langweicaoshu拉丁名Pennisetum中国植物志10(1):361描述PennisetumRich.狼尾草属,禾本科,约13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约8种(包括引种),其中狼尾草P.alopecuroides(L.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小穗具短柄或无柄,单生或2-3个簇生,每簇下围有总苞状刚毛,与小穗一起脱落,有2小花;
-
黄茅属
中文名黄茅属拼音名huangmaoshu拉丁名Heteropogon中国植物志10(2):239描述HeteropogonPers.黄茅属,禾本科,约1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黄茅H.contortus(L.小穗成对生于穗轴的各节,一无柄,一有柄,最下的数对雄性或中性,上部的无柄小穗两性,圆柱形,有长芒,有柄小穗与最下的小穗相似,雄性,无芒;
-
箬叶
背部有伏贴微毛;叶舌高1-4mm,截形,叶片在成长植株上稍下弯,宽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0-46cm,宽4-10.8cm,先端长尖,基部楔形,下表面灰绿色,密被伏贴短柔毛;小横脉明显,形成方格状,叶缘生有细锯齿。(《圣济总录》二灰散)③治服毒下血,久远不瘥者:茶篰箬叶烧成黑灰,研罗极细,入麝香少许,空心糯米次调下。
-
箬蒂
节间长约25cm,最长可达32cm,。叶舌高1-4mm,截形,叶片在成长植株上稍下弯,宽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0-46cm,宽4-10.8cm,先端长尖,基部楔形,下表面灰绿色,密被伏贴短柔毛;花序分校与主轴均密生微毛,小穗紫色或暗绿色,有5-9/小花,长2-4cm;各家论述:《本经逢原》:煎汤治胃热呃逆,其性较柿蒂稍平。
-
紫竹根
3毫米之叶柄,上面绿色,无毛,下面微带白色,具微毛,尤以基部为甚,叶缘有小锯齿或一边平滑。治风湿痹痛,经闭,症瘕,狂犬咬伤。或被咬衔衣,感触毒气,知觉畏风畏锣声:真纹党、红柴胡、甘草、羌活、独活、前胡、生姜、茯苓各三钱,枳壳(炒)、抚芎、桔梗各二钱,生地榆一两,紫竹根一大握,用水浓煎温服。
-
山高粱
蔷薇科植物高丛珍珠梅或东北珍珠梅的茎皮或果穗·山高粱:山高粱为中药名。叶鞘疏松裹茎,无毛,下部者长于节间,而上部者短于节间,鞘口疏具柔毛,叶舌干膜质,长2-3mm;分枝细弱,长5-11cm,下部裸露而无小穗,上部具6-10节,每节具2小穗,1具称柄1具短短,柄之先端膨大而具细短毛。性味:味甘;活血通经。主风热感冒;
-
大画眉草
拼音名:DàHuàMéiCǎo别名:星星草、西连画眉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大画眉草的全草。小穗长圆形或尖塔形,长5-20cm,分枝粗壮,单生,上举,胞间具柔毛,小枝和小穗柄上均有腺体;
-
大画眉草花
拼音名:DàHuàMéiCǎoHuā别名:星星草花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大画眉草的花序。小穗长圆形或尖塔形,长5-20cm,分枝粗壮,单生,上举,胞间具柔毛,小枝和小穗柄上均有腺体;外稃广卵形,朱端钝,第1外稃长约2.5mm,宽约1mm,侧脉明显,主脉有腺体,暗绿色而有光泽,内停宿序,稍短于外稃,脊上具短纤毛;
-
粟米
《*辞典》:粟米:出处:《别录》拼音名:S Mǐ别名:白梁粟、粢米(陶弘景),粟谷(《齐民要术》),小米(《本草蒙筌》),硬粟(《医学入门》),籼粟(《纲目》),谷子、寒粟(《植物名实图考》),黄粟(《陆川本草》),稞子(《滇南本草》整理本)。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约25~茎含白瑞香甙类,有毒。
-
一箭球
又名三角草、三叶珠、单打槌、水百足、水香附。为莎草科植物单穗水蜈蚣KyllingamonocephalaRottb的全草。7毫米,具极多数小穗;一箭球的功能主治:宣肺止咳,清热解毒,截疟,散瘀消肿。《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杀虫,解毒,利尿,退热,散瘀,镇痛,生肌,健脾,消食,行气。”皮肤瘙痒,可配葎草、苍耳草等药煎汤外洗;
-
鼠尾粟
《全国中草药汇编》:鼠尾粟:拼音名:ShǔWěiS 别名:线香草、老鼠尾、鼠尾牛顿草来源:禾本科鼠尾粟Sporoboluspoiretii(Roem.etSchult.)Hitchc.,以全草入药。叶片狭披针形,质较厚,平滑无毛或表面基部疏被柔毛,通常内卷,长16-65cm,宽2-5mm。水煎,分三次饭前服。治伤暑烦热,痢疾,燥热便秘,湿热淋浊或尿血。
-
斑竹根
《*辞典》:斑竹根:出处:《草木便方》拼音名:BānZh Gēn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刚竹的根茎及根。小穗含花2~生境分布:栽培于庭园或野生山间。功能主治:①《草木便方》:祛风除湿,去肺寒。治气喘痰咳,四肢筋骨顽痹痛。②《四川中药志》:除湿热,祛风寒。附方:治咳嗽气喘:斑竹根配麻黄根、金竹叶、老苏兜炖内服。
