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33413-2016 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 震灾
GB/T18208.1地震现场工作第1部分:基本规定GB/T23796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类GB/T23797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虫GB/T23798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GB/T27774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通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厕所内墙壁及其周围可用0.025%溴氰菊酯、0.05%顺式氯氰菊酯等杀虫剂进行滞留喷洒。
-
WS/T 687—2020 病媒生物防制操作规程 居民区
参照GB/T23798计算鼠迹阳性率或路径指数。Da——防制后密度。表A.1居民区蜚蠊密度调查表(目测法)表A.2居民区蜚蠊密度调查表(粘捕法)表A.3居民区蝇类密度调查表表A.4居民区蚊幼虫密度调查表表A.5居民区成蚊密度调查表表A.6居民区鼠类密度调查表标准下载:WS/T687—2020病媒生物防制操作规程居民区
-
WS/T 688—2020 病媒生物防制操作规程 宾馆饭店
具体调查内容与指标如下:a)鼠类:调查记录室内有鼠粪、鼠尸、鼠洞、鼠道、啮痕、爪印等鼠迹的阳性房间数,以及挡鼠板、防鼠栅栏、地漏等防鼠设施的设置情况;5.3.4.6蜚蠊防制操作结束后,清除蜚蠊卵鞘和蟑迹。5.3.6.3地下管井可进行药物滞留喷洒,积水中投放灭蚊幼药剂。表C.3给出了宾馆饭店蝇类侵害情况调查表。
-
WS/T 689—2020 病媒生物防制操作规程 商场超市
3)检查挡鼠板、防鼠栅栏等防鼠设施建设合格情况,依据GB/T27770计算防鼠设施合格率。5.3.4.5强弱电间根据环境条件以合适方式投放抗凝血类杀鼠毒饵,定期检查。5.3.5.3库房采取化学防制措施时,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依据GB/T31719,对蜚蠊出没的墙面、地面等处进行滞留喷洒,辅以胶饵、粘蟑纸等进行持效灭蟑。
-
WS/T 691—2020 病媒生物防制操作规程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
c)调查办公生活区、仓储库区、核心加工区、辅助作业区等室内区域的蜚蠊成(若)虫、活卵鞘、蟑迹分布情况;库房内可沿墙根布放粘鼠板。表A.1室内外鼠类侵害情况及防鼠设施调查表表A.2鼠类室内粘捕法、室外夹夜法调查表表A.3鼠饵盗食率调查表附录B(资料性附录)蝇类调查表:表B.1给出了蝇类侵害情况及防蝇设施调查表。
-
WS/T 690—2020 病媒生物防制操作规程 餐饮服务场所
5.3.3.2食品库房门口设600mm高的挡鼠板。5.4.5防制后及时清理蟑迹、卵鞘、鼠尸等。表A.1鼠类密度及防鼠设施调查记录表表A.2蝇类密度及防蝇设施调查记录表表A.3蜚蠊侵害率及密度调查记录表(目测法)表A.4蜚蠊密度调查记录表(粘捕法)表A.5蚊虫密度调查记录表标准下载:WS/T690—2020病媒生物防制操作规程餐饮服务场所
-
GB/T 31716—2015 病媒生物危害风险评估应用准则与指南 大型活动
标准基本信息:ICS11.020C0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31716—2015《病媒生物危害风险评估应用准则与指南大型活动》(Principlesandguidelinesfortheriskanalysisofvector——Large-scaleactivity)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5年06月02日发布,自2016年01月01日起实施。
-
GB/T 31720—2015 病媒生物抗药性治理 总则
本标准适用于蝇类、蚊虫、蜚蠊等病媒生物的抗药性治理。3.2制定抗药性治理方案前首先应咨询杀虫药剂抗性治理和综合治理专家。3.4病媒生物控制应采用多种措施,制定的综合治理计划应包括化学的和生物的杀虫药剂、天敌、引诱剂和驱避剂的应用以及环境治理。4.2.4.2分区施药杀虫药剂品种应具有不同的毒理机制。
-
GB/T 31715—2015 病媒生物化学防治技术指南 滞留喷洒
标准基本信息:ICS11.020C0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31715—2015《病媒生物化学防治技术指南滞留喷洒》(Techniqueguideofchemicalcontrolforvector——Residualspray)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5年06月02日发布,自2016年01月01日起实施。OP表示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
-
GB/T 31714—2015 病媒生物化学防治技术指南 空间喷雾
