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猪肉
《*辞典》:野猪肉:出处:《食疗本草》拼音名:YěZhūR u来源:为猪科动物野猪的肉。躯体被有硬的针毛,背上鬃毛发达,长约14厘米,针毛与鬃毛的毛尖大都有分又。本动物的皮(野猪皮)、头骨(野猪头骨)、蹄(野猪蹄),睾丸(野猪外肾)、胆(野猪胆)、脂肪(野猪脂)、胆囊中的结石(野猪黄)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
野猪蹄
《*辞典》:野猪蹄:出处:《医林纂要》拼音名:YěZhūT 来源:为猪科动物野猪的蹄。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野猪肉条。功能主治:①《医林纂要》:祛风治痹。②《随息居饮食谱》:蹄爪补力更胜(野猪肉),一切痈疽不敛,多年漏疮,煨食。
-
通命丸
《外台》卷七引《古今录验》:方名:通命丸组成:大黄4两,远志(去心)4两,黄芩4两,麻黄(去节)4两,甘草(炙)4两,芒消3两,杏仁60枚(去皮尖),豉2合,巴豆50枚(去心皮,熬,别为脂)。用药禁忌:忌野猪肉、芦笋、海藻、菘菜。主治:虚劳百病,七伤六极,少气羸弱,不能饮食。
-
甘遂丸
《圣惠》卷八十八:甘遂丸:处方:甘遂1分(煨令微黄),雄黄半两(细研),石膏半两(细研,水飞过),牡蛎半两(烧为粉),巴豆半两(去皮心,绢囊盛,于淳酒中煮半日,取出焙干),丹砂半两(细研,水飞过),蕤仁2分(汤浸,去皮研入),麝香1分(细研)。功能主治:痃气。主治:鼻齆,及鼻塞不闻香臭,亦治息肉。
-
鹳骨丸
《圣惠》卷五十六:鹳骨丸:处方:鹳骨1两(涂酥、炙微黄),桂心3分,雄黄1两(细研、水飞过),麝香半两(细研),朱砂1分(细研),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蜈蚣1条(微炙)。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鹳善啖蛇,故其骨能疗尸疰,更以斑蝥、芫青、莽草、藜芦、蜈蚣、野葛等味汇入一方以毒攻毒。以知为度,至吐利。
-
还魂丸
《外台》卷一引《古今录验》:还魂丸:处方:巴豆(去心皮,熬)2两,甘草(炙)2两,朱砂2两,芍药2两,麦门冬2两(去心)。功能主治:伤寒4-5日,及数年诸癖,结坚心下,饮食不消,目眩,四肢疼,咽喉不利,壮热,脾胃逆满,肠鸣,两胁里急;飞尸鬼注邪气,或为惊恐伤瘦,背痛,手足不仁,口苦舌燥;
-
江南三十六疰丸
处方:雄黄(研)2分,麦门冬(去心)3分,皂荚(去皮子,炙)2分,莽草(炙)2分,鬼臼3分,巴豆(去心皮,熬)2分(一方不用麦门冬,用天门冬)。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转疰。注意:忌鲤鱼、野猪肉、芦笋。
-
藜芦丸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藜芦丸:处方:藜芦皂荚恒山牛膝各30克巴豆20枚制法:上五味药,先熬藜芦、皂荚色黄,合捣为末,蜜为丸,如小豆大。一日勿饱食。用药禁忌:忌野猪肉、芦笋、生葱、生菜、狸肉。《圣济总录》卷四十:方名:藜芦丸组成:藜芦(炙,去苗)1两,皂荚(酥炙,去皮子)1两,巴豆1两(去心皮膜,炒出油)。
-
野猪臛
处方:野猪肉1千克(细切)功能主治:治久痔下血不止,肛门肿满。用法用量:上药煮令烂熟,入五味,空腹时食。摘录:《饮膳正要》卷二
-
四物丸
《外台》卷十二引《范汪方》:组成:大戟5分((口父)咀,熬令色变),芫花4分(熬),杏仁1分,巴豆100枚(去皮心,熬)。主治:心腹积聚,食苦不消,胸胁满。用药禁忌:忌野猪肉、芦笋。《鸡峰》卷二十四:组成:荔枝核1两,橘子核1两,茴香1两,牵牛子半两(黑者)。制备方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匈奴露宿丸
《千金》卷十六:别名:露宿丸组成:礜石2两,桂心2两,附子2两,干姜2两。《外台》卷十二引《范汪方》:组成:甘草3分(炙),大黄2分,甘遂2分,芫花2分(熬),大戟2分(炙),葶苈子2分(熬),苦参1分,消石1分,巴豆半分(去心皮,熬)。主治:心腹积聚,膈上下有宿食留饮。用药禁忌:忌海藻、芦笋、菘菜、野猪肉。
-
顺流紫丸
《外台》卷八引《范汪方》:方名:顺流紫丸组成:当归1分,代赭1分,茯苓3分,乌贼鱼骨3分,桂心3分,肉苁蓉2分,藜芦5分(少熬),巴豆60枚(去心皮)。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紫丸专取代赭煅赤以镇心下痰澼,配以石膏之寒而化心下结热,并取半夏涤除痰饮,乌贼清理干血,桂心分解痰血,巴豆上涌冷涎,下破寒积。
-
飞尸走马汤
别名:走马汤、走马散、外台走马汤处方:巴豆2枚(去心皮,熬),杏仁1枚(去尖皮)。制法:上药取绵缠,捶令极碎。功能主治:引张仲景:寒疝;鬼击有尸疹者。中恶,心痛腹胀,大便不通。注意:忌野猪肉、芦笋。摘录:《外台》卷七引张仲景方
-
八毒大黄丸
《外台》卷三引《古今录验》处方藜芦2分(炙),大黄3分,朱砂5分,蜀椒4分,雄黄4分(研),巴豆4分(去皮,熬),桂心4分。功能主治天行病3-4日,身热目赤,四肢不举;产乳后伤寒,舌黄白,狂言妄语;温病以后,飞尸遁尸,心腹痛隔,上下不通,癖饮积聚,壅肿苦痛。注意忌生葱、野猪肉、芦笋、狸肉、生血物。
-
野猪头骨
