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掌参
别名:掌参、佛手参、手儿参、阴阳参来源及产地:兰科植物手参GymnadeniaconopseaR.Br.或粗脉手参G.crassinervisFinet的块茎。性味归经:甘,平。治肺虚咳喘,虚劳消瘦,神经衰弱,久泻,失血,带下,乳少,慢性肝炎。(《宁夏中草药手册》)④治跌打损伤:手掌参三钱,水煎服或泡酒内服。花黄绿色,唇瓣2~
-
追风伞
《全国中草药汇编》:追风伞:拼音名:ZhuīFēnɡSǎn别名:四块瓦[四川]来源: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伞叶排草LysimachiatrientaloidesHemsl.,以全草入药。半身不遂;成泡酒泡酒。②治风湿瘫痪:追风伞根、藤五加、大风藤、阎王刺、姨妈菜各二两。煎水服,每天一服;4.《贵州草药》:祛风除湿,活血化瘀,定惊,生肌。
-
岩莴苣
《*辞典》:岩莴苣:出处:《贵州草药》拼音名:Y nWōJ 别名:锈草、岩枇杷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岩莴苣的全草。生境分布:生于深山岩石上。性味:性温,味苦。功能主治:强筋壮骨,补虚,止咳,生肌,止血。用法用量:内服:泡酒服,3~注意:孕妇忌服。④治跌打损伤:岩莴苣、小马蹄草、红酸浆草、仙桃草、红牛膝各三钱。
-
小茄
出处:《贵州草药》拼音名:XiǎoQi 别名:小村金黄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小茄的全草。叶对生或互生;叶片卵形或广卵形,长1~蒴果球形,径4~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地。性味:微甘,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除湿止痛。附方:①治巴骨癀:小寸金黄、大寸金黄各一两,泡酒。③治风湿关节痛:小寸金黄一两,藤乌三钱。
-
喉咙草
药理作用:喉咙草全草乙醇浸出液,经醋酸铅去杂质后之生理盐水溶液,对冷血及温血动物的离体、在体心脏均表现明显的强心作用;治咽喉肿痛,口疮,赤眼,目翳,正、偏头痛,牙痛,风湿,哮喘,淋、浊、崩、带,疔疮肿毒,跌打,烫伤。②治跌打损伤或久坐腰酸腰痛:佛顶珠一两,仙桃草五钱,乱头发一钱。泡酒半斤。
-
金线草根
《*辞典》:金线草根: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拼音名:JīnXi nCǎoGēn别名:海根(《本草拾遗》),铁棱角三七、铁箍散(《浙江天日山药植志》),蓼子七(《四川常用中草药》),土三七、铁拳头(江西《草药手册》)。泡酒或炖肉。(《四川中药志》)②治跌打损伤:鲜金线草根一至一两五钱。水煎,糖调服。
-
狼尾巴花
《*辞典》:狼尾巴花:出处:《陕西中草药》拼音名:L nɡWěiBɑHuā别名:狼尾珍珠菜、狼巴草、红丝毛、酸溜子(《陕西中草药》),重穗排草(《中国经济植物志》)。治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无名肿毒,咽喉疼痛,肺痈,跌打损伤,骨折,水肿,高血压症。
-
木椒根
《中医大辞典》·木椒根:木椒根为中药名,出自《贵州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木姜子的根。治胃脘冷痛,风湿关节疼痛。②《广西药植名录》:"理气健脾,解毒燥湿。"附方:①治心胃冷气痛:木姜子根七钱,吴茱萸根一两,蛇参一两,隔山撬一两,算盘子根八钱,朱砂莲五钱。共研成粉,泡酒服。
-
红毛走马胎
别名:又名毛青杠、虎舌红、红毛毡、红胆、毛凉伞。12毫米,苞片披针形;②《广西中草药》:味苦辛,性凉。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凉血止血。附方:①治风寒湿、关节疼痛:红毛走马胎一两,石凤丹一两,灵仙根一两,枳椇子五钱,大风藤五钱,猴骨一两,红活麻三钱,红牛膝四钱,用酒泡服。
-
香橼根