标准基本信息:ICS11.020C0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31714—2015《病媒生物化学防治技术指南空间喷雾》(Techniqueguideofchemicalcontrolforvector——Spacespray)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5年06月02日发布,自2016年01月01日起实施。车停下时,应关闭热烟雾机。
-
WS/T 692—2020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臭虫
3.1.3.2臭虫迹密度计算:依据式(4)计算臭虫迹阳性率。3.2.2操作步骤:监测时间段,监测房间内宜有人员正常居住,将臭虫粘纸放置于臭虫经常栖息活动的场所,如床、沙发、家具周围等处,床和沙发应在与地面接触的四个角均放置粘虫纸,每个房间粘虫纸的放置数量根据房间内的家具摆放具体选择。
-
病媒生物
病媒生物(vector)又称媒介生物,是指能通过生物和(或)机械方式将病原生物从传染源或环境向人类传播的生物,主要包括节肢动物中的蚊、蝇、蜚蠊、蚤、白蛉、虱、蠓、蚋、蜱、螨和啮齿动物的鼠类等。
-
GB/T 31721—2015 病媒生物控制术语与分类
注:主要包括节肢动物中的蚊、蝇、蜚蠊、蚤、白蛉、虱、蠓、蚋、蜱、螨和啮齿动物的鼠类等。2.1.3蚊mosquito昆虫纲双翅目长角亚目蚊科种类。注:包括雌蚊的饱吸血液、胃血消化与卵的发育成熟和产出成熟的卵3个阶段。4.5.3.12毒饵foodbaits由杀鼠剂、诱饵和附加剂混合制成鼠类喜欢取食且能中毒致死的制剂。
-
GB/T 31719—2015 病媒生物综合管里技术规范 化学防治 蜚蠊
2.3胶饵gelbait;4.6.3使用方法对蜚蠊虫体或其栖息场所直接喷雾。20Ⅱ氟氯氰菊酯cyfluthrinPY0.5Ⅱ溴氰菊酯deltamethrinPY0.5Ⅱ地亚农diazinonOP20Ⅱ醚菊酯etofenproxPY5U马拉硫磷malathionOP50Ⅲ氯菊酯permethrinPY5Ⅱ甲基嘧啶磷pirimiphos-methylOP20Ⅲ残杀威propoxurC10ⅡaC为氨基甲酸酯,OP为有机磷,PY为拟除虫菊酯。
-
天津市爱国卫生工作条例
(五)组织动员全社会的爱国卫生活动;(二)宣传有关爱国卫生工作的规定和标准,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普及科学卫生知识;第三十九条被授予爱国卫生集体荣誉称号或者单项荣誉称号的单位或者个人,在爱国卫生检查评审中弄虚作假或者经复查不符合爱国卫生标准的,由授予单位撤销其荣誉称号。
-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有效防控病媒生物传播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全国爱卫会、卫生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订本规定。
-
WS/T 784—2021 登革热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标准
表A.1推荐使用的灭蚊幼剂有效成分类型剂型使用方法双硫磷有机磷颗粒剂撒施倍硫磷有机磷颗粒剂撒施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生物农药悬浮剂/可湿性粉剂喷洒吡丙醚昆虫生长调节剂颗粒剂/水乳剂撒施/喷洒S-烯虫酯昆虫生长调节剂悬浮剂喷洒注:使用时应选择在登记有效期内的产品。标准下载:登革热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标准
-
法规防治
法规防治(legislativecontrol)为病媒生物控制术语,是指为预防病媒生物的入侵、栖息、生长繁殖和扩散,以病媒生物防制法律、法规为依据,依法行政,强制性的防治病媒生物。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设区的市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方案的落实,组织实施免疫、消毒、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负责本地区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常见病原微生物检测。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
-
2011年全国农村环境卫生监测项目技术方案
蝇类密度按照《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类》(GB/T23796-2009)成蝇目测法进行;铅、镉的测定按照《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1-1997)或《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0-1997)或其等效方法进行。(三)质量控制。(二)上一年度全村人均纯收入元。
-
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卫生县标准
