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苯基苯乙烯酮
苯基苯乙烯酮分子式C15H12O。苯叉乙酞苯生物有紫铆因(bu-tein,3,4,2′,4-四氢苯基苯乙烯酮,在菊科植物黄色大丽花和波斯菊等花中含糖苷的黄色色素)、红花素(carthamone,在菊科的红色花冠的红色色素中,旧称carthamin)等植物的色素,总称苯基苯乙烯酮类。它们均具有C6-C3-C6的碳架、总称为类黄酮。
-
Stevens重排
季铵盐分子中与氮原子相连的碳原子上具有吸电子的取代基Y时,在强碱作用下,得到一个重排的三级胺:Y=RCO,ROOC,Ph等,最常见的迁移基团为烯丙基、二苯甲基、3-苯基丙炔基、苯甲酰甲基等。硫Ylide也能发生这样的反应:反应机理:反应的第一步是碱夺取酸性的a-氢原子形成内鎓盐,然后重排得三级胺。
-
Ullmann反应
卤代芳烃在铜粉存在下加热发生偶联反应生成联苯类化合物。芳环上有吸电子取代基存在时能促进反应的进行,尤其以硝基、烷氧羰基在卤素的邻位时影响最大,邻硝基碘苯是参与Ullmann反应中最活泼的试剂之一。例如,2,4,6-三硝基氯苯与碘苯作用时主要得到2,4,6-三硝基联苯:参考文献:[1]F.Ullmann,Ann.
-
2,4-二氯(苯)酚
2,4-二氯(苯)酚为可燃助燃的毒害品,有毒,遇明火能燃烧,受热散发出有毒气体,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熔点:45℃,沸点:210℃,饱和蒸气压:0.13kPa(53℃),相对密度:[水=1]:1.38,[空气=1]:5.62,外观性状:无色结晶,能溶于醇、乙醚、苯、四氯化碳,微溶于水;对生物组织有强烈刺激性。
-
胭脂红酸
胭脂红酸CAS:1260-17-9化学名:7-a-D-glucopyranosyl-9,10-dihydro-3,5,6,8-tetrahydroxy-1-methyl-9,10-anthracenecar-boxylicacid异名:胭脂虫红酸;溶于水、乙醇、浓硫酸,微溶于乙醚,几乎不溶于石油醚、苯、氯仿。从苯和石油醚的混合溶液中得到黄色针状结晶,熔点185-188℃。来源:从胭脂虫红中提取。
-
木脂素
木脂素是生物体内由双分子苯甲素衍生物聚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多数为白色结晶,一般无挥发性,难溶于水,易溶于苯、氯仿、乙醚、乙醇等有机溶剂。木脂素具有多样性的生理活性,如抗肿瘤、抗病毒和抑制某些酶的作用等。中药中重要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如厚朴酚、水飞蓟素等。
-
芳烃
苯(C6H6)是最典型的芳烃,它具有特殊的“香味”,而得名“芳香烃”,简称芳烃。苯环是芳烃族化合物的母体,其中的碳原子以平面三角形取向成键,形成等边六角形,见下图。化学式为C10H8的萘分子中含有两个相连的苯环,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制造染料原料之一的蒽分子(C14H10)则是由3个苯环相连。
-
3-溴-1,2-二甲(基)苯
3-溴-1,2-二甲(基)苯为可燃助燃的毒害品,遇明火能燃烧;受热散发出有毒气体。熔点:21℃,沸点:214℃,相对密度:[水=1]:1.37,外观性状:结晶形固体或无色液体,具有刺激味,不溶于水,能溶于醇、醚、苯。主要用途: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
-
人造甜味添加剂
人造甜味添加剂食品中的甜味不仅源于蔗糖等天然甜味物质,还来源于添加的多种人工合成甜味剂,如阿斯巴甜、安赛蜜、甜蜜素和糖精等。阿斯巴甜:阿斯巴甜的化学名称为天门冬酰苯丙胺酸甲酯。目前许多国家也批准甜蜜素作为食品添加剂。糖精的甜度可达蔗糖的500倍,但有较强的后苦味。
