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黄
《*辞典》:豆黄:出处:《食疗本草》拼音名:D uHu nɡ别名:大豆黄(《干金方》)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皮黑色的种子(黑大豆)蒸罨加工而成。性味:《纲目》:甘,温,无毒。功能主治:①孟诜:主湿痹、膝痛,五藏不足气,胃气结积;益气,润肌肤。(《千金方》麻豆散)②治跌打、头眼青肿:大豆黄末,和敷之。
-
双生病毒科
双生病毒的传播主要通过媒介昆虫完成,玉米线条病毒属和曲顶病毒属成员主要由叶蝉传播,菜豆金黄花叶病毒属成员主要由粉虱传播。双链病毒各ORF编码蛋白功能了解甚少,目前已知双组分病毒基因组DNAA的V1ORF和和单组分基因组的V2ORF分别编码衣壳蛋白,并且由衣壳蛋白决定昆虫媒介的特异性。
-
玉米线条病毒属
中文名称:玉米线条病毒属英文名称:Mastrevirus分类类型:属分类:双生病毒科玉米线条病毒属玉米线条病毒属成员:种型菜豆黄矮病毒(Beanyellowdwarfvirus)虎尾草条点花叶病毒(Chlorisstriatemosaicvirus)马唐属线条病毒(Digitariastreakvirus)玉米线条病毒(Maizestreakvirus)玉米线条病毒-埃塞俄比亚株(Maizestr
-
斑蝥散
用法用量:每日空腹时用温酒调下1.5克,午后再服。功能主治:九漏。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七《回春》卷八:斑蝥散:别名:神效散处方:斑蝥(去翅足,酒炒)1钱,穿山甲(土炒)1钱,僵蚕(去头足,酒炒)1钱,丁香1钱,白丁香1钱,苦丁香1钱,红小豆1钱,磨刀泥1钱。功能主治:瘦病复连,传尸鬼气,疰忤恶气。
-
黄精膏
处方:黄精1石。制法:去须毛,洗令净洁,打碎,蒸令好熟,压得汁,复煎,去上游水,得1斗,纳干姜末3两,桂心末1两,微火煎之,看色郁郁然欲黄,便去火待冷,盛不津器中。欲长服者,不须和酒,纳生大豆黄。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黄精为辟谷上药,峻补黄庭,调和五脏,坚强骨髓,一皆补阴之功,故以姜桂汤药配之。
-
乌豆丸
《朱氏集验方》卷三:方名:乌豆丸组成:黑豆2粒(用黄柏1两,锉,炒3次,捣少时,再炒),白豆2粒(用黄柏2两,同前法制),母丁香3粒,穿心巴戟1条(去心),白蒺藜21粒,沙苑蒺藜1捻。主治:气刺痛。用法用量:作1服,冷盐酒以漉豆腐羹压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朱砂、麝香为衣,如绿豆大。
-
芜菁黄花叶病毒目
中文名称:芜菁黄花叶病毒目英文名称:Tymovirales分类类型:目分类:芜菁黄花叶病毒目芜菁黄花叶病毒目成员:科属种型芜菁黄花叶病毒科(Tymoviridae)-猩猩木花叶病毒(Poinsettiamosaicvirus)芜菁黄花叶病毒属(Tymovirus)安第斯马铃薯潜隐病毒(Andeanpotatolatentvirus)颠茄斑驳病毒(Belladonnamottlevirus)可可
-
芜菁黄花叶病毒属
病毒寄主只限于十字花科植物,易汁液传毒,田间经跳甲传毒,成熟的病毒质粒累积在细胞质内。芜菁黄化花叶病毒TYMV病毒粒子为20面体,直径29nm,包含180个蛋白亚基(29kD)。芜菁黄花叶病毒属病毒的自然寄主局限于双子叶植物,单个病毒寄主范围窄,芜菁黄花叶病毒主要侵染十字花科植物,引起寄主的黄花叶或斑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