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岗龙
豆科植物龙须藤的茎·《中医大辞典》·过岗龙:过岗龙为中药名,出自《生草药性备要》,为《南宁市药物志》记载的九龙藤之别名。别名:过岗龙、猪蹄叉、黄开口、燕子尾、五花血藤。功能主治:功在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胃痛,小儿疳积。化学成分:茎皮含鞣质。水煎服或浸酒服,并煎水洗患处。
-
九龙藤
《南宁市药物志》·九龙藤:别名:九龙藤、过岗龙、猪蹄叉、黄开口、燕子尾、五花血藤。性味:苦、辛,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胃痛,小儿疳积。化学成分:茎皮含鞣质。马脚藤(《湖南药物志》),飞扬藤、羊蹄风(《广西药植名录》)。单叶互生,卵圆形,矩圆形或心脏形,长5~
-
过岗龙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GuoganglongPoan标准编号WS3-B-0919-91本品为过岗龙浸膏片。(2)取本品2片,除去糖衣,研细,加70%乙醇20ml,温热20分钟,滤过,取滤液1滴于滤纸上,在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黄绿色荧光,再滴加三氯化铝乙醇溶液(1→100)1滴,显蓝色荧光。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四肢痹痛,大骨节病等。
-
桂龙药酒
其他应符合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M)。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温肾补血。用于风湿骨痛,慢性腰腿痛,肾阳不足、气血亏虚引起的贫血、失眠多梦、气短、心悸、多汗、厌食,腹胀、尿频等症。50ml,一日2次。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检验所起草
-
活络止痛丸
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的水蜜丸或棕褐色的大蜜丸;用于风湿痹痛,手足麻木酸软。规格:每丸重5.6克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不良反应:注意事项:1.儿童慎用。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五花血藤
概述:五花血藤为中药名,出自《湖南药物志》,为《南宁市药物志》记载的九龙藤之别名。别名:过岗龙、猪蹄叉、黄开口、燕子尾、五花血藤来源及产地:豆科植物龙须藤Bauhiniachampionii(Benth.)Benth.的茎。性味:苦、辛,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胃痛,小儿疳积。
-
罗浮山风湿膏药
性状:本品为摊于布或纸上的黑膏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外伤肿痛。广东省药品检验所起草
-
痛肿灵
取豆叶九里香、桂枝、九里香、竹叶花椒、木香、猪牙皂、当归藤等七味,加乙醇500g,浸泡45天,滤过,将冰片、樟脑、薄荷脑加入滤液中使溶解。其余四方木皮等二十四味,加60%乙醇4500g,浸泡45天,滤过,滤液与上述滤液合并,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即得。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用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
金龙伤湿止痛膏
另取樟脑对照品120mg、薄荷脑对照品100mg、冰片对照品100mg与水杨酸甲酯对照品120mg,用醋酸乙酯溶解并稀释至3ml,作为对照品溶液,照气相色谱法(附录ⅥE)试验,柱长为2m,以聚乙二醇戊二酸酯为固定液,涂布浓度为2.5%,柱温130℃,气化温度160℃,分别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0.5μl,注入气相色谱仪。
-
桂龙药膏
性状:本品为深棕黑色至黑色的圆柱状或丸状药膏;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温肾补血。用于风湿骨痛,慢性腰腿痛,肾阳不足气血亏虚引起的贫血,失眠多梦,气短,心悸,多汗,厌食,腹胀,尿频等症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支分10次服,丸状一次1丸;2.凡脾胃虚弱,食入难化,呕吐泄泻,腹胀便溏、咳嗽痰多者不宜服用。
-
海蛇药酒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57页)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0μl,对照药材溶液约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用于肢体麻木,腰膝酸软,风寒湿痹。海蛇药酒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海蛇药酒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强身壮骨。
-
过山枫
豆科植物榼藤的茎藤·《中医大辞典》·过山枫:过山枫为中药名,出自《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南方草木状》记载的榼藤之别名。功能主治:功在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腰痛,跌打损伤。单叶互生;花瓣长方倒披针形,长约4mm,宽约1.5mm,花盘肉质,较平坦,全缘;性味:苦;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