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标性监测
目标性监测(targetsurveillance)是指针对感染高危人群、高发部位、高危因素等开展的医院感染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血液净化相关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
-
WS/T 592—2018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评价规范
A.3.4.4按要求上报医院感染暴发事件。A.5.1.5有落实医院感染监测、手卫生、清洁、消毒、隔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医疗废物管理等的具体措施与流程。A.5.2.4有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等的制度及措施。A.5.6.6有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与执行的流程。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卫办医发〔2008〕13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DRO)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切口深部组织感染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深部软组织(如筋膜和肌层)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脓液,但脓液不是来自器官/腔隙部分。3.医疗机构应当开展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目标性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逐步降低感染率。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2.外阴切开术或包皮环切术部位或肛门周围手术部位感染。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深部软组织(如筋膜和肌层)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脓液,但脓液不是来自器官/腔隙部分。(3)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
-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简称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外周及中心静脉置管后,应当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冲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
-
CRBSI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简称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外周及中心静脉置管后,应当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冲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
-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一、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简称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7)严格保证输注液体的无菌。
-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二)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的细菌菌落数≥103cfu/ml。2.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关于无菌技术、导尿操作、留置导尿管的维护以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的培训和教育,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4)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
-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一、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定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二)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的细菌菌落数≥103cfu/ml。(4)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3.置管后。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