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虫
成虫(adultimago)是昆虫个体发育的最后一个虫态,此期性发育完全成熟。昆虫及蛛形纲,广义上的有气管类,称为成体。为幼虫、若虫的对应词。
-
壁虱
中胸小,其背板呈倒三角形,后部附着1对较大的椭圆形翅基。图1臭虫成虫(示背腹面)图2臭虫雄虫外生殖器两种臭虫形态的主要区别是温带臭虫前胸前缘凹陷深,两缘向外延伸成翼状薄边;图3两种臭虫的头部和前胸臭虫生活史及习性:臭虫生活在人居室及床榻的各种缝隙中,白天藏匿,夜晚活动吸血,行动敏捷,不易捕捉。
-
臭虫
中胸小,其背板呈倒三角形,后部附着1对较大的椭圆形翅基。图1臭虫成虫(示背腹面)图2臭虫雄虫外生殖器两种臭虫形态的主要区别是温带臭虫前胸前缘凹陷深,两缘向外延伸成翼状薄边;图3两种臭虫的头部和前胸臭虫生活史及习性:臭虫生活在人居室及床榻的各种缝隙中,白天藏匿,夜晚活动吸血,行动敏捷,不易捕捉。
-
完全变态
完全变态与无变态、不完全变态共同成为昆虫变态的一种形式。蛹的起源也就得以理解了。完全变态根据成虫与幼虫特征相差很远的胚胎发育(im-aginifugaleEntwicklung)的程度也有分为原完全变态(eoholometaboly、脉翅目的一部分)和其完全变态(euholometaboly,其余全部),另外还有多变态、复变态、隐变态的特殊例子。
-
黑尾叶蝉
黑尾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它以成虫和若虫群集于水稻茎杆下部刺吸汁液为害,影响水稻正常生长。严重时叶片平枯、稻株坐苗枯死,后期稻茎基部变黑、倒伏。还传播水稻普通矮缩病、黄矮病等多种病毒病,传播病害造成的损失往往比取食为害大得多。头大、尾尖。糯稻上发生量大于粳稻,粳稻上发生量又大于籼稻。
-
葡萄二星叶蝉
葡萄二星叶蝉发生与为害葡萄二星叶蝉又叫葡萄二星浮尘子,在我国葡萄产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葡萄叶片。若虫爬行敏捷,受惊则很快逃跑。幼虫和若虫多在叶背主脉两侧取食为害,经几次蜕皮后变为成虫。一般在5月中、下旬,在葡萄展叶后为宜,可喷2000—3000倍敌杀死、速灭杀丁、杀灭菊酯、功夫菊酯等触杀性强的菊酯类农药。
-
褐飞虱
取食时,成虫和若虫群集稻丛基部吸汁为害,唾液中分泌有毒物质,因而稻株不仅被吸食耗去养分,使谷粒千粒重减轻,秕谷粒增加,而且在虫量大时,引起稻株基部变黑、腐烂发臭褐飞虱识别成虫:雌雄均有长、短两种翅型。4毫米,雄虫2~常年长翅型成虫(初次虫源)在6月下旬迁入,7月上、中旬为成虫高峰,称为第一代成虫。
-
葡萄透翅蛾
葡萄透翅蛾发生与为害葡萄透翅蛾分布较广,据记载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苏、浙江及四川等省及京、津两市均有发生,主要为害葡萄,以幼虫蛀食枝蔓,造成枝蔓死亡。成虫羽化后不久即交尾产卵,卵散产于枝、蔓和芽腋间,每雌约产卵50粒,卵期约10天,卵孵化后幼虫多从叶柄基部蛀入新梢内为害,蛀孔处常堆有虫粪。
-
稻蓟马
稻蓟马是危害水稻的蓟马,以稻蓟马和稻管蓟马发生最为普遍,均属缨翅目,前者属蓟马科,后者属管蓟马科。初孵若虫多潜入未展开的心叶、叶鞘或卷叶内取食。3、4龄隐藏在卷缩枯黄的叶缘和叶尖内,不再取食,也不大活动,直至羽化。主攻若虫,兼治成虫”。③用40%乐果乳剂超低容量喷雾:每亩用药100毫升,加水200毫升。
