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不留
概述:王不留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王不留行之简称。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的功能。5月,果期5~根据爆花率与水浸出物含量的关系及实际生产中的可能性,炒王不留行爆花率达80%以上为宜。用于经闭,痛经,乳汁不下,乳痈肿痛,淋证涩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
下乳汤
概述:下乳汤为方剂名,出自《揣摩有得集》方。处方:生黄芪、当归各三钱,白术(炒)、川芎(炒)各一钱半,山甲珠三分,通草、川贝(去心)各一钱,王不留行(炒)五钱,漏芦二钱,白芷五分,桔梗八分,生甘草六分,藕节三寸。用法用量:水煎服。
-
坐浴法
它可使药液较长时间的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并借助热力,促使皮肤粘膜吸收,从而发挥清热除湿,活血行气,收涩固脱等疗效。痔疮、脱肛五倍子汤(《疡科选粹》)五倍子、朴硝、桑寄生、莲房、荆芥各30g。主治阴痒。子宫脱垂银花枯矾升提汤(经验方)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蛇床子各30g,黄连6g,苦参15g,黄柏、枯矾各lOg。
-
通乳活血汤
《眼科临症笔记》:方名:通乳活血汤组成:大黄耆1两,当归5钱,川芎3钱,青皮3钱,王不留5钱(炒),山甲2钱(炙),二花4钱,寸冬3钱,菊花3钱,通草1钱。主治:产后病目症(继发性点状角膜炎)。用法用量:水煎服。
-
下乳涌泉膏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名:下乳涌泉膏组成:生麦芽32两,川芎4两,白芍4两,山甲(炒)4两,漏芦4两,当归8两,生黄耆8两,王不留(炒)8两,通草2两。功效:补养气血,通经下乳。用法用量:每服5钱,1日2次,热开水调服。制备方法:用七星肘之棒骨10个熬汤,去净油,用汤熬药,煎熬3次,分次过滤去滓;
-
大麦牛
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王不留行之别名。别名:留行子、王不留、麦蓝子、大麦牛、奶米、王母牛来源及产地:石竹科植物麦蓝菜Vaccariasegetalis(Neck.主产河北、山东、辽宁。性味归经:苦,平。入肝、胃经。功能主治:行血通经,下乳消肿。1.治闭经,乳汁不通,乳腺炎,淋证,小便不利,睾丸炎、痈肿疔疮。2.治带状疱疹。
-
王母牛
概述:王母牛为中药名,出自《山东中草药手册》,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王不留行之别名。别名:留行子、王不留、麦蓝子、大麦牛、奶米、王母牛来源及产地:石竹科植物麦蓝菜Vaccariasegetalis(Neck.性味归经:苦,平。功能主治:行血通经,下乳消肿。1.治闭经,乳汁不通,乳腺炎,淋证,小便不利,睾丸炎、痈肿疔疮。
-
奶米
概述:奶米为中药名,出自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王不留行之别名。别名:留行子、王不留、麦蓝子、大麦牛、奶米、王母牛。主产河北、山东、辽宁。性味归经:苦,平。入肝、胃经。功能主治:行血通经,下乳消肿。1.治闭经,乳汁不通,乳腺炎,淋证,小便不利,睾丸炎、痈肿疔疮。2.治带状疱疹。
-
麦蓝子
概述:麦蓝子为中药名,出自《甘泉县志》,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王不留行之别名。别名:又名留行子、王不留、麦蓝子、大麦牛、奶米、王母牛。主产河北、山东、辽宁。性味归经:苦,平。入肝、胃经。功能主治:功在行血通经,下乳消肿。1.治闭经,乳汁不通,乳腺炎,淋证,小便不利,睾丸炎、痈肿疔疮。2.治带状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