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桃草
玄参科植物蚊母草带虫瘿的全草·《中医大辞典》·仙桃草:仙桃草为中药名,出自清·赵学楷《百草镜》。1.治内伤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子宫出血,肝胃气痛,疝气,痛经。2.治跌打损伤,骨折,痈肿,煎服并捣敷。药理作用:原儿茶酸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能明显降低心肌耗氧量。
-
接骨仙桃
春、夏之间,趁果实内寄生虫尚未逸出之前采收,将全草晒干或蒸过后晒干,使果实内寄生虫死亡,干燥保存。苞片线状倒披针形;治跌打损伤,咳嗽痰中带血,吐血,鼻衄,咽喉肿痛,肝胃气痛,疝痛,痛经。(《江西民间草药》)⑤治肝气胃气小肠疝症:仙桃草(有虫者)、金橘核、福橘核、荜澄茄各等分,为末,砂糖调丸绿豆大。
-
跳骨丹
在马钱子浸于童便中至25日时,将枳壳投入一齐浸渍,至24日时取出,再用清水漂2日,焙干研粉),羌活2两,独活2两,北辛2两,黄耆8两,红花2两,血竭4两,乳香4两,没药4两,台乌2两,狗脊4两,土鳖4两,三七4两,朱砂2两,骨碎补8两,潼蒺藜4两,自然铜4两(火煅,醋淬7次),飞天蜈蚣4两(产四川灌县者)。
-
仙桃草膏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XiantaoCaoGao标准编号WS3-B-0250-90本品为仙桃草制成的煎膏剂。制法取仙桃草100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次,合并煎液,静置,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0g加水溶化,滤过,与清膏混匀,浓缩成660g,即得。功能与主治活血止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及各种出血。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
水苦荬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苦荬:拼音名:ShuǐKǔMǎi别名:水仙桃草、仙桃草[云南、四川]、水接骨丹、接骨仙桃草、虫虫草、水莴苣、水对叶莲来源:为玄参科婆婆纳属植物水苦荬VeronicaanagalisaquaticaL.和芒种草V.undulataWall.,以带虫瘿果的全草入药。通常无毛,有的在花序轴、花梗、花萼、蒴果上有疏腺毛。活血止血。
-
小伤力草
概述:小伤力草为中药名,出自《安徽中草药》,为清·赵学楷《百草镜》记载的仙桃草之别名。1.治内伤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子宫出血,肝胃气痛,疝气,痛经。药理作用:原儿茶酸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能明显降低心肌耗氧量。木犀草素有止咳、祛痰、平喘作用。甘露醇有止咳作用。
-
长瓦韦
《*辞典》:长瓦韦: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拼音名:Ch nɡWǎW i别名:扎柏(藏名)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长瓦韦的全草。归经:入肝、心、肺经。功能主治:清热利尿,祛湿通络,消肿止血,解硫黄毒。②治白浊:长瓦韦配黄柏煎汤服。③治内伤吐血:长瓦韦配仙鹤草、仙桃草,煎汤服。
-
跳骨片
另取柚皮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含量测定:取本品20片,除去糖衣,精密称定,混合研匀,置具塞锥形瓶中,再精密称定,精密加氯仿50ml与浓氨试液2ml,轻轻摇匀,称重,于室温放置24小时,再称重,用氯仿补足减失的重量,充分振摇,滤过。可服绿豆汤或用肉桂粉1g冲服,即止。
-
地涩涩
《*辞典》:地涩涩:出处:《陕西草药》拼音名:D S S 别名:仙桃草、养皮草(《陕西中草药》)。原形态:小婆婆纳又名:百里香叶婆婆纳。花近白色,带蓝色条纹,花梗基部有披针形苞片;化学成份:全草含桃叶珊瑚甙0.16%,甘露醇0.45%。治跌打损伤,内有瘀血,外伤出血,月经不调,蛇咬伤。治汤火伤,口疮,顽疮。
-
金刀菜
《*辞典》:金刀菜:出处:《湖南药物志》拼音名:JīnDāoC i别名:珍珠风、臭常山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广东紫珠的茎叶。苞片披针形,细小;生境分布:生山坡林下。性味:酸涩,无毒。治吐血胸痛,偏头风,胃痛,外伤出血。附方:①治吐血胸痛:广东紫珠五钱,茜草三钱,仙桃草三钱,黄茅根一钱。偏左加女贞子三钱。
-
小婆婆纳
拼音名:XiǎoP P N 别名:百里香叶婆婆纳、仙桃草、地涩涩来源:玄参科小婆婆纳Veronicaserpyllifolia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东北、陕西、新疆、内蒙古。性味:甘、苦、涩,平。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血,解毒。主治月经不调,跌打内伤;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蛇咬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莲座叶通泉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莲座叶通泉草:别名:小仙桃草来源:玄参科莲座叶通泉草MazuslecomteiBonati,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四川、云南。性味:苦、微涩,凉。功能主治:消炎,清热,润肺止咳。主治感冒头痛,鼻塞,黄疸型肝炎,肺热咳嗽。
-
脱力草
出处:《江苏药材志》拼音名:TuōL Cǎo别名:野蚊子草(《苏南种子植物》),苍蝇花(《中药志》),水白参、白花壹瓶、小叶鲤鱼胆、瞿麦沙参、八月白、白花瞿麦、小仙桃草、白葫芦、蛇王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石竹科植物蝇子草的带根全草。治尿路感染,白带,痢疾,病后体虚,扭、挫伤。
-
岩莴苣
《*辞典》:岩莴苣:出处:《贵州草药》拼音名:Y nWōJ 别名:锈草、岩枇杷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岩莴苣的全草。生境分布:生于深山岩石上。性味:性温,味苦。功能主治:强筋壮骨,补虚,止咳,生肌,止血。用法用量:内服:泡酒服,3~注意:孕妇忌服。④治跌打损伤:岩莴苣、小马蹄草、红酸浆草、仙桃草、红牛膝各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