-
葡萄白粉虱
葡萄白粉虱发生与为害白粉虱是七十年代传入的一种害虫,为害葡萄、苹果和柿等果树,还为害西红柿、莴菊等多种蔬菜和泡桐等林木树种。若虫在叶背面为害,3天内可以活动,当口器刺入叶组织后开始固定为害。(2)在温室内可引入蚜小蜂。(3)成虫对黄色有较强的趋性,可用黄色板诱捕成虫并涂以粘虫胶乐死成虫。
-
灰飞虱
属同翅日,飞虱科。寄主较广泛,除水稻外,还有麦类以及看麦娘、游草、稗等禾本科杂草。雄虫小盾片全为黑色;卵粒成簇或成双行排列,卵帽稍露出产卵痕,像一粒粒鱼籽状。5龄若虫体灰黄至黄褐色,腹部背面有灰色云斑。灰飞虱食性较广,抗寒力强,其越冬情况与褐飞虱、白背飞虱有所不同。长翅型成虫具趋光性和趋嫩绿习性。
-
中华稻蝗
卵囊表面为膜质,顶部有卵囊盖。6龄两翅芽已伸达腹部第3节中间,后足胫节有刺10对,产卵管背腹瓣明显。中华稻蝗在长江流域及北方地区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表层越冬,5月中下旬孵化,7、8月份羽化为成虫,9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以后成虫陆续死亡。田埂边发生重于田中间,因蝗虫多就近取食,且田埂日光充足,有利其活动;
-
异形吸虫病
疾病分类:消化内科疾病概述:异形吸虫病:由异形吸虫或横川后殖吸虫等所引起。由于异形吸虫多在十二指肠以下的肠道寄生,虫体很小,并可深埋在肠绒毛间,驱虫药一般不易见效。在螺体内经过胞蚴、雷蚴(1—2代)和尾蚴阶段后,尾蚴从螺体逸出,侵入鱼和蛙体内发育成囊蚴,终宿主吞食囊蚴后成虫在小肠寄生。
-
葡萄斑衣蜡蝉
葡萄斑衣蜡蝉发生与为害葡萄斑衣蜡蝉,在北方葡萄产区多有发生,零星为害。成虫和若虫均可跳跃,爬行较快,可迅速躲开人的捕捉。(2)抓住幼虫大量发生期喷药防治,可喷的药有:2000倍溴氰菊酯、功夫菊酯、速灭杀丁、灭扫利、天王星、菊马乳油、菊氧敌、辛硫磷等1000倍液或甲胺磷1500倍液,狠抓幼虫期防治,可收良好效果。
-
白背飞虱
主要为害水稻,也可为害小麦、高梁、玉米、茭白、甘蔗等。4.5毫米,灰黄色,头顶显著向前突出,前胸背板黄白色,中央有3条不明显的隆起线,小盾片中央黄白色,雄虫两侧黑色,雌虫两侧茶褐色,前翅半透明,两前翅会合线中央有一黑斑。每头长翅型雌虫可产卵300~白背飞虱对温度适应性较强,30℃或15℃时都可正常生长发育。
-
兽比翼线虫
龟和鳖可能是喉兽比翼线虫的转续宿主或中间宿主,当人生食或半生食了龟、鳖的肝、胆、血时,亦可被感染。除可以在痰液中检获成虫,粪便或痰液中检获虫卵外,气管镜检查亦可发现呼吸道壁附有虫体或囊包块,气管镜检冲洗液亦可检获成虫和虫卵。本病为人畜共患病,保虫宿主或传染源较多,以食草动物牛、羊、鹿较常见。
-
幼虫激素
保幼激素(juvenilehormone)是昆虫在发育过程中由咽侧体所分泌的一种激素。在幼虫期,能抑制成虫特征的出现,使幼虫蜕皮后仍保持幼虫状态;保幼激素又称咽侧体激素、幼虫激素。(3)提高卵巢的成熟作用。认为是破坏了前胸腺激素平衡的缘故。蝗虫的雌体具有促进由滤泡细胞形成卵黄和卵壳以及促进卵管基部卵囊形成的作用。
-
保幼激素