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六)辖区内健康教育网络健全,利用健康科普专家库、资源库和报纸、电视、网络等主要媒体,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四十)多措并举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提升人均预期寿命。
-
WS/T 693—2020 蚊虫生物防治技术指南 细菌杀幼剂
标准正文:蚊虫生物防治技术指南细菌杀幼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使用细菌杀幼剂(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和球形芽孢杆菌)防治蚊虫幼虫的作用原理、杀虫谱、剂型、施药方法和效果评价。6.1.5块剂:这类剂型的生物活性单位因制造商和技术基质不同而多样,一般依据块剂类型和生物活性能释放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30d~
-
农贸(集贸)市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指南
运输工具在转运后及时清洁消毒,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强调建立环境卫生管理、健康监测、分类卫生管理、全日制保洁等制度,提出市场内产品溯源、检验检测及综合评价等要求,压实场内开办者、经营者责任,建立健全农贸(集贸)市场常态化疫情防控制度。
-
启动阈值
启动阈值(actionthreshold)为病媒生物控制术语,是指启动某种控制措施时的病媒生物密度。
-
IVM
病媒生物综合管理(integratedvectormanagement;IVM)是指根据病媒生物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应用在生态系统管理实践中证明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和适宜技术,配合适当的政策与法规以及必要的人力和财政资源,建立各部门及各层次间的协调和合作机制,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把病媒生物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
-
诊断剂量
诊断剂量(diagnosticdose)又称区分剂量,是指能杀死敏感病媒生物种群99%或99.9%死亡率的剂量(浓度)或该剂量(浓度)的数倍,用以检测病媒生物种群的抗药性。
-
病媒生物综合管理
病媒生物综合管理(integratedvectormanagement;IVM)是指根据病媒生物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应用在生态系统管理实践中证明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和适宜技术,配合适当的政策与法规以及必要的人力和财政资源,建立各部门及各层次间的协调和合作机制,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把病媒生物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
-
抗药性
抗药性又称耐药性,是指生物(尤指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等药物产生的耐受和抵抗能力。目前,多认为抗药性的产生是微生物基因突变造成的。抗药性变异一旦产生,就可以传给后代,并可以转移给原来没有抗药性的敏感菌(参见”药物敏感试验”条),使抗药菌逐年增加。
-
触杀剂
触杀剂(contactinsecticide)是指通过接触病媒生物的体表皮进入生物体内使病媒生物中毒死亡的药剂。
-
国家卫生乡镇标准
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六)辖区健康教育网络健全,利用健康科普资源库、相关媒体和乡镇卫生院或相关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科普专业资源,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二十八)辖区内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职业病危害项目及时申报。
-
抗药性检测
抗药性检测(detectionforresistance)又称抗药性诊断,是指通过生物测定确定病媒生物对杀虫药剂敏感度变化、在蛋白质水平测定杀虫药剂靶标蛋白或解毒酶系的变化或在分子水平确定病媒生物体内抗药性基因变化,判断病媒生物种群是否对药剂的敏感度明显降低。
-
熏蒸剂
概述:熏蒸剂(fumigants)是指在常温下容易气化,具有杀死病媒生物作用的气体,可在密闭空间防治病媒生物的农药。溴甲烷为强烈的神经毒物。硫酰氟:硫酰氟又名熏灭净,无色无味的气体,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气体。对二氯苯:对二氯苯又名1,4-二氯苯,白色结晶体,有樟脑气味,性质稳定。
-
抗药性诊断
