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祛湿散
《卫生宝鉴》卷十三:方名:祛湿散组成:蚕砂4两,薄荷半两。主治:干湿癣。《朱仁康临床经验集》:方名:祛湿散组成:黄柏末30g,白芷末30g,轻粉30g,煅石膏60g,冰片6g。功效:祛湿止痒。制备方法:先将轻粉、冰片研细,然后与其他药末研细极匀。附注:本方常与其他药膏混合后用,如五石膏、玉黄膏、湿毒膏等同用。
-
火激红斑
概述:火激红斑(erythemaabigne)亦称热激红斑,是由于局部皮肤反复暴露于不足以引起烧伤的高温刺激而引起的持久性毛细血管扩张性网状红斑,有时色素增加明显,称为火激网状色素沉着。如《外科启玄》火癍疮记载:“…火激皮炎;偶可发生水疱,轻度皮肤萎缩和角化过度。相关药品:氢醌、奥古蛋白、维A酸、氟尿嘧啶
-
祛湿药粉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方名:祛湿药粉别名:祛湿散组成:川黄连8钱,川黄柏8两,黄芩4两8钱,槟榔3两2钱。主治: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脓疱疮,婴儿湿疹。用法用量:一般丘疹样或有少量渗出液的皮损,可以直接撒扑或用鲜芦荟蘸药外搽,流水多或脓汁多者可用油调外用,暗红干燥脱皮者可用药粉配成软膏。
-
祛湿膏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方名:祛湿膏组成:祛湿散460g,玉黄膏1560g。功效:润肤止痒。主治: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初起。用法用量:薄涂皮损上。制备方法:调和成膏。
-
新五玉膏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方名:新五玉膏组成:祛湿散1560g,硫黄末150g,五倍子末150g,铅粉150g,玉黄膏2200-2500g。主治: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用法用量:薄涂皮损上。制备方法:先将四种药末研和,逐渐加入玉黄膏内调和成膏,嫌干可加入香油少许。
-
火激皮炎
概述:火激红斑(erythemaabigne)亦称热激红斑,是由于局部皮肤反复暴露于不足以引起烧伤的高温刺激而引起的持久性毛细血管扩张性网状红斑,有时色素增加明显,称为火激网状色素沉着。如《外科启玄》火癍疮记载:“…火激皮炎;偶可发生水疱,轻度皮肤萎缩和角化过度。相关药品:氢醌、奥古蛋白、维A酸、氟尿嘧啶
-
热激红斑
概述:火激红斑(erythemaabigne)亦称热激红斑,是由于局部皮肤反复暴露于不足以引起烧伤的高温刺激而引起的持久性毛细血管扩张性网状红斑,有时色素增加明显,称为火激网状色素沉着。如《外科启玄》火癍疮记载:“…火激皮炎;偶可发生水疱,轻度皮肤萎缩和角化过度。相关药品:氢醌、奥古蛋白、维A酸、氟尿嘧啶
-
防己关节丸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FangjiGuaijieWan标准编号:WS3-B-1540-93处方:防己150g白术100g茯苓150g甘草50g肉桂50g党参50g制川乌50g制法: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多单个散在,长梭形,直径约至50μm,壁厚,木化,纹孔有明显。功能与主治:祛湿散寒,健脾利水。
-
风湿药酒料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FengshiYaojiuLiao标准编号:WS3-B-0519-91处方:当归?100g红花100g桔梗100g独活100g牛膝100g甘草100g茜草200g老鹳草200g制草乌100g制草乌100g制法:以上十味,粉碎成粗粉,混匀,即得。用于四肢麻木,周身疼痛。用法与用量:每包药酒料加蔗糖30g,白酒250g浸泡七天后服用,一次10~
-
加味桂乌汤
处方:桂枝12克,白芍30克,丹参30克,制川乌9克,炙甘草9克。功能主治:祛湿散寒,温通经脉,化瘀止痛。主寒湿之邪,内传经络,气血瘀阻,经遂不通。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祝汉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