-
三硫代-4,4-二氨基(代)二苯
三硫代-4,4-二氨基(代)二苯为可燃助燃的毒害品熔点:85℃,外观性状:无色至淡黄色针状结晶,能溶于热水,易溶于乙醇、乙醚和氯仿,微溶于热苯。主要用途:用作橡胶硫化剂。有毒,遇明火能燃烧。
-
苯乙吗烷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本品与镇痛新同为苯并吗啡烷(Benzmorphan)的衍生物,其镇痛作用比吗啡强3~4倍,但在等效剂量时对呼吸的抑制作用比吗啡更强。用量用法:口服:每次5~肌注:每次1~注意事项:注意对呼吸抑制。规格:片剂:5mg;针剂:3mg。
-
Sommelet-Hauser反应
苯甲基季铵盐用氨基钠(或氨基钾)处理时得到苯甲基三级胺:苯甲基硫Yilide重排生成(2-甲基苯基)-二甲硫醚:反应机理:一般认为反应先是发生[2,3]s迁移,然后互变异构得到重排产物:反应实例:参考文献:[1]M.Sommelet,Compt.Rend.205,56(1937)[2]W.Wittig,R.MangoldandG.Felletschin,Ann.560
-
氯苯雷司
药品说明书:药理及应用:苯丙胺类食欲抑制剂,适用于各种肥胖症.用法用量:口服:早晨起床时30mg,午饭前1小时30mg注意事项:见右苯丙胺规格:胶囊剂:30mg
-
晕动片
药品说明书:作用与用途:为镇静催眠及抗胆碱药,用于预防和避免在旅行时因受舟车的颤动而发生晕眩和呕吐等疾患。2片,如属需要可隔4小时续服一片,但在24小时内不可超过4片。成分:含氢溴酸东莨菪碱、苯巴比妥、硫酸阿托品。注意点:本品内含苯巴比妥,有长时间的催眠作用,绝不可过量服用,过敏体质或有过敏史者慎用。
-
氟马泽尼
药品说明书:别名:氟马泽尼,氟马西尼适应症:临床可用于麻醉后苯并二氮杂卓过量或中毒及癫痫发作等。用量用法:静注:每次0.3-0.6mg。注意事项:用后偶可有恶心、呕吐、激动、多泪、焦虑和冷感等。规格:注射剂:0.3mg/支。
-
苯羧哌啶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本品为苯乙呱啶体内的有效代谢物,其止泻作用较苯乙呱啶强约5倍。可用于慢性腹泻或其他病因的腹泻。用量用法:口服:每次0.5~1.5mg,每日3次。注意事项:有口干等副反应。
-
4,6-二硝基-2-氨基苯酚
4,6-二硝基-2-氨基苯酚为易燃固体,易燃,遇热,撞击,震动有引起燃烧爆炸危险,与氧化剂混合,能成为爆炸性的混合物。熔点:168℃外观性状:红棕色结晶,易溶于乙醇,能溶于乙醚,苯,苯氨,冰乙酸,难溶于水;能与酸及碱类形成盐。主要用途:用于制造偶氮染料,分析试剂,指示剂等。
-
硬脂酸铜皂
硬脂酸铜皂为浅蓝绿色菱形结晶。熔点125℃。工业品规格:灰分14%,游离脂肪酸1.0%;密度1.10g/cm3。不溶于水,溶于三氯甲烷或热的苯中。由硬脂酸钠皂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得。用作防水剂、润滑添加剂和涂料中的杀灭真菌添加剂。
-
1,3-环辛二烯
1,3-环辛二烯,高闪点液体,遇高温、明火、氧化剂能引起燃烧。沸点:48℃(3.33kPa),熔点:-57℃~-55℃,相对密度:[水=1]:0.8699(25℃),外观性状:无色液体,常加入微量对叔丁基邻苯二酚作稳定剂。闪点:30℃
-
1,3,5,7-环辛四稀
1,3,5,7-环辛四稀,中闪点液体遇热,明火,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爆炸危险。熔点:-27℃沸点:142-143℃饱和蒸汽压:1.05PKa(25℃)相对密度:[水=1]:0.93外观性状:无色液体,能溶于乙醇,丙酮和苯。主要用途:用于制合成纤维,染料,和药物等,也广泛用于有机合成。
-
2-氯-4-硝基胺
