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患子科
中文名无患子科拼音名wuhuanzike拉丁名Sapindaceae描述无患子科为双子叶植物,隶属无患子目(Sapindales)。通常为羽状复叶,少单叶,互生,常无托叶,小叶柄常较粗,表皮常具散生粘液细胞。花药纵裂。胚珠1或2枚,偶多数,倒生,横生或弯生。胚乳核型。药用有荔枝核、龙眼肉及无患子(Sapindusmukorossi)。
-
文冠果种仁
概述:文冠果种仁为无患子科文冠果属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umBunge)的种籽。质量要求:脂肪,g/100g≥50.0蛋白质,g/100g≥20.0水分,g/100g≤9.0灰分,g/100g≤5.0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1.婴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食用,标签及说明书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
-
龙眼树皮
《中医大辞典》·龙眼树皮:龙眼树皮为中药名,出自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功能主治:杀虫,解毒,消肿,生肌。1.治疳积,疔疮,睾丸炎。运用:龙眼的根或根皮的韧皮部称龙眼根,治乳糜尿、白带。龙眼花:功用与根同,又治各种淋证。"②《南宁市药物志》:"治疳积及疳眼;
-
龙眼叶
《中医大辞典》·龙眼叶:龙眼叶为中药名,出自明·范洪《滇南本草图说》。来源及产地:无患子科植物龙眼Euphorialongan(Lour.眼睑炎,晒干研末,茶油调涂。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解表利湿。外用治阴囊湿疹。性味:甘淡;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治疳疔,杀虫,作茶饮明目,嫩薳蒸水,加冰片搽眼眩烂。
-
文冠果叶
概述:文冠果叶为无患子科文冠果属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umBunge)的嫩叶。质量要求:蛋白质,g/100g≥15.0水分,g/100g≤8.5总灰分,g/100g≤12.0总黄酮,mg/100g≥50推荐食用量≤6克/天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1.婴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食用,标签及说明书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2.食用方式:泡饮。
-
无患树蔃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行气止痛。1.治风热感冒,咳嗽,哮喘,慢性胃炎,白浊,白带,蛇咬伤。附方:①治外感发热,伤风咳嗽,劳伤咳血,消化不良:无患树干根五钱至一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②治双单鹅喉:无患树蔃三两。④治毒蛇咬伤:无患树蔃一两,黄牛木根一两,六月雪根五钱,山芝麻五钱,生蕹菜头四两。
-
无患子皮
《中医大辞典》·无患子皮:无患子皮为中药名,出自《日华子诸家本草》。用本品二两,蜜糖四两,浸半月,每次含咽半只,日二至三次。治喉痹肿痛,胃痛,疝痛,风湿痛,虫积,食滞,无名肿毒。捣汁或研末。④治心胃气痛、痧气、虫痛、食积腹痛、小便涩痛:无患果(去核)七只,各纳食盐少许,烧存性,研末,开水泡服。
-
龙眼核
《中医大辞典》·龙眼核:龙眼核为中药名,出自明·范洪《滇南本草图说》。来源:无患子科植物龙眼Euphorialongan(Lour.功能主治:止血定痛,理气散结。1.煅研外敷,治创伤出血,足趾痒烂;2.治疝气,瘿瘤。性味:苦;平归经:肝;膀胱经功能主治:行气散结;湿疮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调敷;
-
车桑仔叶
《中医大辞典》·车桑仔叶:车桑仔叶为中药名,出自《福建中草药》。化学成分:本品含β-谷甾醇、豆甾醇、异鼠李素、异鼠李素-3-芸香糖苷、槲皮素-3-半乳糖苷、槲皮素-3-芸香糖苷、鞣质、生物碱。单叶互生,薄纸质,椭圆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4~④治会阴部肿毒:车桑仔鲜叶、南岭荛花鲜叶各等量。
-
文冠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文冠果:拼音名:W nGu nGuǒ别名:文冠木、文官果、土木瓜、木瓜、温旦革子来源:无患子科文官果属植物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aBunge,以木材及枝叶供药用。花序先叶抽出或与叶同时抽出,花杂性,雄花和两性花同株,两性花的花序顶生,雄花序腋生,长12-20cm,总花便基部常有残存芽鳞;性味:甘;
