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茅参
《中医大辞典》·仙茅参:仙茅参为中药名,出自《中药志》,即《海药本草》记载的仙茅的别名。主治阳痿精寒,小便失禁,遗尿,崩漏,寒湿痹痛,腰膝酸软,胃腹冷痛;治外感风寒,发热头痛,久年哮喘,风湿痹痛,妇女倒经,跌打损伤,疔疮。"④《陕西中草药》:"祛风湿,健脾,补气,生津,解毒。浸酒或研末。
-
丝茅七
拼音名:SīMáoQī别名:鸦葱、茅草细辛、毛草七、倒扎草根、倒扎花、条参、水防风、仙茅参、猪尾巴、羊奶子、水风、独脚茅草、黄花地丁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白茎鸦葱的根。基生叶丛生,窄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15-40cm,宽0.7-2cm,两端尖锐,基部有鞘状短柄,全缘,粉绿色,通常5脉,平行;凉血散瘀。月经不调;
-
地棕根
概述:地棕根为中药名,出自《分类草药性》,为《海药本草》记载的仙茅之别名。性味归经: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功在温肾壮阳,散寒除湿。主治阳痿精寒,小便失禁,遗尿,崩漏,寒湿痹痛,腰膝酸软,胃腹冷痛;药理作用:仙茅能增强体液免疫功能,对内分泌系统有抑制作用,具有抗癌、抗菌作用。
-
还魂草
出处:《陕西草药》拼音名:H iH nCǎo别名:打不死来源:为景天科植物 叶景天的全草。 ^^生或对生,矩圆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坡草丛中或沟边石块中。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止血。治创伤,无名肿毒,蛇咬及蝎螫。鲜还魂草、土大黄、仙茅参、明矾各适量,捣成泥状,敷伤处。
-
仙茅
概述:仙茅为中药名,出自《海药本草》。主治阳痿精寒,小便失禁,遗尿,崩漏,寒湿痹痛,腰膝酸软,胃腹冷痛;化学成分:本品含仙茅素(Curculigine)A、B、C、仙茅苷(Curculigoside)、仙茅皂苷A、B、C、D、E、F、K、L、M及粘液质、鞣质、树脂等。性味与归经:辛,热;用于阳痿精冷,筋骨痿软,腰膝冷痛,阳虚冷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