2-氯-4-硝基胺为可燃助燃的毒害品,遇明火能燃烧,受热放出有有毒气体,与氧化剂物质能反应。熔点:108.4℃,外观性状:黄色结晶粉末,能溶于乙醇、苯、乙醚,微溶于水及强酸。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
-
2-硝基-4-甲苯胺
2-硝基-4-甲苯胺为可燃助燃的毒害品,遇明火能燃烧,受热放出有毒气体。熔点:115~116℃,沸点:140℃(1.33kPa),外观性状:黄色针状结晶,微溶于水,溶于乙醚及热水、苯、热乙醇。主要用途:用天有机合成。闪点:250℃
-
2,4-二硝基甲苯
2,4-二硝基甲苯为可燃助燃的毒害品,遇明火、高温易燃烧,与氧化剂混合,能成为爆炸性混合物。熔点:69.5℃,沸点:300℃,饱和蒸气压:13.33kPa(157.7℃),相对密度:[水=1]:1.52,相对密度:[空气=1]:6.27外观性状:黄色针状结晶,有苦杏仁味道,有毒,微溶于水、乙醇及乙醚,易溶于丙酮和苯。
-
2,4-二硝基(苯)酚钠
2,4-二硝基(苯)酚钠为可燃助燃的毒害品,有毒,受强烈撞击或遇热可能引起爆炸而分解放出有毒气体,遇明火能燃烧爆炸。熔点:144℃,相对密度:[水=1]:1.681(20℃),外观性状:黄色固体,能溶于水、乙醇、乙醚。
-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为最早发现的抗抑郁剂,曾广泛应用,经长期观察,疗效不很理想,且副作用大,故已少用。近年来似有复兴之势。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提高儿茶酚胺水平,促进新陈代谢,调节神经系统平衡,增强记忆功能。分为二类:一类为肼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以苯乙肼(phenelzinenareil)为代表药物;
-
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
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为可燃助燃的毒害品,受热分解出有毒气体;熔点:91~92℃,沸点:398~399℃(102.39kPa),外观性状:银白色有光泽的针状结晶,易溶于乙醇、乙醚、苯,难溶于冷水,遇光易变黑,久储结块。主要用途:用作环氧树脂的固化剂、橡胶的抗氧剂和防老剂,也用于测定钨和硫酸盐。
-
一级氯甲酸脂类
一级氯甲酸脂类(如:氯甲酸苯脂)为可燃助燃的毒害品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危险。沸点:95℃(2.67kPa)饱和蒸气压:1.73kPa(74℃)相对密度:[水=1]:1.25[空气=1]:1.0外观性状:无色油状液体。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
-
己二酰(二)氯
己二酰(二)氯为可燃酸性腐蚀品,有腐蚀性和毒性。沸点:105-107℃(0.266kPa)相对密度:[水=1]:1.2590外观性状:无色或淡色液体,久置或见光变成兰黑色溶液,能与乙醚、苯相混溶,遇水及乙醇分解。主要用途:用于树脂、医药、塑料制备及有机合成,也用于分析试剂。闪点:大于112℃
-
异丙稀基乙炔
异丙稀基乙炔为中闪点液体,遇热,明火,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爆炸危险。凝固点:-113℃沸点:-33-34℃相对密度:[水=1]:0.96[空气=1]:2.3外观性状:无色液体,微溶于水,能与丙酮,乙醇,苯和四氯化碳混溶;有催泪性。
-
正己醛
正己醛为高闪点液体,遇高温、明火、氧化剂有引起燃烧危险,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熔点:-56.3℃沸点:128.7℃饱和蒸气压:1.15kPa(20℃)相对密度:[水=1]:0.83[空气=1]:3.45外观性状:无色液体,有醛的气味,不溶于水,溶于苯、丙酮,易熔于乙醇乙醚。主要用途:用作增塑剂,以及用于橡胶树脂、杀虫剂的合成。
