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皮
《*辞典》:麻皮:出处:《纲目》拼音名:M P 来源:为桑科植物大麻茎皮部的纤维。性味:《本草汇言》:入手阳明、足太阴经。①《唐本草》:沤麻汁(浸泡大麻秆的水),止消渴,治瘀血。②《纲目》:破血,通小便。(《王仲勉经验方》接骨方)②治热淋,小腹胀满急痛:麻皮一两,甘草三分(炙微赤)。
-
南赤瓟
拼音名:NánChìPáo别名:野冬瓜、球子莲、地黄瓜、麻皮栝楼、野瓜蒌、乌瓜、苦瓜蒌、秦岭赤瓟、野丝瓜、丝瓜南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南赤瓟的根或叶。花萼密生淡黄色柔毛,花萼筒宽钟形,上部宽5-6mm,裂片卵状披针形,先端急尖,3脉;薄壁细胞有小方晶,长2-16 m,并含淀粉粒,单粒直径可达96 m。消食化滞。
-
一拈膏
《普济方》卷四十九引《危氏方》:方名:一拈膏组成:酸石榴、水银。功效:乌髭须。用法用量:指蘸拈白发即黑。制备方法:用酸石榴结成时,就枝上将石榴开1小孔,倾水银于中,却将原皮封之,以麻皮缠定,用牛粪泥封了,候经霜摘下倾出,以猪胆皮裹。
-
神圣羊肝饼
《穷乡便方》:方名:神圣羊肝饼组成:人参3钱,木香3钱,白芷3钱,石决明(火煅)5钱,白术5钱,全当归5钱。用法用量:每1饼用山羯黑羊肝1具,竹刀批开去净白筋膜,将1饼火烘,再捏数片薄饼入肝内,麻皮缠住,用二和淘粟米泔水砂锅煮熟,连汤服之。如不肯服,晒干为末,和麦面于砂锅中烙焦饼食之。
-
捻须膏
《医方类聚》卷八十三引《必用金书》:方名:捻须膏组成:酸石榴。功效:乌须。用法用量:以猪胆裹蘸捻。制备方法:酸石榴未结成时,就枝上开一窍,置水银于中,却将原皮封之,以麻皮缠定,用牛粪泥封了,候经霜摘下,倾出。
-
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术
操作名称: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术适应证: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术适用于:1.以疼痛为主的疾病,如:肾绞痛、交感神经疼痛、灼性神经痛、幻肢痛等。2.术前开放静脉,术中监测同胸交感神经节阻滞术。4.通过影像显示器显示穿刺针的位置,再次调整穿刺针的进针方向、深度,直至确认针尖触及到椎体前外侧的交感神经节,不需寻找异感。
-
盆腔出口坐骨神经阻滞术
名称:盆腔出口坐骨神经阻滞术适应证:盆腔出口坐骨神经阻滞术适用于:1.间歇性坐骨神经痛、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及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综合征。禁忌证:1.注射(穿刺)局部皮肤感染或炎性病灶。3.继发性坐骨神经痛为相对禁忌证。2.一旦出现向下肢放射性异感,应即刻停止进针,且应少许退针后再注药,以防刺激神经引发水肿变性。
-
腋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术
注意注药后,注射器内应保留3ml局麻药,待退针至皮下时将剩留的局麻药注入,以阻滞肋间臂神经。2.腋路臂丛不会导致膈神经麻痹、气胸及全脊麻,也不会引致迷走神经、喉返神经、交感神经阻滞所发生的症状。5.腋动脉、腋静脉穿刺时刺破率较高,易引起局部血肿,使再次穿刺时定位困难。
-
跌仆损伤急救散
处方:当归尾(酒洗)7钱,自然铜(醋煅7次)7钱,桃仁(去皮尖)7钱,红花7钱,陈麻皮3钱,地鳖虫(烧酒浸,焙)5钱,骨碎补(酒洗,蒸)2钱,大黄(酒洗)2钱,乳香(去油)5分,没药(去油)5分,胎儿骨5分,血竭5分,朱砂5分,雄黄5分,麝香5分。如骨折瘀血攻心,用药8厘,酒调灌之,其伤骨自上而愈。
-
膈神经阻滞术
名称:膈神经阻滞术适应证:膈神经阻滞术适用于:1.顽固性呃逆。3.穿刺时术者用左手拇指、示指捏起胸锁乳突肌,右手持穿刺针经皮丘沿胸锁乳突肌和前斜角肌的肌间沟平行、缓慢进针,在胸锁乳突肌下面向后内方向刺入深度约2.5~3.防止穿刺过深损伤食管或气管。5.注药前应反复回吸,防止误入血管,引起局麻药毒性反应。