-
龙眼肉
概述:龙眼肉为中药名,出自《开宝重定本草》。性味归经:甘,温。入心、脾经。功能主治: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然后把鲜果放在太阳下曝晒,或放在焙灶、烘房中烘干。60g龙眼肉的药典标准:品名:龙眼肉LongyanrouLONGANARILLUS来源:本品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Dimocarpuslon.ganLour.的假种皮。薄片者质柔润,囊状者质稍硬。
-
黄梨木属
中文名黄梨木属拼音名huanglimushu拉丁名Boniodendron中国植物志47(1):62描述BoniodendronGagnep.黄梨木属,无患子科,2种,分布于越南北部和我国南部,其中黄梨木B.minius(Hemsl.)T.Chen常见于我国南部地区的石灰岩山上。叶互生,偶数羽状复叶;聚伞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单性异株;子房3室,每室有2胚珠;种子黑色;
-
倒地铃属
中文名倒地铃属拼音名daodilingshu拉丁名Cardiospermum中国植物志47(1):4描述CardiospermumL.倒地铃属,无患子科,约12种,分布于热带地区,美洲尤盛,其中倒地铃C.halicacabumL.广布于全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我国亦产之。花小,左右对称,单性异株,排成腋生、具长柄的聚伞花序或总状花序,最下一对分枝发育成卷须;
-
茶条木属
中文名茶条木属拼音名chatiaomushu拉丁名Delavaya中国植物志47(1):67描述DelavayaFranch.茶条木属,无患子科,只有茶条木D.torocarpaFranch.1种,产越南北部及我国云南和广西,种子榨油供润发用,云南有用以治癣疥的。花单性,5数,辐射对称,为腋生的短总状花序;子房3室,每室有胚珠2颗;属下物种茶条木
-
龙眼属
中文名龙眼属拼音名longyanshu拉丁名Dimocarpus中国植物志47(1):26描述DimocarpusLour.龙眼属,无患子科,约2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我国有4种,其中龙眼D.longanLour.我国东南部和西南部广为栽培,尤以福建产最佳,为南部佳果之一。果核果状,球形,果皮有扁平、不明显的疣点;属下物种滇龙眼、灰岩肖韶子、龙荔、龙眼
-
赤才属
中文名赤才属拼音名chicaishu拉丁名Erioglossum中国植物志47(1):18描述ErioglossumBI.赤才属,无患子科,1或2种,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和大洋洲,其中赤才E.rubiginosum(Roxb.)BI.叶互生,偶数羽状复叶;花单性异株,左右对称,排成顶生的圆锥花序;萼片5,不等大;子房具柄,3裂,3室,每室有胚珠1颗;属下物种赤才
-
掌叶木属
中文名掌叶木属拼音名zhangyemushu拉丁名Handeliodendron中国植物志47(1):62描述HandeliodendronRehd.掌叶木属,无患子科,只有掌叶木H.bodinieri(Levl.)Rehd.1种,产我国贵州和广西。叶对生,指状复叶;花小,白色,两性,左右对称,排成顶生的圆锥花序;子房具长柄,纺锤形,3室,每室有胚珠2颗;蒴果梨形;
-
假山萝属
中文名假山萝属拼音名jiashanluoshu拉丁名Harpullia中国植物志47(1):65描述HarpulliaRoxb.假山萝属,无患子科,34种,分布于热带亚洲、非洲至大洋洲,其中哈莆木H.cupanioidesRoxb.我国云南和海南亦产之。叶为偶数羽状复叶;花辐射对称,单性异株,排成总状或圆锥花序;子房2室,每室有胚珠2颗;蒴果革质,肿胀。
-
栾树属
中文名栾树属拼音名luanshushu拉丁名Koelreuteria中国植物志47(1):54描述KoelreuteriaLaxm.栾树属,无患子科,4种,除1种产斐济群岛外,全产我国。花单性,黄色,左右对称,排成顶生的圆锥花序;子房3室,每室有胚珠2颗,花柱3;果为一囊状的蒴果。属下物种复羽叶栾树、复羽叶栾树(原变种)、栾树、全缘叶栾树、台湾栾树
-
鳞花木属
中文名鳞花木属拼音名linhuamushu拉丁名Lepisanthes中国植物志47(1):22描述LepisanthesBl.鳞花木属,无患子科,约4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我国有3-4种,分布于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以及海南岛。叶互生,羽状复叶;花单性异株,排成腋生和侧生的穗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胚珠单生;属下物种大叶鳞花木、鳞花木、心叶鳞花木