保幼激素(juvenilehormone)是昆虫在发育过程中由咽侧体所分泌的一种激素。在幼虫期,能抑制成虫特征的出现,使幼虫蜕皮后仍保持幼虫状态;保幼激素又称咽侧体激素、幼虫激素。(3)提高卵巢的成熟作用。认为是破坏了前胸腺激素平衡的缘故。蝗虫的雌体具有促进由滤泡细胞形成卵黄和卵壳以及促进卵管基部卵囊形成的作用。
-
JH
保幼激素(juvenilehormone)是昆虫在发育过程中由咽侧体所分泌的一种激素。在幼虫期,能抑制成虫特征的出现,使幼虫蜕皮后仍保持幼虫状态;保幼激素又称咽侧体激素、幼虫激素。(3)提高卵巢的成熟作用。认为是破坏了前胸腺激素平衡的缘故。蝗虫的雌体具有促进由滤泡细胞形成卵黄和卵壳以及促进卵管基部卵囊形成的作用。
-
蠓
雄蠓两眼相邻接,雌蠓两眼距离较远。腹部10节,雌蠓有尾须1对;图1蠓生活史蠓的生活史与生态蠓是全变态昆虫,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图1)。吸血蠓类交配时常有群舞现象。交配后吸血,约3~对成蠓出入的人房、畜舍和幼虫孳生地的沟、塘、水坑等环境用二二三、马拉硫磷或溴氰菊酯等进行滞留喷洒。
-
咽侧体激素
保幼激素(juvenilehormone)是昆虫在发育过程中由咽侧体所分泌的一种激素。在幼虫期,能抑制成虫特征的出现,使幼虫蜕皮后仍保持幼虫状态;保幼激素又称咽侧体激素、幼虫激素。(3)提高卵巢的成熟作用。认为是破坏了前胸腺激素平衡的缘故。蝗虫的雌体具有促进由滤泡细胞形成卵黄和卵壳以及促进卵管基部卵囊形成的作用。
-
卷叶虫
稻纵卷叶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全国各稻区均有分布。蛹:圆筒形,初为淡黄色,后转红棕色至褐色,腹部第5节至7节近前缘处,有一黑色细横隆起线,尾尖,上生8根钩刺。夜晚活动,有趋光性,对白炽灯光趋性较强。矮杆、阔叶、叶色嫩绿的品种,或灌水过深、施氮肥过迟,易引起水稻徒长与披叶,适于取食为害,通常发生严重。
-
白叶虫
稻纵卷叶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全国各稻区均有分布。蛹:圆筒形,初为淡黄色,后转红棕色至褐色,腹部第5节至7节近前缘处,有一黑色细横隆起线,尾尖,上生8根钩刺。夜晚活动,有趋光性,对白炽灯光趋性较强。矮杆、阔叶、叶色嫩绿的品种,或灌水过深、施氮肥过迟,易引起水稻徒长与披叶,适于取食为害,通常发生严重。
-
铁线虫病
疾病分类:肾脏内科疾病概述:铁线虫病是较为罕见的寄生虫病,成虫在自然界中营自由生活,偶可感染人体。本病逆女性多于男性。症状体征:寄生泌尿道的患者,以女性为多,均有明显的泌尿道刺激症,如下腹部疼痛、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放射性腰痛、会阴和阴道炎等,虫体排出后,症状缓解。
-
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全国各稻区均有分布。蛹:圆筒形,初为淡黄色,后转红棕色至褐色,腹部第5节至7节近前缘处,有一黑色细横隆起线,尾尖,上生8根钩刺。夜晚活动,有趋光性,对白炽灯光趋性较强。矮杆、阔叶、叶色嫩绿的品种,或灌水过深、施氮肥过迟,易引起水稻徒长与披叶,适于取食为害,通常发生严重。
-
黑蝇
概述:黑蝇是蚋的俗称。图1蚋生活史蚋的生活史与生态:蚋的发育为全变态(图1)。9龄,刚孵出的幼虫长约0.2mm,淡黄色,以后颜色变暗,成熟幼虫4~10周发育成熟。蚋与疾病的关系:吸血蚋类叮刺人造成骚扰,叮刺部位可引起皮炎,严重者可有强烈的超敏反应,继发感染,过敏性休克,有时还会并发“蚋热病”和过敏性哮喘。
