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烘干
烘干(dryingbybaking)为中药学名词。是指将药材加温干燥,包括焙干、烤干等。即使药材中的水分汽化蒸发而干燥的方法。属中药炮制方法之一。
-
茶花末
概述:茶花末以茶花为主要原料,主治鼻流血不止。原料:茶花适量。用法:焙干研末,吹鼻内。主治:茶花末主治鼻流血不止。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葛粉茶
概述:葛粉茶以菊花茶、葛粉、蜂蜜为主要原料,适用于高血压者。原料:菊花茶25克,葛粉50克,蜂蜜适量。用法:将菊花茶焙干研末,与葛粉混匀,再调入蜂蜜,适量服用,常服有效。适用人群:葛粉茶适用于高血压者。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干柿散
处方:干柿不拘多少(焙干,烧存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肠风脏毒,肠澼。用法用量:每服3钱,米饮调下。摘录:《古今医鉴》卷八
-
柑仁散
处方:柑子核。功能主治:妇人里外吹乳。用法用量:每岁1粒,以阴阳瓦焙干枯,为末。热陈酒送下。即盖被出汗而愈。摘录:《洞天奥旨》卷六
-
攻毒丸
处方:有子蜂房(焙干存性)。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豌豆大。功能主治:痔漏。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黄酒送下。摘录:《回春》卷四
-
鸡茎散
处方:雄鸡茎5枚(焙干为末)。功能主治:产妇小便不通。用法用量:分作2-3次服。空心用旨酒下。摘录:《良方集腋》卷下
-
楝花粉敷方
处方:苦楝花不拘多少(焙干)。制法:上为细末,入蚌粉、滑石末各少许,研匀。功能主治:痱子瘙痒。用法用量:日频敷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八
-
皂角鹅散
《鸡峰》卷十七:组成:皂角鹅不以多少(焙干)。主治:痔疾。用法用量:每服1大钱,酒1盏调下。气下泄为度。制备方法:上为末。
-
秘传正胃丸
《松崖医径》卷下:方名:秘传正胃丸组成:吴茱萸1两,黄连1两。主治:吞酸。用法用量:每日清晨服49丸,米饮汤送下。制备方法:黄连切细,吴茱萸以井花水浸7日,去黄连将吴茱萸焙干。
-
当归茱萸汤
处方:当归、吴茱萸(炮,焙干)、小茴香(炒)、甘草、木香。功能主治:小儿内钓。摘录:《幼科发挥》卷二
-
青羊肝
拼音名:QīnɡY nɡGān来源:偶蹄目牛科青羊NaemorhedusgoralHardwicke,以肝入药。生境分布:东北。功能主治:治夜盲症。用法用量:焙干研末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湿生虫散
《奇效良方》卷六十五:方名:湿生虫散组成:湿生虫不计多少。主治:疮子倒靥。用法用量:每服1字,以酒调下。制备方法:焙干为末。
-
大枣饼
处方:大枣2个(去皮核),斑蝥2个(焙干)。制法:上为末,以熟猪油调,捏成饼,指头大。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贴在印堂。1宿即愈。摘录:《仙拈集》卷一
-
开痰神应丹
处方:直芫花1钱。功能主治:痘疹,咽下有疮壅塞者。用法用量:炒过,弗令焦,焙干为末。每服3-4厘,白汤下。摘录:《痘疹仁端录》卷九
-
土鳖酒
处方:土鳖10余个(焙干)功能主治:治损伤骨折。用法用量:上药研未,滚黄酒冲服。摘录:《仙拈集》卷四
-
五谷丹
《疑难急症简方》卷三:方名:五谷丹组成:五谷虫(焙干,研末)1-2茶匙。主治:噤口痢,诸药不效者。用法用量:米汤调服;或用酒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