抗药性检测(detectionforresistance)又称抗药性诊断,是指通过生物测定确定病媒生物对杀虫药剂敏感度变化、在蛋白质水平测定杀虫药剂靶标蛋白或解毒酶系的变化或在分子水平确定病媒生物体内抗药性基因变化,判断病媒生物种群是否对药剂的敏感度明显降低。
-
抗性治理
抗性治理(resistancemanagement)是指采用适当的策略和措施防止或延缓病媒生物抗药性的形成和发展,以提高所用杀虫剂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
-
微生物农药
微生物农药(microbialpesticide)是指以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或经基因修饰的微生物活体为有效成分,防治病媒生物的生物源农药。抗生素杀菌剂井冈霉素是由上海农药所在江西省井冈地区发现的1株链霉菌开发成功的,它已成为我国农用抗生素产品的当家品种;农抗120是由中国农科院开发成功的抗生素杀菌剂。
-
毒力
致病菌致病性的强弱·毒力:毒力是指致病菌的致病性强弱。杀虫剂的毒力:毒力(toxicity)是指衡量杀虫药剂本身对病媒生物的生物活性的大小。
-
媒介生物
媒介生物(vector)又称病媒生物,是指直接或间接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通常指医学节肢动物和啮齿类动物,常见的媒介生物有蚊、蝇、蠓、蚋、虻、白蛉、蜚蠊、虱、蚤、蜱、螨、鼠等。在医学界,媒介生物为在传播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的疾病中起作用的生物,主要指吸血昆虫。
-
生殖滞育
生殖滞育(reproductivediapause)是指成虫繁殖前生殖腺停止发育的状态[参考资料]GB/T31721—2015,病媒生物控制术语与分类[S].。
-
卫生杀虫剂
卫生杀虫剂(insecticidesforpublichealth)是指防治人和动物生活环境以及自然环境中病媒生物的农药。
-
抗药性监测
抗药性监测(pesticideresistancemonitoring)是指对病媒生物抗药性发生、发展的时空变化进行检测,分析抗药性水平随时间、空间的变化。
-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第二十五条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应当载明编号、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经营项目、经营场所地址、发证机关、发证时间、有效期限。(八)违反本细则第八条,造成危害健康事故者处以1500元至2万元罚款:1.受害人数(不包括死亡)在1至10人者罚款1500元至3000元;6.酒吧、咖啡厅:新风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
生物源农药
生物源农药(biopesticide)是指直接利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或从生物体提取的物质作为防治病媒生物的药剂。
-
负交互抗药性
负交互抗药性(negativecross-resistance)是指病媒生物对一种杀虫药剂产生抗性时,对另一种杀虫药剂表现为更敏感的现象。
-
代谢抗药性
代谢抗药性(metabolicdetoxicationresistance)是指病媒生物对杀虫药剂代谢能力加强产生的抗药性。
-
天敌
天敌(predators)是指在自然界中某种专门捕食病媒生物或寄生在病媒生物体上而导致其致死的动物。
-
相对密度下降率
相对密度下降率(relativedensitydecreaserate)是指通过空白对照排除处理措施以外的其他因素影响后,处理前后病媒生物的密度对比的下降程度。相对密度下降率=(1-相关密度指数)×100%
-
绝对密度下降率
绝对密度下降率(absolutedensitydecreasedrate)是指处理前后病媒生物的密度对比的下降程度。
-
GB/T 31711—2015 卫生杀虫剂现场药效测定与评价 杀蚊幼剂
4.2.1.3.2对作用慢的药剂,如昆虫生长调节剂,应在施药7d后或更长时间之后记录幼虫、蛹的存活数以及蛹皮的数目,然后将蛹皮从容器内移除。试虫要求见4.2.1.2。5现场实验:5.1实验目的:测定杀蚊幼剂在自然孳生场所对蚊幼的相对杀灭率或相对羽化抑制率及持效期。水体面积≥150m2时沿孳生地每5m捞1勺,勺数应≥10勺;
-
WS/T 576—2017 卫生杀虫剂现场药效测定及评价 灭蝇饵剂
标准正文:卫生杀虫剂现场药效测定及评价灭蝇饵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灭蝇饵剂现场灭蝇效果测试和评价方法。GB/T23796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类3测试材料:3.1电子称(量程1g~3.4粘蝇带(400mm×35mm)或粘蝇纸(120mm×120mm以纸框覆盖多余胶体)。b)格栅法10只/栅;b)24h相对密度下降率≥85%。
-
胃毒剂
胃毒剂(stomachpoison)是指作用于病媒生物的胃等消化系统产生毒杀致死效果的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