-
荔枝属
中文名荔枝属拼音名lizhishu拉丁名Litchi中国植物志47(1):31描述LitchiSonn.荔枝属,无患子科,2种,一产菲律宾,一产我国,国产种荔枝L.chinensisSonn.广植于我国东南部至西南部,为一很有名的佳果,品种多至数十。叶为偶数羽状复叶;花单性,辐射对称,排成顶生的圆锥花序;雄蕊8,花丝有毛;子房2-3裂;属下物种荔枝
-
柄果木属
中文名柄果木属拼音名bingguomushu拉丁名Mischocarpus中国植物志47(1):42描述MischocarpusBl.柄果木属,无患子科,12种,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我国有M.pentapetalus(Roxb.)Radlk.等3种,产两广和云南。叶互生,羽状复叶;萼杯状,5齿裂;蒴果三角状梨形或三角状棒形,有明显的柄,室,或最后退化为1室,有种子1颗;
-
韶子属
中文名韶子属拼音名shaozishu拉丁名Nephelium中国植物志47(1):37描述NepheliumL.韶子属,无患子科,38种,分布于亚洲东南部,我国有3种,其中红毛丹N.lappaceumL.仅海南等地有少量栽培。花小,单性,辐射对称,密集成一圆锥花序;果2-3裂或退化为单心皮,核果状,有软刺;属下物种海南韶子、红毛丹、韶子
-
爪耳木属
中文名爪耳木属拼音名zhuaermushu拉丁名Otophora中国植物志47(1):26描述OtophoraBl.爪耳木属,无患子科,约3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我国仅有爪耳木O.unilocularis(Leenh.)H.S.Lo1种,见于海南岛。偶数或奇数羽状复叶,无柄,第一对小叶着生在叶轴的基部宛如一对托叶;雄蕊5-9,花丝短,花药与花丝近等长;子叶肥厚。
-
假韶子属
中文名假韶子属拼音名jiashaozishu拉丁名Paranephelium中国植物志47(1):52描述ParanepheliumMiq.假韶子属,无患子科,8种,分布于东南亚,我国有海南假韶子P.hainanensisH.S.Lo和云南假韶子P.hystrixW.W.Smith2种。蒴果三角状球形或近球形,干时坚韧,常退化为1室,有种子1颗,室裂为3果瓣,果瓣有肿胀的小瘤体或刺。
-
檀栗属
中文名檀栗属拼音名tanlishu拉丁名Pavieasia中国植物志47(1):45描述PavieasiaPierre檀栗属,无患子科,3种,越南北部,我国云南和广西南部各产1种。偶数羽状复叶,叶轴有三棱;聚伞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雄蕊8-7,药隔稍凸呈腺体状;子房3室,每室有1颗胚珠;蒴果室背开裂,1-3室,种子较大,种皮革质,种脐阔大。
-
番龙眼属
中文名番龙眼属拼音名fanlongyanshu拉丁名Pometia中国植物志47(1):34描述PometiaJ.R.etG.Forst.番龙眼属,无患子科,8种,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其中番龙眼P.pinnataForst.和茸毛番龙眼P.tomentosa(Bl.)Teysm.etBinn.我国云南和台湾亦有分布,木材为很好的建筑材。花极小,单性,辐射对称,排成项生或腋生的圆锥花序;
-
无患子属
中文名无患子属拼音名wuhuanzishu拉丁名Sapindus中国植物志47(1):14描述SapindusL.无患子属,无患子科,约13种,分布于热带地区,我国有4种,产西南部至东部,其中无患子S.mukorossiGaertn.的果皮供洗濯用,可代肥皂,材质柔软,褐红色,可供农具用,尤适为梳。叶为偶数羽状复叶;雄蕊8-10;子房2-4室,每室有胚珠1颗;
-
文冠果属
中文名文冠果属拼音名wenguanguoshu拉丁名Xanthoceras中国植物志47(1):69描述XanthocerasBunge文冠果属,无患子科,只有文冠果X.sorbifoliaBunge1种,产我国西北部至东北部,供观赏用,种子可食,亦可榨油。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花盘有直立、圆柱形的角5;雄蕊8,花丝长而分离;子房3室,每室有胚珠7-8颗;
-
干果木属
中文名干果木属拼音名ganguomushu拉丁名Xerospermum中国植物志47(1):36描述XerospermumBI.干果木属,无患子科,约20种,广布于印度、马来西亚至中印半岛,我国只有干果木X.bonii(Lecomte)Radlk.1种,产云南东南部和南部。叶互生,无托叶,具柄,偶数羽状复叶,有全缘的小叶1-2对或很少3对;子房无柄;属下物种干果木
-
文冠木