-
环辛稀
环辛稀为中闪点液体,易燃,遇热,明火,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爆炸危险。熔点:-12℃(顺);10.40KPa(反)相对密度:[水=1]:0.85外观性状:无色液体,能溶于乙醇,乙醚,可加叔丁基邻苯二酚作稳定剂。
-
甲基丙烯腈
甲基丙烯腈[抑制了的]为中闪点液体,遇火种、高温、氧化剂有燃烧爆炸危险;本品及燃烧产物均有毒。溶点:-35.8℃沸点:90.3℃饱和蒸汽压:5.33kPa(12.8℃)相对密度:[水=1]:0.80外观性状:无色易燃液体,易挥发;遇光聚合,不溶与于水,能溶于乙醚、乙醇和苯。主要用途:用于合成橡胶、弹性塑料和涂料等。
-
萤蒽
萤蒽为可燃其它腐蚀品沸点:367℃。饱和蒸汽压:1.33kPa(20℃)。相对水密度:[水=1]:1.252(0/4℃)。外观性状:黄绿色结晶或无色固体,常温下无味无臭,不溶于水,能溶于苯、乙醚。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染料、合成树脂和工程塑料等。
-
邻异丙基(苯)酚
邻异丙基(苯)酚为可燃其它腐蚀品,可燃,受热放出有毒气体。饱和蒸汽压:0.13kPa(56.6℃)。相对密度:[水=1]:0.99(25℃)。外观性状:无色到琥珀色液体,不溶于水,能溶于异己烷、甲苯、乙醇。主要用途:用作增塑剂、表面活性剂、香料合成中间体。
-
复方酒石酸苯茚胺片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本品具有抗过敏、镇痛、退热作用。用于治疗伤风感冒。用量用法:口服:1~3片/次,3次/日,饭后服。规格:片剂:每片含酒石酸苯印胺10mg、乙酰水杨酸0.16g、非那西汀0.16g、咖啡因15mg。
-
盐酸小檗安
药品说明书:别名:升白安,小檗胺外文名:Berbamine适应症:用于防治肿瘤病人由于化疗或放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苯中毒、放射性物质及药物等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用量用法:口服:成人每次50mg,1日3次,或遵医嘱。规格:片剂:每片25mg。
-
3-甲基-6-甲氧基苯胺
3-甲基-6-甲氧基苯胺为可燃助燃的毒害品,遇明火能燃烧,受热放出有毒气体。熔点:93~94℃(52~54℃),沸点:235℃(101.3kPa),[空气=1]:4.7,外观性状:白色针状或片状结晶,微溶于热水,能溶于乙醇、热石油醚、乙醚、苯。主要用途:用作染料中间体。
-
泛醌
泛醌又称辅酶Q(CoQ),为一类脂溶性醌类化合物,带有由不同数目(6~10)异戊二烯单位组成的侧链。其苯醌结构能可逆地加氢还原成对苯二酚化合物。是呼吸链中的氢传递体。
-
辅酶Q
泛醌又称辅酶Q(CoQ),为一类脂溶性醌类化合物,带有由不同数目(6~10)异戊二烯单位组成的侧链。其苯醌结构能可逆地加氢还原成对苯二酚化合物。是呼吸链中的氢传递体。
-
键角
分子中键和键之间的夹角叫做键角。有时用三个键之间构成的两面角数据,了解分子中原子是否在一个平面上。键角可通过光谱法、X射线结构分析进行实验测定,也可以用量子化学计算出来。键角除了跟成键原子性质、结合方式等因素有关外,还跟原子所连基团大小等空间因素有关。
-
合成气
合成气主要是以氧气加水蒸气作为汽化剂的方法。将纯氧气和水蒸气在加压下通过灼烧的煤,可使煤中的苯、酚(C6H5OH)等挥发出来,并生成一种气态燃料混合物,其体积分数约为40%H2、15%CO、15%CH4和30%CO2,称之为合成气。若将煤气中的CO和H2进行甲烷化反应:CO(g)3H2(g)=CH4(g)H2O(l);
