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血站
中心血站(centralbloodstation)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在设区的市设置的血站。
-
WS/T 789—2021 血液产品标签与标识代码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血站提供的全血及成分血的血液产品标签。4血液产品标签设计要求:4.1标签元素内容要求:血液产品标签编码设计时,应包含下列标签元素:——献血码、产品码、血型、失效时间数据结构的条码及其可读性文本。——建议包含血量、采血时间、制备时间数据结构的条码及其可读性文本。——r:须保留供将来使用。
-
血站管理办法
一般血站包括血液中心、中心血站和中心血库。第四十九条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执业除应当遵守本办法第二章第二节一般血站的执业要求外,还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按照卫生部规定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的基本标准、技术规范等执业;(二)已被注消的血站,仍开展采供血活动的;
-
血站管理办法(暂行)
第六条血站设置:(一)血站分为血液中心、中心血站、基层血站或中心血库等,负责指定的服务区域的采供血工作。第二十八条血站在采集检验标本、采集血液和成分血分离时,必须使用有生产单位名称、生产批准文号和有效期内的一次性注射器和采血器材,用后必须在血液管理监督员监督下按规定及时销毁并作记录,避免交叉感染。
-
血站设置规划指导原则
《血站设置规划指导原则》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3年5月2日卫计生发〔2013〕23号印发,2005年印发的《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卫医发〔2005〕500号)同时废止。本指导原则适用于《血站管理办法》中的一般血站,包括血液中心、中心血站和中心血库。保障采血点建设,提高献血者招募能力和献血服务水平;
-
WS/T 825—2023 血站业务场所命名标准
GB18469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WS/T203输血医学术语WS399血液储存要求WS/T401献血场所配置要求3术语和定义:GB18469、WS/T203和WS/T4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1.2采供血场所包括但不限于献血服务、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隔离放行、血液储存发放和质量控制场所。血液成分的制备使用和质量保证指南.
-
WS 400—2023 血液运输标准
本标准不适用于造血干细胞等特殊血液成分的运输。按照GB15982规定的方法,对血液运输车辆内壁或运输箱的内壁进行生物学监测,内壁表面菌落数应小于或等于10CFU/cm2。B.3温控车辆箱体温度测定方法:根据温控车辆的长度和有效容积设置温度测点,不应少于5个,分2层或3层布置,均应分布在全血及成分血可能存放的位置。
-
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临床治疗方案(试行第三版)
或经临床专家综合评估需要进行血浆治疗的患者。有亚甲蓝过敏史的严禁使用经亚甲蓝病毒灭活血浆;主要输注不良反应类型包括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输血相关呼吸困难、过敏反应、输血相关低血压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感染性输血反应、其他/未知等。
-
WS/T 811—2022 血站信息系统基本功能标准
4通用功能:4.1总体框架:血站信息系统总体功能框架由献血者服务与健康检查、血液采集、血液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储存、发放与运输和质量管理等六部分组成。宜具备数据比对和趋势分析功能。对有制备时限的血液,如新鲜冰冻血浆、去白细胞血液、辐照血液、冰冻红细胞、浓缩血小板等应予以控制或提醒。
-
献血点
献血点(blooddonationroom)是指因采供血需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由血液中心或中心血站在本辖区内设置的献血点(室)。
-
全面推进血站核酸检测工作实施方案(2013—2015年)
(二)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发展。以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强化人才培养,加强信息化建设力度,提升检测服务能力和实验室管理水平。合理配置血站实验室检测资源,充分发挥血液中心技术示范以及质量监督作用,逐步形成以“血液中心加强质量控制、基层血站延伸采供血服务”的模式,即“质控上收、服务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