-
北亭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三处方白矾1两(别研),乳香1两(别研),黄连(去须)1两(取末),硇砂半两(别研),全蝎1钱(取末)。制法上药用大鲫鱼1枚,去肠并鳞,入药末在内,湿纸裹,麻皮缠,盐泥固济,文武火煨熟,去泥纸,却用慢火炙焦,同为细末。功能主治肠风痔漏,积年脓血不干。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粟米饮调下。
-
鲫鱼丸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五《仙拈集》卷四:鲫鱼丸:处方:大鲫鱼(去肠肚)1尾,鼠粪7钱,大风子5钱,巴豆3钱。功能主治:内消瘰疬。摘录:《仙拈集》卷四《圣济总录》卷一二七:方名:鲫鱼丸组成:鲫鱼3寸(去肠,以和皮巴豆填满腹中,麻皮缠,以一束干草烧,烟尽研细)。制备方法:粳米粥为丸,如绿豆大。
-
开明饼子
处方:乌贼鱼骨半斤,黄蜡3两。制法:上乌贼鱼骨为细末,熔黄蜡共为丸,捏如小钱大。功能主治:夜眼。用法用量:每服1饼,用猪肝2两,竹刀子批开,置药在肝内,用麻皮扎定,米泔水半碗煮熟,先食肝,次用原煮药汤食后送下。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
中虚丹
《魏氏家藏方》卷六:方名:中虚丹组成:朱砂6钱(悬胎,酒煮1伏时,如酒干,旋添熟酒煮之,温水浴净),附子2枚(1两2钱净者,各切作4片,剜作盒子,分入煮了,辰砂在内,用线扎定。主治:心血耗散,心志不宁。制备方法:上将附子(去皮脐)为末,辰砂别研细,4味拌研令和,度药末多少,用干山药末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直肠和肛门神经丛阻滞术
操作名称:直肠和肛门神经丛阻滞术适应证:直肠和肛门神经丛阻滞术适用于:1.痔核、直肠和肛门神经阻滞术。2.有严重出血倾向者。准备:1.体位患者取截石位或膝胸卧位。3.常规皮肤消毒。方法:用长3cm、7号针在12、3、6、9点钟处分别注射局麻皮丘,经皮丘至黏膜各注入局麻药5ml,再将所注射的局麻药皮丘连成皮下环状。
-
阴部神经阻滞术
准备:1.患者准备:患者体位取截石位。2.常规皮肤消毒。2.经皮阴神经阻滞确认一侧坐骨结节和肛门间做局麻皮丘。插入直肠或阴道内的示指触及坐骨棘作为引导,用10cm长、7号局麻针,经会阴软组织将针刺达坐内棘下方,注射局麻药5ml,阻滞股后侧皮神经的会阴支。注意事项:1.操作中应注意防止进针过深刺入直肠引起感染。
-
锁骨下血管旁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术
操作名称:锁骨下血管旁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术适应证:锁骨下血管旁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术适用于:1.上肢及肩部并存疼痛者。2.肺气肿或呼吸功能不全。准备:1.患者准备患者体位为仰卧位头偏向对侧,手臂平贴身体旁并尽量下垂,以使锁骨和肩部压低。方法:1.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皮肤,穿刺点做局麻皮丘。2.取长5cm,7号穿刺针。
-
斜角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术
2.肺气肿或呼吸功能不全。3.术者右手持穿刺针,从穿刺点垂直刺入皮肤后,取向对侧脚跟方向(向内、向后、向下)进针,一般进针2cm左右常可引发异感出现,固定好针头,回抽无血、无液、无气后即可注药,注药时也可用手指压迫穿刺点上部的肌间沟以使药液向下方扩散,阻滞完全。1000μg,急性期酌加地塞米松5mg或曲安奈德10~
-
腋神经阻滞术