-
驼背
5mm的小型昆虫,成虫深褐色或黑色,俗称“黑蝇”或“驼背”。幼虫:呈圆柱形,后端膨大。9龄,刚孵出的幼虫长约0.2mm,淡黄色,以后颜色变暗,成熟幼虫4~蚋与疾病的关系:吸血蚋类叮刺人造成骚扰,叮刺部位可引起皮炎,严重者可有强烈的超敏反应,继发感染,过敏性休克,有时还会并发“蚋热病”和过敏性哮喘。
-
棘口吸虫
棘口科(Echinostomatidae)吸虫种类繁多,全世界已报道的有600多种。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毛蚴侵入螺体后经胞蚴和2代雷蚴阶段后发育成尾蚴。实验室诊断常用粪便检查方法,如直接涂片法、沉淀法等,但由于多种棘口吸虫的卵在形态上都很相似,因此不易区分,若能获得成虫,则有助于定种。治疗可用吡喹酮或硫双二氯酚。
-
蚋
概述:蚋(blackfly)是昆虫纲双翅目长角亚目蚋科(Simuliidae)种类。图1蚋生活史蚋的生活史与生态:蚋的发育为全变态(图1)。幼虫:呈圆柱形,后端膨大。蚋与疾病的关系:吸血蚋类叮刺人造成骚扰,叮刺部位可引起皮炎,严重者可有强烈的超敏反应,继发感染,过敏性休克,有时还会并发“蚋热病”和过敏性哮喘。
-
桑蚕
桑蚕又称家蚕,简称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鳞翅目,蚕蛾科,学名为BombyxmoriLinnaeus,桑蚕起源于中国,由古代栖息于桑树的原始蚕驯化而来,与中国现今食害桑树的野桑蚕同源,染色体都是28对。整个世代只幼虫期摄食,并为蛹和成虫期的生命活动积贮营养。吐丝结茧是桑蚕适应环境而生存的一种本能。
-
阔节裂头蚴
概述:阔节裂头蚴(plerocercoidlarvaeofDibothriocephaluslatus或phyllobothriumlatum)为裂头属的裂头蚴,是寄生在鱼体内阔节裂头绦虫的第三期幼虫。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后,在15~当大鱼吞食含有裂头蚴的小鱼或鱼卵后,裂头蚴可侵入大鱼的肌肉组织内继续生存,直到终宿主食入带裂头蚴的鱼时,裂头蚴方能在其肠内经5周~
-
香蕉弄蝶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原形态:香蕉弄蝶,成虫体长30-35mm,展翅展75-85mm。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成虫产卵于香蕉、芭蕉叶上,以老熟幼虫在卷叶中越冬,翌年春季化蛹。性味:苦;寒归经:肝;胆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聤耳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吹耳。治化脓性中耳炎。摘录:《中华本草》
-
条虫病
条虫病是由条虫的成虫和(或)幼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寄生虫病。饮食卫生条件差地区发病率高,成年农民发病率高。2.猪肉条虫成虫妊娠节片脱落时,常随粪便排出,不引起肛门搔痒。有2.5 ̄25%病人因自体感染发生囊虫病时伴有相应的症状与体征。2.条虫病并发脑囊虫病时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B”或“C”。