《*辞典》:野猪头骨:出处:《纲目》拼音名:YěZhūT uGǔ来源:为猪科动物野猪的头骨。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野猪肉条。功能主治:《纲目》:治邪疟。附方:治积年下血:野猪头一枚,桑枝一握,附子一枚。同入瓶内煅过为末,每服二钱,粥饮空心服。(《圣惠方》)摘录:《*辞典》
-
野猪外肾
《*辞典》:野猪外肾:出处:《日华子本草》拼音名:YěZhūW iSh n来源:为猪科动物野猪的睾丸。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野猪肉条。功能主治:外肾和皮烧作灰,存性,为末饮下,治崩中带下,并肠风泻血及血痢。
-
野猪脂
《*辞典》:野猪脂:出处:《食疗本草》拼音名:YěZhūZhī别名:野猪膏(孟诜)。来源:为猪科动物野猪的脂肪。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野猪肉条。功能主治:①《食疗本草》:主妇人无乳。②《日华子本草》:悦色,并除风肿毒疮、疥癣。附方:令妇人多乳:野猪膏炼令精细,以二匙和一盏酒服,日三服。
-
走马汤
别名:走马汤、走马散、外台走马汤处方:巴豆2枚(去心皮,熬),杏仁1枚(去尖皮)。功能主治:引张仲景:寒疝;中恶,心痛腹胀,大便不通。用法用量:走马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走马散(《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八)、外台走马汤(《金匮要略方论》卷上附方)。
-
牵马丸
《外台》卷三引《古今录验》:方名:牵马丸组成:附子1枚(炮),藜芦1两(炙),桂心1两,巴豆1两(去心皮,熬)。用法用量:每服2丸,空腹服。热在膈上不下,饮半升热饮,吐之后下,下部疮自愈。制备方法:上捣筛,研巴豆如膏,和散,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药禁忌:忌野猪肉、生葱、狸肉、芦笋。
-
神秘丸
《医统》卷八十:方名:神秘丸组成:斑蝥(去头足,秫米炒)1分,薄荷3分。制备方法:上为末,鸡子清为丸,如梧桐子大。《外台》卷十三引《古今录验》:方名:神秘丸组成:大黄4两,消石3两(熬),巴豆(去心皮,熬)2两,雄黄(研)2两。主治:鬼疰邪忤,飞尸疰击,犬马啮,蜂蛇毒螫。用药禁忌:忌野猪肉、芦笋。
-
野猪肉羹
《养老奉亲》:方名:野猪肉羹组成:野猪肉1斤(细切),葱白1握,米2合(细研)。主治:老人五痔,久不俞,生疮痛者。用法用量:煮作羹,五味调和,加椒、姜。空心渐食之。常作极效。
-
小消化水丸
《外台》卷二十引《古今录验》:方名:小消化水丸别名:小消化丸组成:芫花1两(熬),甘遂1两(熬),大黄1两,葶苈1两(熬),巴豆40枚(去心皮,熬,研)。主治:水病,通身微肿,腹大,食饮不消。制备方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药禁忌:忌芦笋、野猪肉。附注:小消化丸(《圣济总录》卷八十)。
-
鲍鱼
鲍鱼的别名鳆鱼、鲍螺、九孔、紫鲍、盘鲍、大鲍、石决明、白戟鱼、阔口鱼、白冀、鲴鱼、明目鱼鲍鱼使用提示每次1个鲍鱼的营养价值1.鲍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有较多的钙、铁、碘和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4.鲍鱼有调经、润燥利肠之效,可治月经不调、大便秘结等疾患;与鲍鱼相克的食物鲍鱼忌与鸡肉、野猪肉、牛肝同食。
-
野猪黄
《*辞典》:野猪黄:出处:《唐本草》拼音名:YěZhūHu nɡ来源:为猪科动物野猪胆囊中的结石。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野猪肉条。性味:①《唐本草》:味辛甘,平,无毒。功能主治:治癫痫,惊风,血痢,金疮。②《本草拾遗》:主金疮,血痢。③《日华子本草》:治恶毒风,小儿疳气,客忤,天吊。外用:研末敷。
-
野猪皮
《*辞典》:野猪皮:出处:《纲目》拼音名:YěZhūP 来源:为猪科动物野猪的皮。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野猪肉条。功能主治:《纲目》:烧灰,涂鼠瘘恶疮。摘录:《*辞典》
-
桑耳丸
主治:留饮宿食。用药禁忌:忌野猪肉、芦笋。《圣济总录》卷一五一:方名:桑耳丸组成:桑耳1两半,菴(艹闾)子1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芎藭1两半,人参1两半,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半,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白芍药1两半,大黄(锉,炒)1两,生干地黄(焙)1两,甘草(炙)半两。
-
鲶鱼
鲶鱼的别名胡子鲇、塘虱鱼、肥鱼、鲇鱼、胡子鲢、黏鱼、生仔鱼、鲼鱼鲶鱼使用提示每次约100克鲶鱼的营养价值鲇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特别适合体弱虚损、营养不良之人食用。2.鲇鱼为发物、痼疾、疮疡患者慎食。鲇鱼是催乳的佳品,并有滋阴养血、补中气、开胃、利尿的作用,是妇女产后食疗滋补的必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