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耳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挖耳草:拼音名:WāěrCǎo别名:杓儿菜来源:菊科天名精属植物金挖耳(烟管头草)CarpesiumcernuumL.和倒盖菊(大挖耳草)C.divaricatumSieb.etZucc.的全草。
-
狸藻属
中文名狸藻属拼音名lizaoshu拉丁名Utricularia中国植物志69:586描述UtriculariaL.狸藻属,狸藻科,约120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有狸藻U.vulgarisL.等约17种,全国皆产之。 ^^生,羽状复叶,分裂为多数、丝状的裂片,裂片基部有小囊体,或在陆生种类中的互生,常于花前消失。果为一小蒴果。
-
金挖耳
《*辞典》:金挖耳:出处:《分类草药性》拼音名:JīnWāěr别名:挖耳草(《重庆草药》),朴地菊、劳伤草(《泉州本草》),野烟、铁抓子草、野向日葵、铁骨消、翻天印(《湖南药物志》),倒盖菊、山烟筒头(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性味:苦辛,凉。治感冒,头风,泄泻,咽喉肿痛,赤眼,痈肿疮毒,痔核出血。
-
屎咕咕
上背和翅上的小覆羽转为棕褐色;生境分布:分布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柔肝熄风,镇心安神。附方:①治癫痫:屎咕咕一只(先将毛、肠胃去掉,焙黄研末,置瓶中备用),荆芥三钱,白矾一钱,生半夏三钱,天竺黄三钱。挖耳草、虎掌草、茜草、防风、白头翁各三钱,水煎取液,送服屎咕咕粉三钱,发作前服。
-
挖耳草根
《*辞典》:挖耳草根:出处:《分类草药性》拼音名:WāěrCǎoGēn来源:为菊科植物烟管头草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挖耳草条。性味:《分类草药性》:味苦,性凉。功能主治:治痢疾,牙痛,喉蛾,子宫脱垂,脱肛。《云南中草药》:治痢疾,牙痛,子宫脱垂,脱肛。
-
紫背黄芩
拼音名:ZǐB iHu nɡQ n别名:挖耳草、一支蒿[云南]来源:唇形科紫背黄芩ScutcllariadiscolorColeb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解表退热,消炎解毒。主治感冒高热,胃肠炎,咽喉肿痛,疮疖疔毒。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杓儿菜
出处:杓儿菜始载于《救荒本草》,云:"杓儿菜,生密县山野中。拼音名:SháoérCài别名:挖耳草、芸香草、毛叶草、野烟、牛儿草、牛牛草、金挖耳、大白泡草、倒提壶、野葵花、六氏草、毛叶芸香草、野朝阳柄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烟管头草的全草。茎直立,分枝,被白色长柔毛,上部毛较密。总苞杯状,长7-8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