-
白翅叶蝉
白翅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主要发生于黄河以南稻区,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小麦、大麦、甘蔗、玉米等作物。前胸背板中央有1个淡灰黄色菱形斑,斑的两侧各有1个小白点。成虫行动活跃、善飞,受惊则横行躲避或飞跃它处。若虫一般无跳跃能力,受惊则横行或斜走。生长发育的温湿度范围是温度20~白翅叶蝉防治参见黑尾叶蝉。
-
葡萄天蛾
葡萄天蛾发生与危害葡萄天蛾主要为害葡萄。成虫为大型蛾子,体长约45毫米,翅展80—100毫米,茶褐色,体背有一条灰白色线条自胸背直通腹末,前翅有荼褐色横纹数条,幼虫体长约80毫米,体绿色。虫口密度大时抓幼虫发生初期喷药杀死幼虫,可喷2000倍杀灭菊酯、功夫菊酯、敌杀死等或80%敌百虫、敌敌畏800倍液等。
-
巨颈带绦虫
巨颈带绦虫(Taenia.taeniaformis)又名带状带绦虫,带状泡尾绦虫等。中绦期幼虫称带状囊尾蚴或叶状囊尾蚴(Cysticercusfasciolaris)寄生在啮齿类动物的肝脏,特别在鼠类极为常见,幼虫偶可感染人类。鼠、兔等中间宿主吞食了虫卵后,六钩蚴在消化道逸出,钻入小肠壁,然后随血流到肝脏,经过2~3个月发育成链尾蚴。
-
犬复孔绦虫
节片破裂后虫卵散出,如被中间宿主蚤类的幼虫食入,则在其肠内孵出六钩蚴,然后钻过肠壁,进入血腔内发育。当终宿主犬、猫舔毛时吞食到病蚤,似囊尾蚴得以进入,然后在其小肠内释出,经2~犬复孔绦虫的致病与诊断人体感染后临床表现主要与感染的数量有关。诊断主要依靠粪便检查,发现虫卵或孕节即可确诊。
-
茶尺蠖
幼虫体表较光滑,腹部只有第6腹节和臀节上具足,爬行时体躯一屈一伸,俗称拱背虫、量尺虫、造桥虫等。大发生时常将整片茶园啃食一光,状如火烧。茶尺蠖的形态特征成虫体长约11毫米,翅展约25毫米。成熟幼虫体长26~翌年3月成虫羽化,第一代幼虫4月上中旬发生,可延续至5月上中旬。幼虫有吐丝下垂习性,4龄后暴食,食量大。
-
无变态
从成虫也进行脱皮和部分种类(如原尾目)随着成长而体节数目增加(称为增节变态ana-morphosis)等方面来看,表现与多足类及其他节肢动物在发生上具有极为相似的原始性质。无变态通常并不包括在不完全变态里,但根据成虫具有脱皮现象,所以与前变态合并,也可包括在古变态里。
-
直纹稻苞虫
直纹稻苞虫属鳞翅目,弄蝶科。识别成虫:体长16~5代,以幼虫在田边、沟边、湖边的芦苇、游草及茭白遗株上越冬,4月份羽化,第一、二代虫量少,对水稻为害不大,第三代幼虫在7、8月份为害中稻和单晚,8、9月份第4代幼虫为害双晚,常以4代幼虫越冬,秋季气温高的年份,可发生5代,以第5代幼虫越冬。8张叶片缀成一苞。
-
吸收式口器
鳞翅目成虫,半翅目成虫和幼虫,双翅目、蚤目的成虫的口器,是典型的吸收式口器。鳞翅目上颚退化、下颚的外叶(galea)显著延长而成喙。半翅目则上颚和下颚(仅内叶)尖锐延长,由坚强的上唇和下唇从背腹面包被着。蚤目及缨翅目、目的口器均属之。不论哪一种,在食道中部均附有强大的肌肉,起着唧筒那样的机能。
-
直纹稻弄蝶