故事:文冠木为中药名,出自《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及产地:无患子科植物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aBge.茎干或枝条的木部。分布东北、华北、甘肃、河南。性味:甘,平,无毒。功能主治:祛风湿,消肿止痛,收敛黄水。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内热,皮肤风湿。外用:煎水洗或熬膏涂。
-
荔枝核
概述:荔枝核荔枝核为中药名,出《本草衍义》。性味归经:荔枝核性温,味甘、微苦。入肝、肾经。荔枝核的功效与主治:荔枝核具有散寒,理气,止痛,散结的功效,治胃气冷痛,疝气痛,睾丸肿痛,妇女腹中血气刺痛。荔枝核的化学成分:荔枝核含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α-(methylenecyclopropyl)-glycine]、皂甙、鞣质。
-
复羽叶栾树
出处:《贵州草药》拼音名:F YǔY Lu nSh 别名:花楸树、泡花树(《中国树木分类学》),灯笼花,马鞍树(《贵州草药》)。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复羽叶栾树的根,根皮或花。生境分布:生山地疏林中。性味:微苦,辛。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止咳,杀虫。附方:①治风热咳嗽:复羽叶栾树根或花五钱,煨水服,一日三次。
-
皮哨子
《*辞典》:皮哨子:出处:《滇南本草》拼音名:P Sh oZi别名:无患子(《滇南本草》整理本),油患子(四川)。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川滇无患子的果皮或种子。生境分布:生于密林、沟谷、田边或疏林中。①《滇南本草》:皮:治膀胱疝气疼痛。子壳:杀虫。②《滇南本草图说》:治七疝肝气症,狐疝用茴香为使;
-
三叶茶
拼音名:SānYèChá来源: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波叶异木患的全株。顶生小叶长圆状披针形,长8-22cm或更长,宽3.5-7.5cm,先端尾状长尖,基部楔形,侧生的较小,卵形,两侧不对称,边缘有浅波状锯齿,上面沿中脉被毛,背面近无毛,小叶柄长5-15mm;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中或灌丛中。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
-
无患子树皮
拼音名:WúHuànZǐShù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子SapindusmukorossiGaertn.的树皮。萼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大的长约0.2cm,外面基部被疏柔毛;花瓣5,披针形,有长爪,长约0.25cm,外面基部被长柔毛或近无毛,鳞片2个,小耳状;生境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至西南地区。性味:苦;祛风杀虫。
-
无患子叶
《*辞典》:无患子叶:出处:《本草求原》拼音名:W Hu nZǐY 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树的嫩枝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无患子条。功能主治:①《广西中药志》:内服并外敷,治蛇伤。②《岭南草药志》:治百日咳,无患树苗二钱,煎水服。
-
无患子中仁
《*辞典》:无患子中仁: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W Hu nZǐZhōnɡR n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树的种仁。性味:《纲目》:辛,平,无毒。治疳积,蛔虫病,腹中气胀,口臭。②《纲目》:煨食辟恶,去口臭。⑤《广西中药志)):煨食治蛔虫。(《岭南草药志》)②治小儿腹中气胀:无患子仁三、四枚,煨熟良。
-
异木患
《*辞典》:异木患:出处:《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Y M Hu n别名:大果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异木患的根、茎、叶。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2.5厘米,两端尖,边缘有疏齿,侧生小叶较小,偏斜,有柄,有尖齿。生境分布:生于山野、疏林下、丘陵或灌丛中。功能主治:通利关节,散瘀活血。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
小果倒地铃
