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蜈蚣藻
拼音名:WúGōnɡZǎo别名:海赤菜、冬家烂、膏菜来源:药材基源:为隐丝藻科植物蜈蚣藻及舌状蜈蚣藻的藻体。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外海及浪较大的中潮带岩石上或石沼中。具羽状分枝1-3次,对生或互生。体表有时可见颗粒状囊果。药理作用:蜈蚣藻的多糖提取物具有抑制反转录酶的活性,用作反转录病毒的抑制剂。
-
江蓠
原形态:1.真江蓠藻体淡褐色至暗褐色,有时浅紫褐色或带黄绿色,近软骨质,单生或丛生,一般高5-50cm,可达1-2m以上,线状,圆柱形,一般具有一个及顶的主干,径1-2mm,分枝不规则互生或偏生,1-2次,枝径0.5-1mm,长短不一,基部略收缩。2.脆江蓠含植物凝集素(agglutinin),二十碳五烯酸,花生四烯酸等脂肪酸。痰结瘿瘤;
-
石花菜
琼胶经磺酸化后的磺酸化多糖体可抑制脑炎病毒。四分孢子囊十字形分裂,生在枝端膨大处。3.大石花菜藻体红带紫色,软骨质,大而粗壮,高10-20cm,也可达30cm,羽状分枝3-4次,互生或对生,分枝线形,两侧略扁,较长而略向左右弯曲伸展,其上密生羽状小枝。2.与10%氢氧化钠试液共热,变成黄色。肺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鸡毛菜
原形态:藻体红紫色,软骨质,丛生,高5-15(-20)cm,主枝扁平,羽状分枝2-3次,较有规则,对生,也有少数互生,枝宽1-2mm,枝基部骤狭缩,末端钝尖,上部分枝较密而短,下部枝略稀疏而长。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中潮带石块上或石沼中,或低潮带岩石裂缝中较隐蔽处。寒归经:肺经功能主治:清热泻火;主肺热痰结干咳;
-
子囊果
原子囊菌纲(半子囊菌纲)虽不形成子实体,但腔菌纲则形成假囊壳。在真子囊菌纲中,有的形成没有开口的闭囊果或是有开口的烧瓶形的子囊果即子囊壳(核菌纲);子囊壳或子囊盘均单独产生,或是形成子座,多数产生在子座上。子囊果与担子果不同,是通过初级菌丝和次级菌丝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