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针
口针为针灸治疗方法之一。是指针刺口腔黏膜上穴位,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疼痛性疾患、痿证,尤其治疗面神经麻痹等疗效较好。
-
虱
概述:虱(lice)是昆虫纲吸虱目(Anoplura)种类。吸血时以吸喙固着皮肤,口针刺入,靠咽和食窦泵的收缩将血吸入消化道。雄虱的寿命较短。虱吸食病人血后立克次体侵入虱胃上皮细胞并大量增殖,数天后上皮细胞破裂,病原即随同虱粪一同排出。故其传染是由于虱体被碾破后体液中的病原经伤口进入人体而致。
-
口针法
概述:针刺口腔中特定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叫口针法。6.头部区域:在下唇系带周围及口腔前庭粘膜组织上。11.消化区域:在舌下腔内。操作方法:患者坐位,张口,直刺或斜刺,不捻针、不行针,留针20~口针针感一般不明显,如出现明显针感应重新进针。(2)如患者出现头晕眩、恶心欲吐等晕针现象时,应立即起针,及时处理。
-
植物病毒病
植物病毒病是由植物病毒寄生引起的病害。如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病毒除夺取受侵染植物的一部分营养外,主要是可改变寄主植物的正常代谢过程,干扰或破坏其呼吸作用、、酶的活性,以及生长素和其他激素的代谢等。这类病毒一般均能以汁液传播,并引起花叶型症状,如黄瓜花叶病毒等。口针型相当于非持久性传毒;
-
头部独特针灸点穴按摩技法
《头部独特针灸点穴按摩技法》为书名。臧俊岐等编撰。上篇基础篇,概述了针灸点穴按摩的特点、原理和作用,头部经脉的概况,头部常用穴位的位置、主治及操作,扼要地阐述了毫针、三棱针、皮肤针、埋针、火针、耳针、头针、面针、眼针、鼻针、口针、灸法、点穴法、按摩法的操作,穴位定位、主治及注意事项等;
-
虎刺
《全国中草药汇编》:虎刺:拼音名:HǔC 别名:绣花针、伏牛花、千口针、针上叶、老鼠刺、鸟不踏、黄鸡脚来源:茜草科虎刺属植物虎刺DamnacanthusindicusGaertn.f.,以根或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鲜用或晒干。性味:甘、苦,平。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止痛。用于肝炎,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龋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