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2017年版)
基本信息:《毛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2017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在中华医学会网站发布。:1.血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减少2.脾大。抗酒石酸酶染色阳性5.骨髓活检见不同程度的网状纤维。3.切脾:不能承担克拉屈滨或CD20单抗费用,或有脾区剧烈疼痛、脾破裂者,可行脾切除术。
-
阴道粒细胞肉瘤
疾病别名阴道颗粒细胞肉瘤疾病代码ICD:C52疾病分类妇产科疾病概述阴道粒细胞肉瘤可见于复发的急性髓样白血病,并可和乳腺粒细胞肉瘤同时出现,也有因诊为阴道粒细胞肉瘤而予骨髓活检发现急性髓样白血病的报道。电镜观察,吉姆萨染色胞浆内可有嗜中性细颗粒。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组化和免疫组化检查。
-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
疾病代码:ICD:O99.0疾病分类:妇产科疾病概述: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或造血微环境受损,而造成的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病症。多数病例多部位骨髓增生低下,粒、红细胞减少、不易找到巨核细胞,非造血细胞如浆细胞、组织嗜碱性细胞、网状细胞、淋巴细胞增多。
-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绝大多数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增生程度在活跃以上,约10%左右的急性白血病发病时为全血细胞减少,外周血可无幼稚细胞,无肝脾淋巴结肿大,骨髓活检增生减低,幼稚细胞比例占5%~苯致慢性白血病主要为CML,未见CLL。②增生中度减低:造血细胞面积在15%~2.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阿地白介素(γIL-)治疗,阿糖胞苷(Ara-C)30~
-
白血病前期
绝大多数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增生程度在活跃以上,约10%左右的急性白血病发病时为全血细胞减少,外周血可无幼稚细胞,无肝脾淋巴结肿大,骨髓活检增生减低,幼稚细胞比例占5%~苯致慢性白血病主要为CML,未见CLL。②增生中度减低:造血细胞面积在15%~2.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阿地白介素(γIL-)治疗,阿糖胞苷(Ara-C)30~
-
冒烟性白血病
绝大多数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增生程度在活跃以上,约10%左右的急性白血病发病时为全血细胞减少,外周血可无幼稚细胞,无肝脾淋巴结肿大,骨髓活检增生减低,幼稚细胞比例占5%~苯致慢性白血病主要为CML,未见CLL。②增生中度减低:造血细胞面积在15%~2.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阿地白介素(γIL-)治疗,阿糖胞苷(Ara-C)30~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增多(MDS-EB)诊疗指南(2022年版)
(3)染色体核型分析::所有怀疑MDS的患者均应进行染色体核型检测,通常需分析≥20个骨髓细胞的中期分裂象,并按照《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ISCN)2013》进行核型描述。②平衡染色体异常:(t11;2011年修订的WPSS预后评分系统将评分依据中的红细胞输注依赖改为血红蛋白水平。(三)血液学改善。
-
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概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约50%患者在初诊时无症状;②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S);鉴别诊断: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血清维生素B12或叶酸减少,治疗后巨幼样变很快消失,骨髓活检无ALIP,有助鉴别。阿柔比星(阿克拉霉素)3~40%直接死于感染和出血。
-
老年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概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约50%患者在初诊时无症状;②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S);鉴别诊断: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血清维生素B12或叶酸减少,治疗后巨幼样变很快消失,骨髓活检无ALIP,有助鉴别。阿柔比星(阿克拉霉素)3~40%直接死于感染和出血。
-
老年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概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约50%患者在初诊时无症状;②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S);鉴别诊断: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血清维生素B12或叶酸减少,治疗后巨幼样变很快消失,骨髓活检无ALIP,有助鉴别。阿柔比星(阿克拉霉素)3~40%直接死于感染和出血。
-
儿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临床路径(2017年版)
(3)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骨髓活检+网状纤维染色、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检测、BCR-ABL激酶突变检测;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血液病恶性肿瘤基因筛查(五)治疗方案:参照患者既往治疗史、基础疾病以及突变情况选择TKI单药(如伊马替尼或达沙替尼)或联合化疗,回到慢性期后应尽快行allo-HSCT。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临床路径(2016年版)
现将上述共1010个临床路径一并在中华医学会网站(网址http://www.cma.org.cn/kjps/jsgf/)发布,供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参考使用。(2)肝肾功能、电解质、输血前检查,凝血功能;(3)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骨髓活检+网状纤维染色、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包括JAK2V617F突变,BCR/ABLP210、P190融合基因)检测;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临床路径(2016年版)
同时,要落实以下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2)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骨髓活检+网状纤维染色、细胞遗传学和JAK2V617F突变检测;(3)肝肾功能、电解质、促红细胞生成素、血型、输血前检查,凝血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对干扰素或羟基脲治疗不能耐受或耐药者,可以换用羟基脲或干扰素治疗。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临床路径(2016年版)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铁蛋白、ENA抗体谱、免疫球蛋白定量、血小板黏附和聚集试验、蛋白C、蛋白S、叶酸、维生素B12、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转铁蛋白及受体、促红细胞生成素(sEPO)、JAK2exon12、MPLW515L/K、CALRexon9基因突变筛查。对干扰素、羟基脲治疗不能耐受或耐药者,可应用阿那格雷。
-
儿童霍奇金病
疾病别名儿童何杰金病,儿童何杰金氏病,儿童淋巴网状细胞瘤疾病代码ICD:C81.7疾病分类儿科疾病概述霍奇金病(Hodgkin’sdiseaseofchildren)是淋巴网状组织的恶性肿瘤,常发生于一组淋巴结而扩散至其他淋巴结和(或)结外器官或组织。4.原发灶的部位原发于纵隔者比颈部者差,因后者能进行较彻底的放射治疗。1992年,0~
-
淋巴瘤引起的肾损害
疾病代码:ICD:N16.1*疾病分类:肾脏内科疾病概述:淋巴瘤(lymphoma)是与淋巴组织的免疫应答反应中增殖分化异常产生的各种免疫细胞有关,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4)肝脾肿大:NHL较HD病人常见肝脾肿大。②结节硬化型。②中度恶性:包括滤泡性大细胞型,弥漫性小裂细胞型,弥漫性大、小细胞混合型及弥漫性大细胞型。
-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疾病分类:血液科疾病概述:骨髓纤维化是骨髓发生不同程度弥漫性的纤维组织的增生本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起病缓慢,开始往往无症状或仅有乏力、体重下降等一般表现,以后主要表现为脾脏日益肿大和贫血,还可表现为低热、骨痛、出血及肝大等。测定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及Ph染色体以便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作鉴别。
-
骨髓浸润性贫血
①骨髓涂片:转移癌细胞体积大小不一,常为多个癌细胞聚集一团,可见双核或多核,核浆比例增大,染色质粗呈深蓝色,常有核仁,胞质蓝色。②骨髓病理切片:可见转移的肿瘤细胞及骨髓纤维化,转移癌细胞大多聚集成块状、片状、条索状,其形态与原发恶性肿瘤细胞相似。也无骨痛、骨质破坏等表现。
-
骨髓病性贫血
①骨髓涂片:转移癌细胞体积大小不一,常为多个癌细胞聚集一团,可见双核或多核,核浆比例增大,染色质粗呈深蓝色,常有核仁,胞质蓝色。②骨髓病理切片:可见转移的肿瘤细胞及骨髓纤维化,转移癌细胞大多聚集成块状、片状、条索状,其形态与原发恶性肿瘤细胞相似。也无骨痛、骨质破坏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