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曲酶
巴曲酶能促进出血部位(血管破损部位)的血小板聚集,释放一系列凝血因子,其中包括血小板因子3(PF3),后者能促进纤维蛋白原降解生成纤维蛋白Ⅰ单体,进而交联聚合成难溶性纤维蛋白,促使出血部位的血栓形成和止血。7.用于治疗突发性耳聋。2.肌内注射:非急性出血或防止出血时,每次1~3.皮下注射:用量同“肌内注射”。
-
东菱克栓酶
巴曲酶能促进出血部位(血管破损部位)的血小板聚集,释放一系列凝血因子,其中包括血小板因子3(PF3),后者能促进纤维蛋白原降解生成纤维蛋白Ⅰ单体,进而交联聚合成难溶性纤维蛋白,促使出血部位的血栓形成和止血。7.用于治疗突发性耳聋。2.肌内注射:非急性出血或防止出血时,每次1~3.皮下注射:用量同“肌内注射”。
-
东菱精纯克栓酶
巴曲酶能促进出血部位(血管破损部位)的血小板聚集,释放一系列凝血因子,其中包括血小板因子3(PF3),后者能促进纤维蛋白原降解生成纤维蛋白Ⅰ单体,进而交联聚合成难溶性纤维蛋白,促使出血部位的血栓形成和止血。7.用于治疗突发性耳聋。2.肌内注射:非急性出血或防止出血时,每次1~3.皮下注射:用量同“肌内注射”。
-
立止拉血针
药品说明书:别名:巴曲酶;蛇毒凝血酶,立止血,凝血酵素外文名:Batroxobin,Defibrase,Ophidiase,Botropase适应症:用于各种出血的止血。用量用法:静注、肌注或皮下注射,也可用于局部止血:成人1~2.手术前后:手术前1日晚肌注1瓶,术前1小时肌注1瓶,术前15min再静注1瓶,术后3日、每日肌注1瓶。
-
巴曲酶注射液
药品标准:正式名:巴曲酶注射液汉语拼音:BaqumeiZhusheye标准号:WS-489(X-430)-99拉丁文或英文:BartroxobinInjection主要活性成分:本品为巴曲酶的灭菌水溶液。过敏试验取本品,加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成每1ml中含1BU的溶液作为致敏液与供试品溶液。其他应符合注射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1995年二部附录IB)。
-
促凝血药
概述及分类促凝血药(止血药)是指能加速血液凝固或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出血停止的药物。由于立芷血、抑肽酶、氨甲环酸、凝血酶原复合物销量上升,上述产品销售单价分别约是:57元、72元、8元、270元,高价位产品销量上升,低价位产品销量下降,导致该类产品销售金额的增长态势。
-
BLAG
鉴别诊断:肺良性淋巴细胞血管炎和肉芽肿病需要与淋巴瘤样肉芽肿、Wegener肉芽肿病等相鉴别,缺乏坏死改变是本病与Wegener肉芽肿的主要鉴别点。相关药品:酚磺乙胺、氨甲苯酸、氨甲环酸、葡萄糖、巴曲酶、垂体后叶素、泼尼松、苯丁酸氮芥、氮芥、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相关检查:浆细胞、异形淋巴细胞、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
肺良性淋巴细胞血管炎和肉芽肿病
鉴别诊断:肺良性淋巴细胞血管炎和肉芽肿病需要与淋巴瘤样肉芽肿、Wegener肉芽肿病等相鉴别,缺乏坏死改变是本病与Wegener肉芽肿的主要鉴别点。相关药品:酚磺乙胺、氨甲苯酸、氨甲环酸、葡萄糖、巴曲酶、垂体后叶素、泼尼松、苯丁酸氮芥、氮芥、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相关检查:浆细胞、异形淋巴细胞、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
肺良性淋巴细胞性脉管炎和肉芽肿病
鉴别诊断:肺良性淋巴细胞血管炎和肉芽肿病需要与淋巴瘤样肉芽肿、Wegener肉芽肿病等相鉴别,缺乏坏死改变是本病与Wegener肉芽肿的主要鉴别点。相关药品:酚磺乙胺、氨甲苯酸、氨甲环酸、葡萄糖、巴曲酶、垂体后叶素、泼尼松、苯丁酸氮芥、氮芥、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相关检查:浆细胞、异形淋巴细胞、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
止血药
中医·止血药:止血药(bleeding-arrestingpreparationhemostatics),具有收涩凝血作用的制剂。出处:《伤科汇纂》卷七西医·止血药:止血药即促凝血药,是指能加速血液凝固或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出血停止的药物。不良反应:使用这类药物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心悸、出汗、恶心、腹痛、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