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拼音名:XiānɡYu nGēn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橼的根,9~10月采挖,晒干。①《分类草药性》:治风痰咳嗽,理气和血。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通气行滞,治心胃痛及小儿疝气。③《重庆草药》:理气,治胸腹气痛、气滞、积胀。附方:治胃气胀,体力衰弱:香橼根二两,淫羊藿二两。泡酒常服。
-
野花椒叶
《*辞典》:野花椒叶:出处:《泉州本草》拼音名:YěHuāJiāoY 别名:花椒叶、麻醉根叶(《江苏药材志》)。叶轴疏生短柔毛,具狭小的翼,并散生长短不等的皮刺;功能主治:《泉州本草》:祛风散寒,健胃驱虫,除湿止泻,活血通经。⑤治阴股疸及附骨疽:鲜野花椒叶,酒制三次,合糯米饭捣烂,调酒敷患处。
-
雪里见
《全国中草药汇编》:雪里见:拼音名:XuěLǐJi n别名:半截烂、躲雷草来源:天南星科雪里见ArisaemarhizomatumC.E.C.Fischer,以块茎入药。叶片鸟足状分裂,裂片5,表面绿色,背面常有紫色斑块,长椭圆形至长圆披针形,渐尖,有时具长2-3cm的尾尖,基部狭,各裂片侧脉细弱,斜伸,集合脉距边缘2-5mm。劳伤疼痛;
-
工布乌头
出处: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拼音名:GōnɡBùWūTóu英文名:RootofKongpoMonkshood别名:雪山一支蒿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工布乌头的块根。下部苞片叶状,上部苞片披针形;炮制:取雪山一枝蒿用凉水浸泡,每日换水2-3次,泡至口尝无麻辣感,取出,再用甘草、黑豆煎汤共煮,至内无白心为度,取出晒干。
-
外用药物推拿疗法
外用药物推拿疗法,就是根据药物的性味归经、主治作用等情况,使用单方或复方,按捣汁、粉末、加热、泡酒、调合等方法加工,将其结合各种推拿手法施术于患者一定部位的一种治病方法。外用药物推拿疗法的作用手法:常用手法有揉法、擦法、抹法、拍法、握法、热烫法、膏摩法、酒精法等。在擦药过程中要不断蘸取药酒。
-
藤乌头
《*辞典》:藤乌头: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拼音名:T nɡWūT u别名:血乌、见血封喉(《中药材品种论述》),蔓乌头(《浙江天目山药植志》),藤乌、羊角七(《药学学报》12(10):684,1965)。叶片掌状3深裂,中央裂片最大,梯状菱形或卵状椭圆形,顶端锐尖,侧裂片斜卵形,基部更分2浅裂,裂片边缘疏生钝齿;
-
珍珠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珍珠菜:拼音名:ZhēnZhūC i别名:红丝毛、过路红、阉鸡尾、活血莲、红根草、红梗草、赤脚草、狼尾巴花、狼尾珍珠菜来源: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珍珠菜LysimachiaclethroidesDuby,以根及全草入药。用于月经不调,白带,小儿疳积,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乳腺炎,蛇咬伤。单叶互生;泡酒一厅。
-
竹叶椒根
1.治感冒头痛、咳嗽,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胃寒疼痛,痧症腹痛。化学成分:本品含木兰花碱、竹叶椒碱(Xanthoplanine),茵芋碱、白鲜碱及崖椒碱等生物碱。附方:①治风湿痛:竹叶椒根皮、透骨香各五钱,黑风藤、大血藤各三钱,泡酒一斤;(江西《草药手册》)④治虫牙痛:㈠竹叶椒根皮,研末,以适量放入虫牙孔内。
-
五香血藤
《*辞典》:五香血藤:出处:《贵州草药》拼音名:WǔXiānɡXu T nɡ别名:大活血(《天目山药植志》),紫金藤、钻骨风(《贵州草药》),血藤(《中草药资料》)。(《中草药资料》)备注:贵州地区作五香血藤入药的,除本品外,尚有华中五味子、饭团藤及合蕊五味子等多种北五味子属和南五味子属植物的茎藤。
-
楮实
《*辞典》:楮实:出处:《别录》拼音名:ChǔSh 别名:谷实、谷子(《千金方》),楮实子(《素问病机保命集》),楮桃(《濒湖集简方》),角树子、野杨梅子(《江苏植药志》),构泡(《重庆草药》),谷木子、谷树子、谷树卵子(《上海常用中草药》)。10厘米,具长柔毛;治虚劳,目昏,目翳,水气浮肿。久服滑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