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壤结构
土壤结构是土壤颗粒的结合状态和空间排列的方式。
-
单粒结构
单粒结构指土壤颗粒不集聚在一起而呈单粒存在的土壤结构。例如,仅仅由砂构成的海滨土壤或由钠质粘粒构成的土壤,置于水中后立即分散为单粒。雨滴的冲击、耕作和有机质的分解消失,一般都可促进土壤结构向单粒化方向发展。
-
团粒结构
团粒结构是土壤中由若干单粒粘结在一起形成为团聚体的一种土壤结构。小孔隙能保持水分,大孔隙则保持通气,团粒结构土壤能保证植物根的良好生长,适于作物栽培。团粒是通过干湿交替,高等植物根、土壤动物和菌类的活动,由多种微生物分泌的多糖醛酸甙、粘粒矿物以及铁、铅的氢氧化物和腐殖质等胶结而成。
-
食草作用
食草作用是捕食作用的一种特殊类型。植物虽不能主动逃脱食草动物,但却可通过某些适应方式以防止被食。如仙人掌、玫瑰等有刺,烟草中含尼古丁,某些植物叶子中的单宁含量占其干重的60%,味道又苦又涩。过度践踏还会破坏土壤结构,使其盐渍化,耐碱的蒿属和猪毛菜属植物便得到发展。
-
精确施肥
精确农业的概念及简介20世纪后半期世界农业的高速发展,除了依靠生物技术的进步和耕地面积、灌溉面积的扩大外,基本上是在化肥与农药等化学品和矿物能源的大量投入条件下获得的。虽然我们已确定了作物生长中必不可少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但作物需求养分的程度因植物的种类不同而有差别。
-
铵态氮肥
铵态氮主要是指液态氨、氨水,以及氨跟酸作用生成的铵盐,如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等。液氨液氨的密度0.617g/cm3,沸点—33.3℃,约含氮82%。它由氨水吸收二氧化碳制成,产品是白色细粒结晶,含氮17%左右,有强烈氨臭味。长期施用硫酸铵,土壤里形成较多硫酸钙,会破坏土壤结构,发生板结。
-
葡萄缺钾症
葡萄缺钾症钾对葡萄的生长和结果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据分析,葡萄果实中含氮0.1596、磷0.10%、钾0.19%,以钾的含量最高,因此葡萄常被称为典型的钾质果树,即使在含钾量丰富的土壤上,葡萄也常常发生缺钾现象。(1)葡萄缺钾症状缺钾时引起碳水化合物和氮代谢紊乱,蛋白质合成受阻,植株抗病力降低。
-
葡萄缺锌症
葡萄缺锌症锌与植物生长素的合成有关,缺锌时植物生长素不能正常形成,植株生长异常,同时,叶绿素形成与锌关系密切,所以缺锌时容易引起叶绿素减少从而形成失绿病。在栽培品种中;所以改良土壤结构、加强土壤管理、增施有机肥料、调节各元素平衡协调,对改善锌的供应有良好的作用。
-
水稻赤枯病
水稻赤枯病俗称锈稻、坐棵等,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初期叶片略呈暗绿色或深绿色,叶尖端或叶脉附近产生赤褐色的小斑,进一步发展成大小不等的铁锈状斑点,一般老叶先发生,根系发黄,赤褐色,甚至变黑腐烂,白根极少。②未腐熟的有机肥和绿肥施用过量,易产生大量有毒物质,造成稻根窒息中毒,影响对钾等元素的吸收;
-
锈稻
水稻赤枯病俗称锈稻、坐棵等,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初期叶片略呈暗绿色或深绿色,叶尖端或叶脉附近产生赤褐色的小斑,进一步发展成大小不等的铁锈状斑点,一般老叶先发生,根系发黄,赤褐色,甚至变黑腐烂,白根极少。②未腐熟的有机肥和绿肥施用过量,易产生大量有毒物质,造成稻根窒息中毒,影响对钾等元素的吸收;
-
坐棵
水稻赤枯病俗称锈稻、坐棵等,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初期叶片略呈暗绿色或深绿色,叶尖端或叶脉附近产生赤褐色的小斑,进一步发展成大小不等的铁锈状斑点,一般老叶先发生,根系发黄,赤褐色,甚至变黑腐烂,白根极少。②未腐熟的有机肥和绿肥施用过量,易产生大量有毒物质,造成稻根窒息中毒,影响对钾等元素的吸收;
-
油料作物
油料作物是以采收种子榨油为主要用途的一年生或越年生栽培草本植物。如油菜、花生、向日葵、芝麻、大豆、胡麻、红花、蓖麻、海甘蓝等。植物油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易被人体吸收,其中亚油酸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油料作物在 作复种中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是良好的前作。
-
茶苗根结线虫病
茶苗根结线虫病防治方法①选择生荒地作苗圃,若是种过花生、瓜类、豆类、红薯等作物的地则不宜作苗圃,如需用作苗圃则应进行土壤消毒,每667平方米用3%的呋喃丹5千克拌细土撒在苗床上,或每667平方米用二溴丙烷2.5千克,兑水100倍浇灌苗床,然后再放基肥和铺心土。用1:20的茶枯水施入土壤中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