-
三棱草
《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三棱草:三棱草为中药名,出自《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即《名医别录》记载的莎草之别名。别名:莎草、兰棱草、回头青、地贯草、土香草、野韭菜、香头草来源及产地: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rotundusL.的茎叶。功能主治:行气开郁,祛风止痒,宽胸利痰。1.治胸闷不舒,皮肤风痒。根茎短,横生。
-
珍珠茅属
中文名珍珠茅属拼音名zhenzhumaoshu拉丁名Scleria中国植物志11:203描述ScleriaBerg.珍珠茅属,莎草科,200种,产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约20种,分布于西南、中南部至台湾,南部尤盛,喜生于草山上,其中毛果珍珠茅S.levisRetz.最为常见,全草可造纸及编席;根药用,治痢疾,咳嗽。花单性,有时雌雄花同生于一小穗上;
-
薏苡属
中文名薏苡属拼音名yiyishu拉丁名Coix中国植物志10(2):289描述CoixL.薏苡属,禾本科,约10种,多产于热带亚洲,我国南北各省广布有薏C.lacrymajobiL.1种,下辖数个变种,其中一变种有栽培,子实名薏米,供食用或药用,其珐琅质的总苞极坚硬,可为念珠,供玩赏。小穗单性;外稃透明质。
-
牡竹属
中文名牡竹属拼音名muzhushu拉丁名Dendrocalamus中国植物志09(1):152描述DendrocalamusNees牡竹属,禾本科,约30种以上,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约10种以上,产西南部和南部。秆丛生,幼时常被白蜡粉,直立,尾梢常下垂,节具多数分枝,无刺;小穗含1至多朵小花,顶生小花常不育或退化;小穗轴不具关节;
-
马唐
《*辞典》:马唐:出处:《别录》拼音名:MǎT nɡ别名:羊麻、羊粟(《别录》),马饭(《本草拾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马唐的全草。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40~基部近浑圆,两面疏生软毛或秃净;小穗披针形,长3~生境分布:生长于草地和荒野路旁。性味:《别录》:味甘,寒。②《本草拾遗》:煎取汁,明目润肺。
-
洋狗尾草属
中文名洋狗尾草属拼音名yanggouweicaoshu拉丁名Cynosurus中国植物志09(2):90描述CynosurusL.洋狗尾草属,禾本科,约6种,分布于东半球的温带地区,我国江西庐山有洋狗尾草C.cristatusL.1种,谅系逸为野生者,作观赏用。属下物种洋狗尾草
-
砖子苗属
中文名砖子苗属拼音名zhuanzimiaoshu拉丁名Mariscus中国植物志11:173描述MariscusGaertn.砖子苗属,莎草科,约200种,广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有砖子苗M.umbellatusVahl等约7种,产东南部、南部及西南部。叶常基生,有时茎生;小穗有花数朵,多少压扁,排成伞形花序式的头状花序或穗状花序;坚果三棱形。
-
稗荩属
中文名稗荩属拼音名baijinshu拉丁名Sphaerocaryum中国植物志10(1):172描述SphaerocaryumNeesexHook.f.稗荩属,禾本科,只有稗荩S.malaccense(Trin.)Pilgerl种,分布于印度和我国西南部、南部至台湾。叶心形,小穗含1小花,两性,具长柄,排成小型圆锥花序,颖质薄,易脱落,第一颖长约为小穗之半,第二颖与小穗近等长;
-
割鸡芒属
中文名割鸡芒属拼音名gejimangshu拉丁名Hypolytrum中国植物志11:198描述HypolytrumRich.割鸡芒属,莎草科,约80余种,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我国有4种,其中割鸡芒H.nemorum(Vahl)Spreng.和台湾割鸡芒H.formosanumOhwi产南部和台湾,带见于草山上。多年生、粗壮草本;小穗具2片小鳞片,2朵雄花和1朵雌花;
-
鬣刺属
中文名鬣刺属拼音名liecishu拉丁名Spinifex中国植物志10(1):389描述SpinifexL.鬣刺属,禾本科,约4种,产热带亚洲和大洋洲,其中鬣刺S.littoreus(Burm.f.)Merr.我国南部至台湾的滨海砂地上亦产之,为固砂植物之一。刚硬草本;花单性异株;雌雄小穗的颖和外稃均膜质,惟雌性的较大。属下物种老鼠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