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蔊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蔊菜:拼音名:HǎnC i别名:野菜子、铁菜子、野油菜、干油菜、山芥菜、地豇豆来源:十字花科蔊菜属植物蔊菜Rorippamontana(Wall.萼片4,淡黄绿色,披针形,先端微带紫色并内凹,长2.5-3mm,雄蕊6,4长2短,长雄蕊长约3mm,短雄蕊长约2.5mm;2.毒性:对小鼠灌胃的LD50为402.3mg/kg;感冒发热;
-
干油菜
别名:蔊菜、干油菜、野油菜、山芥菜、塘葛菜、江剪刀草来源及产地:十字花科植物无瓣蔊菜Rorippadubia(Pers.)Hara或蔊菜R.indica(L.)Hiern的全草。功能主治:解表清热,止咳化痰,活血解毒。1.治感冒发热,麻疹透发不畅,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胃脘痛,黄疸,水肿,干血痨,跌打损伤。捣汁搽漆疮。
-
江剪刀草
概述:江剪刀草为中药名,出自《上海常用中草药》,为《本草纲目》记载的蔊菜之别名。)Hiern的全草。1.治感冒发热,麻疹透发不畅,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胃脘痛,黄疸,水肿,干血痨,跌打损伤。捣汁搽漆疮。药理作用:蔊菜素对兔和小鼠有祛痰作用,对豚鼠有平喘作用,在体外对肺炎球菌和流感杆菌有抑制作用。
-
山芥菜
别名:干油菜、野油菜、山芥菜、塘葛菜、江剪刀草来源及产地:十字花科植物无瓣蔊菜Rorippadubia(Pers.)Hara或蔊菜R.indica(L.)Hiern的全草。功能主治:解表清热,止咳化痰,活血解毒。1.治感冒发热,麻疹透发不畅,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胃脘痛,黄疸,水肿,干血痨,跌打损伤。2.捣敷疔疮痈肿;捣汁搽漆疮。
-
白带草
顶生小叶肾形或肾圆形,长4-10cm,宽5-13mm,边缘有3-7波状浅裂,小叶柄明显;茎生叶具短柄,有小叶3-6对,生于茎下部的通常与基生叶相似,生于茎上部的顶生小叶,菱状长卵形,长5-20mm,先端3齿裂,无小叶柄,侧生小叶卵形,全缘,基部渐狭,全部小叶两面多少被粗毛。雄蕊6,4长2短,长雄蕊长约2.5mm,短雄蕊长约2mm;
-
水前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沼生蔊菜的全草。茎直立,单一或多分枝,具棱,下部常带紫色,基生叶多数,莲座状着生,叶片羽状深裂或大头状羽裂,具柄,长5-10cm,宽1-3cm,侧裂片3-7对,裂片宽披针形或条形,边缘具不等大的疏齿,叶片基部扩大,耳状抱茎,有时具缘毛;性味:辛;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
蔊菜属
中文名蔊菜属拼音名shengcaishu拉丁名Rorippa中国植物志33:300描述RorippaScop.蔊菜属,十字花科,90种,产北半球温暖地区,我国有9种,分布全国各省区。长角果线状圆柱形、椭圆形或近球形,2室,开裂,果瓣凸出,常无毛;有人把本属并入豆瓣菜属Nasturtium,主要区别为本属的花具短或退化花瓣,直立习性和常有细主根。
-
垂果大蒜芥
出处:据《晶珠本草》记载:垂果大蒜芥可治肉毒症和骚热病。 ^^的基部略成囊状;附方:方一:辟毒丸:水银、硫黄、元胡、化若赛保、商陆、草乌头、马钱子、唐古特乌头、诃子、垂果大蒜芥、孔雀翎灰、骨碎补、食用蔓菁子、赛乃亥、柳兰叶风毛菊、水牛角、麝香、牛黄、石灰华、红花、丁香、肉豆蔻、草果、小豆蔻。
-
胡桃枝
《*辞典》:胡桃枝:出处:《贵州草药》拼音名:H T oZhī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嫩枝。(《新编中医入门》)临床应用:①治疗肿瘤用胡桃树枝与龙葵全草制成核葵注射液,每支2毫升,内含胡桃树枝1.0克、龙葵0.1克。用药期间一般无不良反应,仅个别患者注射后有头晕、口麻等现象,但很快即自行消失。
-
西洋菜干
《*辞典》:西洋菜干:出处:《生草药手册》拼音名:XīY nɡC iGān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豆瓣菜的全草。长角果具柄,长8~生境分布:生于水田或终年有水的浅沟、泽地。其水提取液能抑制大肠杆菌之生长,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则无作用。全草据云能干扰卵子着床及妊娠,国外有吃煮熟之西洋菜以通经、流产、避孕者。
-
风花菜
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拼音名:FēnɡHuāC i别名:蔊菜(《黑龙江省主要野生药用植物的鉴别及中草药新制剂》),叶香(藏名)。8月采全草,切段,晒干备用。基生叶多数簇生,羽状深裂,长达12厘米,顶生裂片较大,卵形,侧生裂片较小,5~附方:①治黄疸、肝炎:风花菜配萹蓄、苦荞叶、茵陈,煎汤服。
-
蔊菜素
蔊菜素是从十字花科植物蔊菜(江剪刀草)Rorippamontana(Wall.)Small全草中分离的具有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为一砜类化合物。蔊菜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用平板双倍稀释法最终浓度为5mg/ml时,对4株肺炎球菌及4株流感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并有止咳、祛痰作用。对迁延期慢性气管炎有一定疗效,对白粘痰患者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