出处:《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拼音名:XiǎoGuǒDǎoD L nɡ别名:炮卜草、金丝苦楝、三角泡、三角藤、包袱草、倒地铃(《广西中草药》),粽仔草、尪子目珠(《福建中草药》)。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小果倒地铃的全草。治百日咳,咽喉炎,疔疮,湿疹,脓泡疮。⑨治小儿阴囊热肿:三角泡适量,水煎,洗患处。
-
异木患属
中文名异木患属拼音名yimuhuanshu拉丁名Allophylus中国植物志47(1):6描述AllophylusL.异木患属,无患子科,约200余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0种,产云南、两广至台湾,其中最常见的代表为A.viridisRadlk。叶有小叶1—5枚,无托叶;花小,雌雄异株;花盘偏于一侧,分裂为4个腺体状裂片;子房2—3室,胚珠单生;
-
细子龙属
中文名细子龙属拼音名xizilongshu拉丁名Amesiodendron中国植物志47(1):48描述AmesiodlodendronHu细子龙属,无患子科,3种,分布于越南北部及我国南部和西南部,其中细子龙A.chinense(Merr.)Hu是海南岛热带林中的重要树种。雄蕊8—9枚;子房三角状,3室,密被锈色茸毛,每室有胚珠1颗,花柱线形,被锈色柔毛;
-
滇赤才属
中文名滇赤才属拼音名dianchicaishu拉丁名Aphania中国植物志47(1):20描述AphaniaBl.滇赤才属,无患子科,约26种,大部分布于热带亚洲和大洋洲,我国有2种,一产云南,一产海南岛。叶互生,偶数羽状复叶,有小叶1-6对,很少单叶;花单性,辐射对称,排成腋生或很少顶生的圆锥花序;雄蕊8-5枚,着生于花盘内;
-
滨木患属
中文名滨木患属拼音名binmuhuanshu拉丁名Arytera中国植物志47(1):40描述AryteraBI.滨木患属,无患子科,20余种,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次为亚洲热带,其中A.litoralisBI.我国两广和云南亦产之。花小,单性,排成腋生或顶生的圆锥花序;花瓣5,基部内面常有2鳞片;子房2-3裂;蒴果1-3裂;种子有假种皮。属下物种滨木患
-
车桑仔根
出处:《福建中草药》拼音名:ChēSānɡZǎiGēn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坡柳的根。功能主治:消肿解毒。附方:①治牙痛:车桑仔鲜根一至二两。②治风毒流注:车桑仔干根一至二两,酌加猪瘦肉同炖服;另用鲜叶和红糖捣烂敷患处。
-
车桑子根
出处:出自《福建中草药》拼音名:ChēSānɡZǐGēn英文名:RootofClammyHopseedbush来源: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坡柳的根。单叶互生;萼片4,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约3mm,先端钝,雄蕊7或8,花丝长不及1mm,花药长2.5mm,内屈,有腺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干旱山坡、旷地或海边的沙土上。性味:味苦;
-
车桑子叶
单叶互生;萼片4,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约3mm,先端钝,雄蕊7或8,花丝长不及1mm,花药长2.5mm,内屈,有腺点;蒴果倒心形或扁球形,2或3翅宽1.8-2.5cm,种皮膜质或纸质,有脉纹。此外,该植物还含山奈酚(Kaempferol)、槲皮素、阿拉伯糖、葡萄糖、鼠李糖和绿原酸(Chlorogenicacid)、咖啡酸(Caffeicacid)等。
-
倒地铃
拼音名:DǎoD L nɡ别名:假苦瓜、风船葛、带藤苦楝、灯笼草[四川]来源:无患子科倒地铃属植物倒地铃CardiospermumhalicacabumL.,以全草入药。功能主治:散瘀消肿,凉血解毒。用于跌打损伤,疮疖痈肿,湿疹,毒蛇咬伤。
-
龙眼花
《*辞典》:龙眼花:出处:《泉州本草》拼音名:LónɡYǎnHuā来源: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花蕾。功能主治:《泉州本草》:"诸种淋症,龙眼花煎汤服;下消、小便如豆腐,龙眼花一两,合猪赤肉炖食,三至五次。
-
栾华
《*辞典》:栾华:出处:《本经》拼音名:Lu nHu 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栾树的花。单数羽状复叶互生,有时呈2回或不完全的2回羽状复叶;15,纸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化学成份:果实含甾醇、皂甙、黄酮甙、花色甙、鞣质和聚糖醛酸。种仁含油38%,皂化后分出甾醇和棕榈酸。注意:《本草经集注》:决明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