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莫西汀
注意缺陷障碍(儿童多动症,ADHD),目前多认为其发病机制与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上腺上腺素翻转效应降低有关。药物相互作用:1.阿托西汀主要经肝CYP2D6代谢,CYP2D6抑制剂帕罗西汀、氟西汀、奎尼丁可提高阿托西汀的稳态血浆药物浓度。2.与沙丁胺醇合用,使沙丁胺醇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的不良反应加重。
-
阿托西汀
注意缺陷障碍(儿童多动症,ADHD),目前多认为其发病机制与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上腺上腺素翻转效应降低有关。药物相互作用:1.阿托西汀主要经肝CYP2D6代谢,CYP2D6抑制剂帕罗西汀、氟西汀、奎尼丁可提高阿托西汀的稳态血浆药物浓度。2.与沙丁胺醇合用,使沙丁胺醇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的不良反应加重。
-
斯德瑞
注意缺陷障碍(儿童多动症,ADHD),目前多认为其发病机制与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上腺上腺素翻转效应降低有关。药物相互作用:1.阿托西汀主要经肝CYP2D6代谢,CYP2D6抑制剂帕罗西汀、氟西汀、奎尼丁可提高阿托西汀的稳态血浆药物浓度。2.与沙丁胺醇合用,使沙丁胺醇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的不良反应加重。
-
对立违抗障碍
概述:对立违抗障碍(oppositionaldefiantdisorder,ODD)是儿童期常见的心理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与发育水平不相符合的、明显的对权威的消极抵抗、挑衅、不服从和敌意等行为特征。伴发问题:对立违抗障碍的患者常伴有其他精神心理疾病,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心境障碍、品行障碍等。辩证行为治疗也可用于对立违抗障碍。
-
对立违抗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与情绪调节相关的困难气质被认为与对立违抗障碍相关,如高水平的情绪反应和挫折耐受性差等。诊断对立违抗障碍时要确认这些行为不是由物质依赖、破坏性情绪失调障碍、抑郁障碍或双相障碍等疾病所导致,同时要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品行障碍以及正常的青春期“逆反”等相鉴别。辩证行为治疗也可用于对立违抗障碍。
-
盐酸托莫西汀
注意缺陷障碍(儿童多动症,ADHD),目前多认为其发病机制与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上腺上腺素翻转效应降低有关。药物相互作用:1.阿托西汀主要经肝CYP2D6代谢,CYP2D6抑制剂帕罗西汀、氟西汀、奎尼丁可提高阿托西汀的稳态血浆药物浓度。2.与沙丁胺醇合用,使沙丁胺醇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的不良反应加重。