直纹稻苞虫属鳞翅目,弄蝶科。识别成虫:体长16~5代,以幼虫在田边、沟边、湖边的芦苇、游草及茭白遗株上越冬,4月份羽化,第一、二代虫量少,对水稻为害不大,第三代幼虫在7、8月份为害中稻和单晚,8、9月份第4代幼虫为害双晚,常以4代幼虫越冬,秋季气温高的年份,可发生5代,以第5代幼虫越冬。8张叶片缀成一苞。
-
蛲虫感染
蛲虫感染是指在人体肛门周围或粪便及其他组织样本中检获蛲虫卵或成虫,而感染者未见相应临床表现。雌雄异体,雌虫体长8mm~卵自虫体排出时,卵内的胚胎已发育至多细胞期,部分卵已发育至蝌蚪期。100%)情况下,经约6h发育成感染期卵。当患者用手搔抓肛门周围皮肤,虫卵污染手指,再经口食入造成自身感染。
-
蜕皮素
蜕皮素是诱导昆虫、甲壳类等蜕皮、变态的激素。其主体物质是前胸腺激素(蜕皮激素、变态激素)。蜕皮激素是在蜕皮前的一定时间分泌的,它能促进皮肤上皮细胞的核酸、蛋白质合成,诱导有丝分裂,促进蜕皮的一系列反应。另种学说认为是作用于核膜或其它膜对其透性产生影响。
-
东方毛圆线虫
东方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orientalisJimbo,1914)成虫体纤细,无色透明,角皮具不明显的横纹,口囊不显着,咽管圆柱状,约为体长的1/7~尾端具交合伞,由左右两叶组成,有一对短粗交合刺,相等同型,末端有小钩。但因本虫常与钩虫感染混合存在,故难于确定哪些症状系由本虫而不是由钩虫所致。
-
大螟蛀茎夜蛾
大螟蛀茎夜蛾识别成虫:体长12~未老熟的越冬幼虫至次年春暖时,可转移食害大麦、小麦、油菜、蚕豆等作物。成虫白天潜伏于杂草丛中或稻丛基部,夜晚飞出活动,趋光性弱。产卵前期2~大面积种植甘蔗、玉米等作物的稻区,水稻与禾本科作物混栽的山区,芦苇、茭白较多的滨湖地区,以及杂交稻种植区,大螟的发生会加重。
-
阴道美丽筒线虫病
疾病描述美丽筒线虫(gongylonemapulchrum)寄生于人体阴道黏膜者较少,其中间宿主有金龟子、蟑螂、粪甲虫、蝗虫等昆虫,终末宿主主要为哺乳动物及其他反刍动物如牛、羊、马、驴、骡、骆驼、猪、猴、熊、鼠和刺猬等,人是偶然的终宿主。3.以0.5%的甲硝唑注射液100ml阴道冲洗后,阴道内放置甲硝唑200mg,1次/d。
-
休眠
休眠(dormancy)又称蛰伏,是指由不利环境引起的生命活动暂时停滞的现象。这种对生长发育并非不可缺少或直接由外因而引起的休眠,也可称为外因性休眠或非必需性休眠。滞育现象出现的重要前提,是生物体内的特殊发育和物质代谢的方式已经明确,在昆虫中是由内分泌系统所决定的.例如二化性的蚕;
-
葡萄虎蛾
葡萄虎蛾属鳞翅目,虎蛾科。幼虫:体长约40毫米,头部橘黄色,密布黑点,胴体灰白色,前端胸节较细、后部粗,前脑盾板和臀板橘黄色,胸部各节散布黑色毛瘤数十个而且大小不等,大瘤上着生白色毛,腹部每节两侧各有较大杏色圆斑1块。7—8月发生第二代成虫,8—9月发生第二代幼虫,9—10月以老幼虫入土作茧化蛹越冬。
-
栗蚕
栗蚕是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每年完成一个世代,以卵越冬。栗蚕的生长东北各省成虫于8月下旬开始羽化,9月上中旬大批羽化,下午5-8时为羽化最盛时刻。成虫白天不动,夜间开始活动,晨3-7时为交配盛期,交配约12小时离对,一般产卵于树干基部离地1m上下的树皮隙缝中,卵成块,每块卵数不一,少则数十粒,多则百余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