操作名称:腋神经阻滞术适应证:腋神经阻滞术适用于:1.肩关节后下部、腋后部、上臂外侧、三角肌处疼痛治疗。(2)确定肩峰为A点,大圆肌与肱三头肌长头交点为B点,A、B两点连线中下1/3交点处为穿刺点。方法:1.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皮肤,穿刺点做局麻皮丘。穿刺时应切记针尖应直对喙突方向进针,不要过深。
-
夺命救生散
处方:桑白皮1两,白茯苓1两,杏仁1两,枳壳1两,人参1两,桃仁1两,陈皮(焙)1两,秦艽(净)1两,白芷1两,麻黄(去节)两半,柴胡两半,甘草(炙)半两,附子(炮)半两,桂心(生)半两,槟榔半两,肉豆蔻3分,当归(洗,焙)2两,麝3钱。功能主治:大小传尸,肺痿骨蒸,酒色食气,诸劳。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
-
敷贴接骨丹
处方:南星4个木鳖子仁90克没药15克(另研)官桂30克乳香15克功能主治:主治跌打骨折。用法用量:上药研末,生姜去皮1片捣汁,入米醋少许,白面糊调药,摊纸上,贴伤处,以帛缚之夹定,麻皮缠之。摘录:《古今医统》卷七十九
-
茯神丹
《杨氏家藏方》卷九:茯神丹:处方:朱砂半两(光明成颗块者),猪心1枚。功能主治:小便白浊,梦遗漏精,日久不愈。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九《普济方》卷四○一引《医方妙选》:方名:茯神丹别名:茯神丸组成:茯神1两,当归1两,麦门冬(去心)1两,人参半两,黄芩半两,草龙胆半两,桃仁(汤浸,去皮,炒)半两。
-
光明夜灵散
处方:石决明(煅复煮)2钱,夜明砂(另研)2钱,猪肝1两(生用,如不食猪,以白羯羊肝代之亦可)。制法:上药和匀,以竹刀切肝作2片,以药铺1片,以1片合之,用皮纸包住,又用麻皮缠定,勿令药出,淘米泔水1大碗贮瓷罐内,不犯铁器,入肝药于中煮至小半碗。功能主治:目至夜便昏,虽有灯月,亦不能视。
-
活鳖煎
摘录:《鸡峰》卷十《普济方》卷二二八引《指迷方》:方名:活鳖煎组成:附子(去皮脐)半两,白术半两,当归半两,人参半两,枳壳半两,桃仁半两,杏仁半两,三棱半两,陈橘皮半两,白芷半两,茯苓半两,甘草半两,秦艽半两,柴胡半两,桑白皮半两,阿胶半两,麻黄半两,官桂半两,槟榔1个,豆蔻1个。
-
急救散
处方:当归尾(酒洗)7钱,自然铜(醋制7次)7钱,桃仁(去尖)7钱,红花7钱,陈麻皮3钱,土鳖虫(酒洗,浸,焙)5钱,骨碎补(酒蒸)2钱,大黄2钱,乳香(去油)5分,没药(去油)5分,老鹰骨5分,血竭5分,朱砂5分,雄黄5分,麝香5分。功能主治:跌打损伤。如骨折瘀血攻心,用药8厘,酒灌之,其伤自愈。
-
接骨九炼丹
别名:接骨丹处方:粪窖内多年瓦片。制法:上用长流水洗净,炭火煅通红,好米醋内渍9次,碗覆于地上去火毒,研末,1两,加五加皮末、男子发灰、麻皮灰各5钱,和匀。功能主治:手足骨折。用法用量:接骨丹(《种福堂方》卷四)。摘录:《疡科选粹》卷八
-
决明夜灵散
概述:决明夜灵散为方剂名,出自《原机启微》卷下方。处方:石决明粉、夜明砂粉各二钱,生猪肝一两。石决明(另研)夜明砂(另研)各6克猪肝30克(生用,不食猪者,以白羯羊肝代)功能主治:主治夜盲症。上二药和匀,以竹刀切猪肝作两片,将药末铺在一片肝上,以另一片合之,麻皮缠定,不使药末漏出。
-
腰椎旁神经阻滞术
操作名称:腰椎旁神经阻滞术适应证:1.用于外伤后疼痛,包括骨折等。3.用于原发性神经痛及继发性神经痛,如椎间结核、转移瘤、退行性腰椎病、强直性脊柱炎等压迫或刺激椎间神经所致的疼痛等症。2.注气无阻力,回吸无血或脑脊液即可注药5~注意事项:该穿刺部位位于腰椎间孔阻滞术和腰神经丛阻滞术之间。
-
胸椎椎旁神经阻滞术
操作名称:胸椎椎旁神经阻滞术适应证:胸椎椎旁神经阻滞术适用于:1.用于肋间神经痛、肋骨骨折、带状疱疹、胸部外伤疼痛等症的治疗。准备:胸椎旁卧位穿刺法病人取侧卧或俯卧位。10cm长、7号腰麻穿刺针。1.5cm处,然后将针退至皮下,改变进针方向沿椎板外缘或向外移0.5cm。回吸无血、无气、无脑脊液,即可注射局麻药6~
-
颈浅丛神经阻滞术