-
Pictet-Spengler合成法
由苯乙胺与醛在酸催化下反应得到亚胺,然后关环,所得四氢异喹啉很容易脱氢生成异喹啉。芳环上需要有活化基团,才有利于反应,如活化基团在间位,关环在活化基团的对位发生,活化基团在邻位或对位则不发生关环反应。本合成法是Bischler-Napieralski合成法的改进方法,广泛用于合成四氢异喹啉。
-
2R-2-[(4-乙基-2,3-双氧代哌嗪基)甲酰胺]苯乙酸
分子式:C15H17N3O5用途:2R-2-[(4-乙基-2,3-双氧代哌嗪基)甲酰胺]苯乙酸为第三代氧哌嗪青霉素侧链中间体。
-
鱼藤素
理化性质:鱼藤素为晶体。旋光度-101°(苯)。可发生脱氢反应生成脱氢鱼藤素。来源:鱼藤素存在于毒灰叶(Tephrosiatoxicaria)、鱼藤(Derristrifoliata)和毕澄茄(Pipecubeba)的根中,以及浮氏灰叶(Tephrosiavogelii)的叶中。药理毒理:鱼藤素具有强刺激,吸人有毒!有杀虫活性。
-
1-乙炔
1-乙炔(属同类物质的还有:2-乙炔;3-己炔),中闪点液体,遇热,明火,强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爆炸危险。凝固点:-132℃沸点:71.4℃相对密度:[水=1]:0.72外观性状:水白色液体,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能溶于乙醇,乙醚和苯。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
-
1,3-环戊二稀
1,3-环戊二稀,中闪点液体高温时能强烈分解;遇高温,明火有引起燃烧爆炸危险,能与氧化剂发生反应。熔点:-85℃沸点:42.5℃相对密度:[水=1]:0.80外观性状:无色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苯;极易聚合;主要用途: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及制造农药杀虫剂氯丹等。
-
1,3-二氯-2-丙醇
1,3-二氯-2-丙醇,可燃助燃的毒害品可燃,遇明火、高温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危险。熔点:-4℃,沸点:174℃,饱和蒸气压:0.13kPa(28.0℃),相对密度:[水=1]:1.37,[空气=1]:4.45,外观性状:无色液体,能与乙醇、乙醚和苯混溶,不溶于水。主要用途:用作溶剂及用于有机合成。
-
2-硝基氯(化)苄
2-硝基氯(化)苄为可燃助燃的毒害品,遇明火能燃烧,受热放出有毒气体。熔点:48~49℃,外观性状:结晶,有催泪必及恶臭,不溶于水,能溶于乙醇、乙醚、乙酸,易溶于丙酮、苯。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
-
3-甲基-1-丁稀
3-甲基-1-丁稀为中闪点液体,遇热,明火,强氧化剂有引起燃烧危险;沸点:31.1℃凝固点:-168.5℃临界温度:191.6℃相对密度:[水=1]:0.63相对密度:[空气=1]:2.4临界压力:3.43MPa外观性状:无色易发挥的液体或气体,有不愉快气味;不溶于水,能溶于醇,醚,微溶于苯。爆炸极限:1.6%-9.1%闪点:-20℃自燃点:365℃
-
3,5-二甲基庚烷
3,5-二甲基庚烷为高闪点液体,易燃,遇热、明火、强氧化剂能引起燃烧。沸点:136℃,相对密度:[水=1]:0.723(20℃),相对密度:[空气=1]:4.42蒸气压:1.266kPa(25℃),外观性状:无色液体,不溶于水,能与乙醇、乙醚、丙酮、苯、和氯仿混溶。主要用途:用作气相色谱对比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