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蔷薇属
中文名蔷薇属拼音名qiangweishu拉丁名Rosa中国植物志37:360描述RosaL.蔷薇属,蔷薇科,约150种,分布于北温带和热带高山上,我国约60余种,南北均产之,主供观赏用,有些入药或为香料植物。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心皮多数,生于壶状的萼管里面,成熟时变为被毛的瘦果包藏于此管内,好象种子一样。
-
蔷薇科
中文名蔷薇科拼音名qiangweike拉丁名Rosaceae描述蔷薇科为双子叶植物,隶属蔷薇目(Rosales)。蔷薇科分4个亚科:绣线菊亚科(Spiraeoideae);叶互生,常有托叶;梨属Pyrus的花托为构成肉质、可食部的绝大部分,而心皮则为一狭长的核心(即梨心)包藏于肉质的花托内。农具柄用材如桃和石斑木(Raphiolepisindica)。
-
硕苞蔷薇
拼音名:Shu BāoQi nɡWēi别名:圆刺菱、毛刺头、猴柿刺、野毛栗来源:蔷薇科蔷薇属植物硕苞蔷薇RosabracteataWendl.,以根、花和果实入药。夏季摘花,秋季挖根采果,洗净,鲜用或晒干。功能主治:根:益气,健脾,固涩。用于盗汗,久泻,脱肛,遗精,白带。花:润肺止咳。用于肺结核咳嗽。用于痢疾,脚气病。
-
刺梨子
拼音名:C L Zǐ别名:文光果、刺槟榔果、木梨子、缫丝花来源: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刺梨RosaroxburghiiTratt.,以根及果入药。夏季采果,秋季挖根,晒干或鲜用。性味:酸、涩,平。功能主治:根:消食健脾,收敛止泻。用于食积腹胀,痢疾,肠炎,自汗盗汗,遗精,白带,月经过多,痔疮出血。治维生素C缺乏症。
-
蔷薇
蔷薇属花卉供观赏涡在中国起源很早。玫瑰(R.rugosavar.plenaReg.)为落叶直立性丛生灌木香料作物。花所提精油的主要成分是香叶醇(Geraniol),利用花瓣与糖腌制成玫瑰酱或晒干为食品着色、添香用,鲜花泡酒,也有用以窨茶制成玫瑰花茶。也可用玫瑰鲜花蒸馏香精油。浅根性,根颈和水平根上容易发生萌蘖,用分株或扦插繁殖。
-
小果蔷薇
拼音名:XiǎoGuǒQi nɡWēi别名:山木香、鱼杆子、小金樱、白花七叶树、七姊妹来源: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小果蔷薇RosacymosaTratt.[R.microcarpaLindl.],以根和叶入药。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叶柄较短。性味:根:苦、涩,平。用于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腹泻,脱肛,子宫脱垂。叶:解毒消肿,用于治痈疖疮疡,烧烫伤。
-
十姊妹
概述:十姊妹出自《纲目拾遗》,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七姊妹的根及叶。主治黄疸,痞积,妇女白带。十姊妹原植物七姊妹的形态:七姊妹又名佛见笑(《纲目拾遗》)、荷花蔷薇(《山东树木志》)、姊妹花(《闽南民间草药》),为落叶小灌木,高约2m。单数羽状复叶互生;花多数簇生,为圆锥形伞房花序;花梗上有少数腺毛;
-
刺石榴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石榴:拼音名:C Sh Liu别名:山石榴来源: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峨眉蔷薇RosaomeiensisRolfe,以果入药。果成熟时采,去果柄及宿萼,晒干。性味:微酸、苦,平。功能主治:止血,止痢。用于吐血,衄血,崩漏,白带,痢疾。
-
刺玫
拼音名:C M i别名:刺玫果、红根来源: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山刺玫RosadavuricaPall.,以花、果和根入药。夏季采花,阴干;功能主治:花:止血,和血,解郁调经。用于吐血,血崩,肋间神经痛,痛经,月经不调。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腹胀满,小儿食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肠炎,细菌性痢疾,功能性子宫出血,跌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