名称:颈浅丛神经阻滞术适应证:颈浅丛神经阻滞术适用于:1.颈部不需肌松的浅表手术麻醉。2.取长5cm,7号穿刺针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进针,当穿刺针遇有轻微阻力时,说明针尖位于胸锁乳突肌的筋膜部,亦即颈浅丛神经穿出部,回吸无血后,即可注射局麻药,使局麻药分布于颈阔肌表面,可以保证皮肤麻醉完全,一般进针1~
-
颈深丛神经阻滞术
名称:颈深丛神经阻滞术适应证:颈深丛神经阻滞术适用于:1.适用于颈部手术麻醉,如甲状腺手术、锁骨骨折固定、颈动脉内膜剥除、颈椎病及颈深部软组织手术。3cm之间,表示针尖已触及横突后结节,患者可有酸胀感,回吸无血、无脑脊液后即可注药。亦可应用2%普鲁卡因30ml+1%丁卡因4ml+NS6ml加1∶1000肾上腺素0.1~
-
颈椎椎旁神经阻滞术
2.中、下段阻滞用于治疗颈肩痛和上肢根性痛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准备:根据方法不同准备:1.患者准备(1)颈后入路法患者体位:取俯卧位、胸下垫一薄枕,颈部前屈。方法:1.颈后入路法:(1)常规皮肤消毒、戴无菌手套、穿刺点局麻皮丘。侧入路进针不宜过深(进针深度不能超过横突),应警惕误入椎动脉及阻滞膈神经。
-
指根神经阻滞术
名称:指根神经阻滞术适应证:指根神经阻滞术主要适用于手指创伤性疼痛治疗,也可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甲沟炎脓肿切开引流等。方法:1.手持穿刺针与手背成45°角进针,刺入0.3cm深后注入局麻药1ml以阻滞背侧神经,再将穿刺针抵住指骨根部侧面,滑至掌侧根部,退针时再注射局麻药1ml以阻滞掌侧神经。
-
正中神经阻滞术
名称:正中神经阻滞术适应证:正中神经阻滞术用于正中神经支配范围内的手术麻醉及疼痛治疗。准备:根据不同方法做好术前准备。3.术者戴无菌手套,消毒皮肤,在体表定位穿刺点处做局麻皮丘。(2)穿刺针垂直刺入1cm左右,穿过筋膜后缓慢进针少许即可出现异感,并向手掌桡侧放射。3.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发生。
-
桡神经阻滞术
1.患者准备(1)上臂部桡神经阻滞术患者体位:患者取坐位或卧位,上臂平伸。3.戴无菌手套,消毒皮肤,体表定位穿刺处作局麻皮丘。3.腕部桡神经阻滞术:操作方法:桡神经在腕部分支多且细,临床常于腕部桡侧作环形皮下浸润即可。注意事项:1.穿刺轻柔,切忌粗暴,避免损伤桡神经或肌腱。
-
尺神经阻滞术
(3)腕部尺神经阻滞术:由尺骨茎突引一与尺骨长轴垂直的横线横过腕部,令患者屈腕握拳,可显示在此线上的尺侧屈腕肌肌腱。3.戴无菌手套,皮肤消毒,穿刺点做局麻皮丘。4.准备5cm长,7号穿刺针。腕部尺神经阻滞术:在体表定位穿刺点做局麻皮丘后,在穿刺点垂直进针寻找异感后,稍退针少许,注入局麻药3~
-
锁骨下前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术
名称:锁骨下前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术适应证:锁骨下前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术适用于上臂远端区域、前臂和手部的麻醉和除痛治疗。所以确定进针标记异常重要,对肩峰的腹侧骨突A必须在腹侧,为了排除误将肱骨头当作肩峰骨突,可在肩关节处活动患者上肢,同时触摸刚确定的肩峰骨突,该处必须不随肩关节活动而移动,才能确认。
-
枕大神经阻滞术
名称:枕大神经阻滞术适应证:枕大神经阻滞术适用于:1.颈源性偏头痛。2.患者不能合作。方法:1.确定乳突与寰枢关节连线或颈2棘突与乳突后缘连线中点向上1cm,在此点可能触及枕动脉。2.无需注射局麻皮丘,用3.5cm长,7号短针垂直进针,直至触及枕骨。注意事项:1.注药前坚持回吸,避免将局麻药误注入枕动脉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